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亞琴
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極為重要。學生對問題是否有獨立的理解與判斷,這決定了學生作文質量的高低。進入高中后,寫作教學的重點要逐漸調整與改變。教師除了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要通過各種方式來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這樣能夠讓學生在作文中提出多樣化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思考與見解,這樣學生的文章才更有可讀性,讀起來才更有吸引力。
一、在文本閱讀中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有多種方法,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指導。教師可以從文本閱讀出發(fā),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尤其是在教學課本中一些抒情散文時,教師除了要讓學生欣賞這類文章精美的語句,也要讓學生學習文章中體現(xiàn)發(fā)散性思維的內(nèi)容,以及如何在形散神聚的基礎上闡述主題,表達相應的情感。這些都很值得學生學習,研讀這類文章,對學生思維發(fā)散性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
比如,在讓學生寫借物抒情的文章時,首先需要讓學生親近自然,觀察自然,抓住景物的特征寫作。想要獲得這樣的效果,需要學生親臨現(xiàn)場,對自然景物進行細致觀察。但如果受條件上的限制,學生難以親臨現(xiàn)場觀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寫景散文來提高作文效果。學生的作文素材有些就來源于寫景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等,這些文章中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發(fā)散性思維,并且文章都有深厚的情感體現(xiàn)。多從范文中學習這些優(yōu)質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這會讓學生作文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也會得到很好的鍛煉。
二、在作品鑒賞中鍛煉想象力
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這也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很重要的部分。高中作文訓練并不需要學生完全依靠想象完成作文,但是在一些夾敘夾議、虛實結合的文本寫作中,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相應的作文要求,讓學生的作文更富感染力。學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在作文中融入想象性思維,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對一些典型范文的講解,讓學生了解類似文章的行文過程和思維特點。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不僅語言能力會有明顯提升,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也會得到拓展。這些都會逐漸體現(xiàn)在學生的作文中,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學生作文的質量。
讓學生對經(jīng)典文本進行個性化鑒賞,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安排相應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寫作基礎,從語言、情感、寫法等多個角度學習感悟,為寫作積累更多經(jīng)驗。比如以“愛的奉獻——敘議結合的寫法”為主題進行作文訓練時,關于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有些學生并不熟悉,但是課本中采用這種寫作手法的文章有很多,比如《我與地壇(節(jié)選)》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研讀這個文本的過程中,深入學習文本情感表達的方法,學習文章中用到的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豐富寫作技巧,提升想象能力。通過學習掌握夾敘夾議這種寫作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作文。
三、在評價活動中鍛煉求異思維能力
對于高中作文訓練而言,讓學生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思想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這會有助于學生在作文中用不同于常規(guī)的角度分析客觀事物,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觀點,這可以很大程度地給作文加分。教師可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學習活動,比如提出開放性的話題讓學生探究,或者選擇一些具體的作文主題,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不同的觀點。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訓練方法,會讓學生的寫作思維更加開放多元,寫出來的文章在質量上會有明顯提高。
比如,在學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選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并給出具體要求:我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有很多,如高考、學習壓力、生活消費、家庭變故等,都可以是演講主題,請你在選定演講主題后,從不同層面解讀和分析問題。在寫演講稿時盡量運用口語,拉近與聽眾的距離。這個訓練過程既鍛煉了學生寫演講稿的能力,也是對學生求異思維的訓練。這樣的寫作訓練方式能夠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