余華
在一些文學作品中,表達得比較多的是痛苦。痛苦是很難表達的,文學的價值永遠在后面,痛苦發(fā)生之后,如何去面對這些痛苦,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決定了你所寫的“痛苦”能否準確并打動人。
莎士比亞的作品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一個忠臣被誣陷,國王把他流放到一個荒島上,最后國王被奸臣迫害時,才知道對他忠誠的是被流放的那個人。
等他打敗奸臣,重新掌握政權以后,他就下了一道詔書,要把那個忠臣從荒島上召回來,但是,那個人已經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眼睛已經瞎了,而且他也適應了荒島上的生活,不愿意改變。
派去的人把詔書給他,他說,這上面的字即使每一個都是太陽,我也看不見。
我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將軍在指揮打仗時,前方突然傳來消息說他的兒子已經戰(zhàn)死,結果那個將軍若無其事,仿佛死掉的只是一個和他沒有關系的普通士兵,戰(zhàn)爭照樣繼續(xù)。
后來他身邊的仆人也戰(zhàn)死了,他一下子就崩潰了,當場倒地死亡。
這樣的描寫非常了不起,兒子和仆人在他心中的分量肯定是不一樣的,可是為什么他的兒子死時,他若無其事,他的仆人死時,他卻崩潰了?這就是寫出了他對痛苦的承受力。當他的兒子戰(zhàn)死時,他表面上若無其事,實際上接近崩潰的邊緣,當他的仆人死時,只需輕輕地加一點,就夠了。
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是有啟發(fā)的。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假如你不及時發(fā)泄,遇到一些小事就可能崩潰。
生活中,有時會遇到一些朋友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火,我曾經不理解,但是看到這個故事后我就明白了。文學能夠讓你理解很多事情的發(fā)生,讓你明白它們?yōu)槭裁磿l(fā)生。明年(2009年)5月,我會到法國里昂參加一個“世界作家圓桌會議”,3月,他們會推出一本文學詞典。他們讓參會的作家每人寫一篇寫作關鍵詞,我寫的那份,其中主要的關鍵詞是“日常生活”。
文學是包羅萬象的,一部文學作品中包含著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以及個人的隱私和情感,集體和時代的情感,等等,即使是100萬個字,也無法把文學包含的東西都包羅進去。那么和文學相對應的,又有什么東西能像文學一樣包羅萬象?那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我們的每一個“每天”延續(xù)起來,那么政治、軍事、歷史等都會在其中,所以我說我是一個關注日常生活的人,我只要把我認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寫出來,那么政治評論家就能從中看到政治,歷史學家就能得到歷史學的東西,社會學家就可以窺見中國的各種社會現實。
我選擇了日常生活中的關鍵詞,并不是說兩個生活在同一場景中的人,他們就是一樣的。如果他們對生活的觀念和認知不一樣,那么即使生活在同一環(huán)境中,他們對生活的體悟也會是完全不同的,日常生活能讓不同時代的作家不一樣,也能讓同時代的作家不一樣。
所以,從這個日常生活延續(xù)開來,我發(fā)現我認識的一些人里,不管是從事寫作的,還是從事其他行業(yè)的,我都特別喜歡那些知識豐富的人。不要看這個人是搞金融投資的,但是他談起文學、社會學也能滔滔不絕,我喜歡這樣的人,或者說一個學者,他能大談其他和他所研究的專業(yè)毫不相干的東西。
我發(fā)現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好奇心強。好奇心是特別重要的,有好奇心才能使其知識面變寬泛,同時又能分析和使用一些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文學給我?guī)砹朔浅6嗝篮玫臇|西,有一些是你們所看到的,但更多的是你們沒有看到的。
文學是虛構的,生活是現實的。其實每個人在現實中都不可能把他的情感和欲望全部表達出來,現實生活會限制某些表達。
而像我這樣虛構一個世界,可以突破這些限制。其實無論是寫作,還是閱讀,都能夠讓人的內心變得健康起來,尤其是生活在現在這個快節(jié)奏社會,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成功或不成功,都會有很多委屈,有很多不高興,甚至有很多不滿,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準確表達。而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就是把你的情感放到某個人的情感上,為他的命運哭,為他的命運笑,為他的命運惋惜,為他的命運高興。
反之,就可能像那位死了兒子的將軍,總有一天是要出事的。人有時是需要發(fā)泄的,這樣內心才能平靜下來。文學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這也是別的專業(yè)無法替代的。文學真的給了我們很多。
(從 容摘自微信公眾號“經典聽讀”,王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