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曉
我們家是個很特別的家庭,起碼在我看來是這樣——嚴(yán)格不足,開明有余。
爸爸唱紅臉,對我和弟弟幾乎予取予求、百依百順;媽媽唱白臉,對我們要求嚴(yán)格、處處掣肘,她好像總想讓我們百依百順,成為“聽媽媽的話”的好孩子,一點兒讓她不滿意的地方都要大呼小叫。
簡單來說,他們就是典型的“虎媽貓爸”。
所以,我和弟弟都跟老周同志更親近些,覺得媽媽要求忒高,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的。
對于我們的偏心,媽媽很不滿,不止一次或開玩笑或認真地扯過我,想要把我摟在懷里問個究竟,但我因為覺得別扭,都掙脫了。
但她不會輕易放過我,再次拉著我,指著她邊上的空位,對我說:“坐,我們來聊下天兒?!?/p>
我小心翼翼地坐下,和她隔了半個人的距離。她看見了,也不說什么,只是問:“你們很討厭我是不是?”
媽媽每次這樣問,我都會被嚇一跳,不知道她為什么會生出這樣的想法,每次我都笑著哄她:“沒有啊,怎么會?你可是媽媽效,怎么會討厭你?”
她笑,右臉頰上浮現(xiàn)一個小小的酒窩兒,依稀可見她做女孩子時的清純可受。
“可是你們都不喜歡和我在一起,你們明明更喜歡爸爸?!?/p>
“你自己也說了是‘更喜歡啊!”
媽媽有點兒委屈:“那你們?yōu)槭裁床桓矚g我?明明我才是天天在家陪著你們的那一個?!?/p>
我有些答不上來。
也許,就像我們政治老師說的那樣,越是親密的人,矛盾越多吧。就像我和遠在浙江的舅舅們,是從來不吵架的;但我和媽媽,只要我放假在家,就會無數(shù)次地冒出想和她吵架的想法——當(dāng)然都抑制住了。
我和爸爸也會吵,但是特別少;和弟弟也會吵,這也很少。
每個人對“吵架”的定義不一樣,我覺得聊天的時候聊得不開心了,聲音突然變大并有針對性,這就是吵架。
見我不說話,媽媽又問:“那你喜歡我嗎?”
看她這樣試探我,就像被電視劇里的壞人扼住了咽喉。
“喜歡!當(dāng)然喜歡啦!你可是媽媽欸!又不是別的什么人!”
她滿足地笑了,像個吃到期待已久的糖果,心滿意足的小孩兒。
“那我們抱一下嗎?”
媽媽是大人,雖然是個要求嚴(yán)厲的家庭婦女,但她也有很少女很可愛的一面。
比如現(xiàn)在。
可惜我不解風(fēng)情,不懂浪漫,又青春期叛逆心理作祟,不是很理解媽媽的想法,想都不想就拒絕,幫她解了電視的暫停就起身走了,含糊不清地說要寫作業(yè)。
而后又和弟弟小聲吐槽:“媽媽居然要我抱抱!肉麻兮兮的?!?/p>
“那你就去抱一下怎么了?”弟弟很無所謂的樣子,“她也會想要我抱,我不想給她抱,她就會拉著我不放手?!?/p>
我愣了一下。
媽媽是標(biāo)準(zhǔn)的家庭主婦,爸爸不讓她去外面工作,覺得又累又不能很好地保障家里。
她總是一個人待在家里,所以要做很多事讓自己看起來不是這么無聊,比如打掃衛(wèi)生。
我們在家的時候還好,有人陪她說說話——所以每到禮拜天我也能在家里吃完飯的那個晚上她都十分興奮——如果我們因為上班和上學(xué)的緣故都不在家,陪著她的只有冷冰冰的電視和偌大的毫無生氣的房子而已。
雖然她也有很多老姐妹,但她的老姐妹們也有她們的家庭,不能總和她一起玩兒。
嘖。我轉(zhuǎn)過身,沖到客廳,媽媽被我嚇了一跳:“怎么了?”
我突然就有點兒不好意思了,兩只手背在身后,扭捏著開口:“就是……想抱一下?”
媽媽莞爾,暫停了電視,走過來,抱緊了我。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