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芳
龍泉,是我生活了四十多年的紅色老縣城。
閑暇之日,我喜歡宅家整理老照片。在那些漸行漸遠(yuǎn)的歲月里,追憶往事,尋找曾經(jīng)熟悉的容顏……
小時候的春節(jié)是最有幸福感的。我記憶最深的是全家在春節(jié)期間要做的一件最隆重的事——去照相館,拍一張“全家?!?。
那時候科技還不算發(fā)達(dá),沒有手機,照相機也是極少數(shù)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所以,去照相館拍照,都是一件很神圣、很值得自豪、值得炫耀的事情。
當(dāng)時偌大的一個縣城,只有一家照相館。我們喜歡叫它“老照相館”,它的具體名稱反而總也記不住。那時候大家拍證件照、結(jié)婚證照等等,都要去老照相館照。
老照相館位于縣城西路街的巷子里,是老街眾多店面里的一個。青磚黑瓦,長木板一塊一塊拼接的大門,大門斑駁,半遮半掩,鎖痕清晰。
老照相館地方不大,外屋開票收錢,接照片;里屋照相。里屋比外屋大很多,有各種特制的背景畫。背景畫色彩絢麗,風(fēng)景畫居多,亭臺樓閣,高山流水,百鳥爭鳴,或者是純紅的一張布景……還有一把裝著燈的銀色鋁質(zhì)大傘安放在地上。
最令人注目的是安放在一個木制三腳架上的那臺老式照相機。黑色的鏡頭四周框著一個鋁質(zhì)小框,小框后面套著一個很長的倒喇叭型的有褶皺的黑色收縮節(jié),后面還有一個鋁質(zhì)大框,整個照相機總是被一塊很大的黑色絨布遮掩著。
拍照時,攝影師會把整個頭鉆進黑絨布里,時不時探出頭指揮照相人調(diào)整姿勢,嘴里念念有詞。碰到愛哭的、或不會笑的孩子,攝影師就會探出頭來搖幾下手上的小鈴鐺,大喊到:“笑一笑,笑一笑,一、二、三……”隨即,用力捏一下手上那只連接導(dǎo)線的橢圓黑色小皮球,“咔嚓”一下,相就算照完了。
那時候,我一直覺得攝影師很神奇很神秘。我想,那塊黑色絨布里一定藏著許多的秘密,特別想走近去探究,可每次都沒有機會和勇氣。
那個年代,每年的春節(jié)前后,照相館每天都擠得水泄不通。有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有呱呱墜地沒幾天的嬰兒,一家一家在室內(nèi)站著的、坐著的;在屋外等著的,會時不時派一個代表走進攝影屋去問問什么時候才可以拍照。整個屋子有大人的說話聲,小孩子的嘻鬧聲,還有說悄悄話的聲音……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大家都穿著新衣服,歡歡喜喜,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那時候,過年是很神圣的節(jié)日,即使家里再窮,家長也會咬緊牙關(guān),給全家人添置點新衣裳。
我家也不例外,每年過年拍一張全家照,是我們最開心的事。因為一張張“全家照”既定格了流金歲月,也詮釋著全家人的成長和幸福的記憶……
記得,上初一那年,我家的春節(jié)是在遂川中學(xué)度過的。
簡陋的教工宿舍被父親簡單裝飾了一下,就成了臨時的新家。雖然這只是漂泊已久的家人臨時團聚的棲息之所,但一家人都能感受到無比的溫馨和幸福。
全家照是在遂川中學(xué)的校園內(nèi)和校園外的大操場拍的。
大年初一上午,一個來我家拜年的學(xué)生家長用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給我們拍了幾張全家照。
其中一張照片的背景是校園門口里邊左側(cè)的大花壇,另一張的背景則是校園外的大操場。
那時候,操場上的草木早已枯黃,花壇里沒有了五顏六色的花草,四周高大樹木的葉子也掉光了。而花壇后的一幢兩層老樓卻非常醒目,一塊塊青磚,一片片黑瓦,襯托著這所教學(xué)樓的莊重。
在為數(shù)不多的學(xué)生時代的老照片里,我依然找到了一些清新的回憶。
我曾經(jīng)在這所教學(xué)樓里誦讀過《桃花源記》,心中向往“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記得上晚自習(xí)課上的同桌給一個女生傳過許多充滿青春激情的紙條,那個收到紙條的女生緋紅的臉蛋如天上的彩霞;記得還有許多男生在教學(xué)樓走廊的木地板上的追逐游戲,教室的后排空地上被罰站的那幾個男生,趁老師轉(zhuǎn)身擠眉弄眼的樣子,一張張青春稚氣的臉至今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記得開運動會時,像箭一般沖向終點的矯健的身影,同學(xué)們每人領(lǐng)到四個碗口大的豆腐餅后,一個個吃得無比開心的模樣……
如今,老照片里的那些同學(xué)們,又在何方呢?
