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高中語文教學課程也發(fā)生了改變,提出了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群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產出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課內外、國內外的文學著作,了解不同文章的核心思想,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力。所以,本文就我國新課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分析,了解了新課程的價值及改進策略,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7-104-03
【本文著錄格式】馬婧瑜.基于新課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21,20(27):104-106.
所謂群文閱讀,即老師在確認文章核心思想后,整合優(yōu)秀的文章或著作節(jié)選,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理解文章思想,并對問題進行解答,最后老師通過評級打分的方式幫助學生改正想法,提升閱讀能力。一方面,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邏輯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學著作的積累。另一方面,群文閱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的責任感和教學能力,促使老師改變固有的教學方式,提升了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效率,推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以下主要圍繞著群文閱讀教學的相關內容展開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提出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和知識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基礎,因此為適應時代的飛速進步,新課改也在不斷推進。2017年教育部門推出的語文新課標中就提出,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它需要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推進。而且在2019年的新版語文教材中還提出了集體學習的重要性,因此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提出是存在堅實的基礎的。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都是以課本為中心,將課本中的文章逐字逐句地分析,很少引入課外的文章,導致學生學了下一篇就忘了上一篇,沒有很好地鞏固學到的閱讀技巧。而群文閱讀模式的特點就是圍繞一個主旨,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對一個問題進行理解,這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
(一)豐富語文課堂資源
學校課程開展的首要目的就是增長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雖說教科書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僅僅依靠教科書是不夠的。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擴展學生的閱讀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而不是機械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本。單篇閱讀的模式雖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學生的閱讀量,但卻是收效甚微的。群文閱讀在單篇閱讀的基礎上整合了更多的文章和著作,在課本利用率最大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資源,最大程限地幫助學生提升獨立思考能力。
(二)促進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推進,語文課堂也在不斷地更新,群文閱讀模式就是新課改中新的語文教學模式。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學事業(yè)來說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但也為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因此,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抓住課堂主旨外,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思想,為學生整合更多的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以及小組合作能力。因此,群文閱讀模式的開展為推動教育事業(yè)進程至關重要的一步。
(三)督促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能促進學生增長知識,更能督促教師提高其專業(yè)能力。因為每一次新課改的推進,學生和教師都面臨著一項新的挑戰(zhàn)。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單一變?yōu)榱硕鄠€,要求教師在了解課本的同時,還要對課外的知識有所掌握,這樣才能夠在備課時為學生篩選新的閱讀資源,并且更好地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幫助學生提升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此外,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新課改的推進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教師的能力提高了,才可以進一步地推進課程改革;同樣的,課程改革的推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二者的目的都是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提升各方面能力。
(四)豐富學生的知識
據資料顯示,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與之前相比減少了很多,這對教學任務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礙作用。因為,一方面文章數(shù)量的減少很難滿足《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另一方面,閱讀文章的減少,導致學生本就狹隘的閱讀量變得更加的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知識量的進一步擴張。對于高中生來說,大多數(shù)時間面對的都是繁重的課業(yè),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接觸課外閱讀,長時間的高壓下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很多高中生的放松方式就是語文閱讀。因此,針對性地改革課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同時增長知識就是群文閱讀推行效果的最好體現(xiàn)。
(五)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對于高中教學來說,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而且無論學生將來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或處在怎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一個優(yōu)異的閱讀能力都是有用的。首先,群文閱讀模式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文章閱讀,并抓住文章主旨,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時不只是單純地了解了故事內容,更是精準地理解了文章的內涵,這就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其次,好的閱讀能力是優(yōu)秀表達能力的基礎,只有具有足夠知識儲備,才能將自己的想法準確生動地表述出來,而群文閱讀模式正是提高學生文化儲備的最好途徑。
三、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固有的閱讀教學模式根深蒂固
在我國固有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學的目的從增長學生知識,變成了幫助學生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因此導致很多學校強調的都是考試技巧,卻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所以大多數(shù)學校如今進行的還是單篇閱讀的教學模式,學生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跟隨著教師的教學步驟進行學習,失去了學習的主觀性,造成了我國大多數(shù)學生自我思考意識的缺失,個人的思想和看法很難表達出來,對學生的個性化想法表達造成了一定影響,長此以往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對學生的表達造成嚴重的影響,對學生弊大于利。
