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瑾嬋
依托語文課前3分鐘演講演講這個平臺,探索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利用每天一說,通過豐富的主題、團隊合作的方式、互評互賞的評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有趣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近兩年來,本人一直嘗試著結合統(tǒng)編教材,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進行課前3分鐘的演講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提高中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每天一說,語文課堂樂無窮
利用每天語文課前的3分鐘,給同學們提供一個“說”的舞臺,讓他們都來體驗一下當當小主角的感覺。我們提出的要求是:語言流暢,表情自然,聲音響亮,演說的內容要盡量吸引人,可以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意。
(一)內容無限,變平淡為多彩
課前3分鐘演講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可分主題周和自選周,兩種形式交替進行。我們的主題周主要結合統(tǒng)編教材中的口語交際主題進行,選用一些側重于發(fā)展學生當眾表達能力的獨立類話題。統(tǒng)編教材十分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貼近學生日常的生活,每個單元的口語際內容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fā)言欲望。學生每每在講到這些話題時,總是興趣盎然,引人人勝,時常妙語連珠,驚喜不斷。同學們還能巧用工具——思維導圖,讓自己的介紹更一目了然。
自選周,顧名思義就是這周的課前3分鐘演講的內容和主題是不限的,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演說。一開始,學生們不知道講什么,老師可以指引一下方向:如推薦一本好書,介紹一部動畫,朗誦一首古詩或一個文段,講一個成語故事,說一個有趣的見聞,分享一個生活妙招,講一個笑話,猜幾個迷語或歇后語……如此下來,學生們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二)團隊合作,變平白為精彩
小學生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望都很強,大部分都熱衷參加課前3分鐘的演說活動,但是學生個體能力和性格差異大,而且知識面不廣,難免有出現(xiàn)有同學不愿上臺、上臺后害羞得說不出話、說錯話引得哄堂大笑等等情況。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四人一組,把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按組號的順序,每天一個小組派出一位同學輪流上臺演講。
(三)互評互賞,變平凡為出彩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tài)度和語言修養(yǎng)?!甭牐橇暤谜Z言的一種重要輸入途徑。認真地聽,有禮貌地聽,邊聽邊思考,邊聽邊提取信息,都是小學階段語文口語訓練的重要目標。只有認真聽,才能有所收獲。
評,是課前3分鐘演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天我們會選3位同學作簡單點評。評內容、評聲音、評動作、評態(tài)度都可以。往往每一次的表演難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之處,這時我們就需要教會學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欣賞和表揚他人的長處,學著用委婉的方式去指出別人的不足。這樣一來,同學們都消除了怕上臺表演被取笑的顧慮,在別人的表揚聲中越來越敢表達,越來越自信。
二、每周一獎,人人有份笑開顏
(一)投票
正所謂“群眾的眼光是照亮的”,所以我們采用全班同學投票的形式對一周的課前3分鐘演說進行一次階段性的評價。根據(jù)學生們的上臺表現(xiàn),我們分別評出“精彩之星”“創(chuàng)意之星”“響亮之星” “動人之星”“進步之星”。這些醒目的名字,生動形象地指引了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們一般進行口頭投票,若學生們意見一致就馬上頒獎;若有分歧,還可以開一場小型的爭辯會,那就更好玩了。
(二)頒獎
頒獎,往往是簡單而“隆重“的。我們會請出上一周的獲獎得主,為本周的獲獎得主頒獎,并且合影留念。在學生們的認可和掌聲中,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口語表達的快樂,參加課前3分鐘演講的勁頭就更足了!
三、每月一輯,家校互助促成長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助力會讓我們的活動增色不少。我跟學生們說: “不打無準備的戰(zhàn)”,孩子們之所以能自信地上臺,除了小組內同學互相幫助之外,家長的協(xié)助也是功不可沒的。家長們大多都是非常關注孩子的發(fā)展,熱衷成為孩子的“幕后軍師”,協(xié)助孩子打資料,給孩子當培練,為孩子提供有用的建議和幫忙。
在課前3分鐘演講在這個小舞臺上,學生不僅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還鍛煉了膽魄、發(fā)掘了潛能,健全了人格。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經說過: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弊鳛檎Z文老師,我們就是那棵樹,那朵云,那一個靈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揮動語文這支神奇的魔法棒,為孩子的能力提高創(chuàng)設一個個實踐的平臺,把他們帶到快樂的語文大世界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