翻開相冊的另一部分,依舊是在那些有點泛黃的全家照里,我家四姐妹恣意開懷地笑著,清澈的眼眸里寫滿了單純與可愛。
那時候我讀初一,姐姐讀初三,大妹妹上小學(xué),小妹妹還在讀幼兒園,父親俊郎很帥,母親年輕漂亮。
照片里的我穿著藍(lán)條大格子的小西裝,姐姐穿著駝色小西裝,大妹妹穿著媽媽親手織的黃色厚毛衣,小妹妹穿著紅色小棉襖。兩個妹妹剪著短發(fā),我和姐姐剪著齊眉的厚劉海,左右扎兩個短短的“小馬尾”。
在這張“全家?!崩铮夷苊黠@感受到那一年的春節(jié)給我們帶來的欣喜與希冀。
沒有相機的年代,我家大多在“老照相館”拍全家照。
多年后,我家也有照相機了。過年時,我們就用自家的相機在遂中校園里拍全家照,地點還是在多年前校園里的大花壇位置,只是老教學(xué)樓拆了,背景變成了嶄新的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的高層教學(xué)樓和多媒體教室。而更明顯的是,曾經(jīng)光禿禿的落葉樹變成了常綠樹,雖是冬季,依舊綠意濃濃。
當(dāng)然,真正讓父母欣慰的是,我們姐妹長大了,生活條件也好了。歲月沒有讓父母留下多少痕跡,反倒更滋潤了。他們那豐腴的臉上寫滿了幸福與滿足。唯一不變的是拍全家照的習(xí)慣沒改,而且年味兒更足。
變化最大的一張老照片是一張大榕樹背景的團圓照。
與往年不同的是,照片里添了兩個男人。因為我和姐姐都出嫁了。照片里姐姐的非常漂亮,小辮子上扎了一朵粉色大花綢子,美麗嬌艷,和她身旁的姐夫很是般配。
“94新春大歡聚”的那張春節(jié)團圓照,由之前的八個人變成了九個人,因為外甥女小夢夢出生了。照片里,儒雅的父親依然是那么的年輕,他抱著身穿白色大圍兜的小夢夢立在照片中間,精神矍鑠,盡顯帥氣。兩個妹妹依然一臉的單純,母親的微笑甜美,烏黑的短發(fā),綠黑相間的中長毛衣襯托著她美麗端莊的神韻。
幾年后,照片里又多了三個人: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那是我的兒子;還有兩個大男人。因為兩個妹妹也出嫁了。小夢夢越發(fā)可愛,我的兒子怯生生的,扁扁的小頭,可愛的小臉。
再后來,過年的全家照里又不斷發(fā)生著明顯變化——孩子逐漸增加,慢慢長大,大人也開始變老。
似乎一夜之間,父母由青壯年步入了老年,白發(fā)也在時光的流逝間不斷增加,皺紋爬滿了額頭。不知不覺,我們四姐妹也慢慢步入中年,孩子們也都變成了大帥哥,大美女了。
生活在不斷向前,全家照不斷更新,整個大家庭不斷添人,不斷增加新的故事,不斷增加幸福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