(二)教育觀念陳舊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大多以老師為主體,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卻缺少了自我思考的機會。此外,有一些老師對于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接觸的時間過長,導致自身不愿去改變或自我提升意識不夠,致使部分教師對于新型的教育方式掌握得不夠,導致課堂沉悶,無法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改變這樣的教育模式,在語文課堂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狀態(tài),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待提升
隨著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推出,語文教師的業(yè)務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考驗,因為群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的首要條件就是老師要有對于好文章的鑒別能力,想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首先一定要保障給學生閱讀的文章是有質量、有內涵的。所以,如果老師的知識儲備不夠,不能夠適應新的教育模式,就很有可能被時代淘汰,甚至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開展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群文閱讀模式開展的基礎就是教師具有專業(yè)的能力素養(yǎng)和豐富的知識儲備,既能在教學過程中找到合適的教學節(jié)奏,又能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適合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文章,所以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是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開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在每學期開展教學前進行定期的交流會議,幫助教師互相吸取經驗,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地總結、反省,探索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節(jié)奏,引導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在快樂中增長知識。
(二)注重教學思路的轉變
新的教學方式的引入就意味著教學思路的轉變,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引入新的教學思路。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既是對教師文章鑒賞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的磨煉。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通常會設置五個課時,即第一課時對文章作者的介紹及文章閱讀,第二課時對文章思想感情的解讀,第三、四課時新文章的閱讀,第五課時學生自主學習自讀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弊端就是學生知識得不到鞏固,導致知識產生漏洞,致使在復習時早就忘記先前學到的知識。而群文閱讀模式的設計理念就是,以固定的主題,進行單元式的教學,最大程度地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必修上冊《故都的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北平”為主題設置一個六個課時的系列教學,第一、二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主旨進行理解,了解文章主人公對故都的情感描寫,以及這種情感產生的原因,并學習文章中對情景描寫的手法。第三、四課時,將學生分組,根據《故都的秋》的學習方式對自主閱讀文章進行理解,最后由老師指出各組的優(yōu)缺點,并進行指導教學。第五課時,讓學生對老師選出的優(yōu)秀文章進行分析和理解,例如老舍的《想北平》、梁實秋的《北平的街道》,讓學生對比三篇文章找出具有個人特點卻意味相同的句子,分析不同作者對感情描寫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第六課時,引入情景,讓學生切實感受如果自己身處那樣的北平,會產生什么樣的情感與想法,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涵和技巧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熟練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個性化教學
新課改雖然在不斷推進,但不變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重要階段,因此教育事業(yè)不應只注重能力的提升,更應該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比如,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同一件事物進行分析,教會學生用不同角度思考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能力。
例如,在語文必修下《哈姆雷特》節(jié)選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站在國王、王后、哈姆雷特等角色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發(fā)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對文章和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外,群文閱讀還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時機,教師可以通過分組閱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哈姆雷特》一課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揣摩人物當時的心境并加入自己對人物的理解,通過組隊扮演的方式完成閱讀,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其他的《哈姆雷特》節(jié)選片段,讓學生綜合分析,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藝術表現(xiàn)形態(tài)和表現(xiàn)手法。
五、結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不僅是教育事業(yè)的進步,更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還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繼榮.淺析高中群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培養(yǎng)[J].漢字文化,2019(24).
[2]梁婷婷.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
[3]王建強.農村中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華夏教師,2020(8).
[4]石琪琪.群文閱讀模式中比較閱讀方法探究[J].文學教育(下),2020(9).
[5]董文艷.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8).
[6]孫亦平.“跨文化比較”的群文閱讀議題生成原則[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5).
[7]潘源禎.群文閱讀視域下的高中語文異篇同構法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
[8]李曉峰.合理規(guī)劃群文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J].文學教育(下),2019(9).
[9]孫自見,張翼.群文閱讀教學中多維整合策略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9(28).
[10]王蕊.智慧學習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方法路徑初探[J].數(shù)字教育,2021(1).
[11]張志榮.通過群文閱讀來探究小說景物描寫的作用[J].文學教育(下),2021(2).
[12]張月銘,潘伊美.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2).
作者簡介:馬婧瑜,女,1982年生,江蘇徐州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