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義作為全面依法治國重要體現之一,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弱勢群體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法律援助法特別強調法律援助申請人不受經濟條件的限制,是一個重大的變化,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以下簡稱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出臺法律援助法有何意義?弱勢群體怎樣才能獲得高質量的法律援助?如何保障法律援助人員的合法權益?對此,法律專家進行了解讀。
這是一部“有質量”的法律
近年來,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需求日益增長。40多年來,在不斷探索和深化法律服務、化解社會矛盾、保障公平正義中,我國法律援助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與此同時,進入新時代,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法律援助也存在著服務供給不足、資源分配不均、保障不充分、質量不高和便民措施不健全等問題。因此,此次通過的法律援助法,對于更好地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意義重大。
法律援助法第52條規(guī)定,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照有關規(guī)定,及時向法律援助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補貼。與此同時,還強調了法律援助補貼的標準。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楊偉東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法律援助人員付出和勞動成正比,實實在在地提供援助。
法律援助法第57條規(guī)定,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法律援助服務的監(jiān)督,制定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標準,通過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定期進行質量考核。
“此條款把落實法律援助的質量提升到了新高度,能夠切實保障法律援助人員為受援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睏顐|說,如此一來,從責任、補貼到考核形成了一個多元化機制,讓法律援助的質量得到了真正保障。
這是一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
2017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于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的辦法》中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的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在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或者被告人委托的律師為被告人提供辯護前,被告人及其近親屬可以提出法律幫助請求,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派駐的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以及獲得值班律師法律幫助。
由此可見,近年來,在法律援助發(fā)展過程中,值班律師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法律援助法第25條中明確提出,其他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
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佟麗華認為,此規(guī)定對當前正在推動的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撐,高度關注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權利。從人權角度來說,更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
這是一部體現“司法溫度”的法律
十幾年來,佟麗華一直關注對特定弱勢人群的法律援助工作,因為這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司法溫度。
法律援助法第32條規(guī)定,有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等五類情形之一,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同時,該法第42條明確,法律援助申請人有材料證明屬于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
對此,佟麗華表示,法律援助法特別強調法律援助申請人不受經濟條件的限制,是一個重大的變化。規(guī)定擴大了傳統(tǒng)意義上對免于核查經濟困難狀況的范圍和對象,體現了法律援助法對弱勢人群的特殊保障,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另外,法律援助法第40條明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法定代理人侵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合法權益的,其他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可以代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指‘一老一少。該條款在保護失能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方面意義特別重大?!辟←惾A說,從《法律援助條例》上升為法律援助法,更有助于明晰政府、司法機關、律師,受援人的權利和義務,在推動中國法律援助工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公平正義作為全面依法治國重要體現之一,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弱勢群體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睏顐|說,法律援助法為實現公平正義提供了法律保障,為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重要保障,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制度保障。
(《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