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文
摘要:明確不同種衣劑和壯秧劑配方組合對水稻生長情況影響、防病效果及產量的影響。采取隨機區(qū)組和二因素裂區(qū)試驗,通過比較水稻出苗率、水稻病害及秧苗素質、不同時期葉綠素值與水稻產量,分析種衣劑和壯秧劑配方組合的應用效果。主要結果如下:水稻出苗率最高的處理是護苗壯秧劑與禾姆種衣劑組合,出苗率為94.75%,益農壯秧劑的4個組合出苗率最均勻都達到90%以上;立枯病的發(fā)病率最高的是益農壯秧劑與亮盾種衣劑組合發(fā)病率為1.67%,其次是益農與苗可欣組合發(fā)病率為1.2%,再次是益農與護苗組合發(fā)病率為1.1%;益農壯秧劑的4個組合株高、充實度、葉齡等都達到壯秧標準。
關鍵詞:水稻;壯秧劑;種衣劑;葉綠素;產量
水稻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作物。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增加糧食產量。黑龍江省墾區(qū)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僅有的三大黑土地帶之一。2015年墾區(qū)糧食總產量達到220.65億kg,水稻的產量占墾區(qū)糧食總產量比重很大。黑龍江省墾區(qū)水稻育秧采用的是旱育稀植,“三化兩管”的栽培方式,水稻種子包衣和壯秧劑的使用是近年來發(fā)展的一項新技術,能綜合防治水稻苗期病蟲害,同時省種、省藥、省工、省時,具有明顯的增產增收作用。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黑龍江前鋒農場
1.2? 試驗材料及方法
水稻品種:龍粳31。
供試種衣劑藥劑:0.25%護苗(戊唑醇)懸浮種衣劑,黑龍江護苗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62.5%亮盾懸浮種衣劑(精甲霜靈·咯菌腈),先正達(蘇州)作物保護有限公司;2%禾姆(嘧菌酯·甲霜靈·甲基硫菌靈)懸浮種衣劑,世科姆作物科技(無錫)有限公司;18%苗可欣(多菌靈·咪鮮胺·福美雙),遼寧壯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調查方法
2.1? 測產
收獲前5d進行測產,每個處理對角線取3點,實收稻穗脫粒稱重,并測定產量,每小區(qū)取3㎡進行實收測產;穗數(shù)/穴、穗粒數(shù)、結實率、千粒重。
2.2? 氣象資料
整個試驗期間無影響試驗的災害性天氣發(fā)生。
2.3? 數(shù)據(jù)處理
應用DPS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軟件統(tǒng)計,以Duncan新復極差法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氣象資料調查
2016年的天氣情況顯示(見表1),大田和苗床積溫達到2792.3℃,積溫高于2015年,但由于4月份溫度低造成水稻出苗晚、出苗不齊長勢弱,5月份降水較多,水稻返青緩慢。7月份孕穗期溫度較高,水稻穗長要長于2015年。雖然后期溫度較高,但關鍵時期的生育期拖后結實率下降,同時由于臺風布拉萬影響水稻有一定的傾斜,個別地塊倒伏嚴重,對水稻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
3.2? 水稻苗期調查
出苗率最高的是護苗壯秧劑+禾姆種衣劑組合,出苗率為94.75%;其次是益農壯秧劑+亮盾種衣劑組合,出苗率為91.98%;再次是益農壯秧劑+護苗種衣劑出苗率為91.55%;調查發(fā)現(xiàn),益農壯秧劑與4種種衣劑的組合,出苗率都達到90.74%以上,能夠滿足水稻生產的需要,其他壯秧劑與種衣劑組合出苗率不均勻。株高調查發(fā)現(xiàn),益農壯秧劑+護苗種衣劑株高最高,達到11.4cm;其次是益農壯秧劑+苗可欣種衣劑,株高為10.9cm;再次是益農壯秧劑+禾姆種衣劑,株高為10.8cm。根長最長的是益農壯秧劑+亮度種衣劑和苗必壯壯秧劑+護苗種衣劑根長都為3.3cm。莖基寬最寬的是苗必壯壯秧劑+護苗種衣劑,寬度為1.94 cm;其次是苗必壯壯秧劑+苗可欣種衣劑,寬度為1.93 cm;再次是益農壯秧劑+禾姆種衣劑,寬度為1.92 cm。葉齡調查發(fā)現(xiàn),7個處理達到插秧標準,達到三葉一心標準,其中益農壯秧劑的4個處理都達到了三葉一心且株高較高,能夠滿足機插秧的需要。
4? 結論與討論
2016氣象條件不利于水稻生產,苗期遭遇低溫冷害,秧苗出苗期較2015年晚5d左右,并且出率低,苗必壯壯秧劑的與4個種衣劑組合,有3個組合的出苗率低于86.13%,益農壯秧劑與4個種衣劑組合出苗率高,全部超過90%,能夠滿足水稻生產上的需要,這與宋偉等(天津農業(yè)科學)發(fā)表的論文結果一致。水稻插秧期,持續(xù)低溫冷害,對水稻返青影響很大,返青速度緩慢,返青速度上各處理間差異不大。分蘗期長勢最好的是益農壯秧劑+護苗種衣劑地上和地下干物質最大。隨著時期的推移,水稻葉綠素相對值有一定的變化,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齊穗期苗必壯的4個處理已經(jīng)與其他處理相當,葉綠素值最高的苗必壯壯秧劑和苗可欣種衣劑組合,葉綠素值為48。通過本試驗的產量性狀、測產產量調查發(fā)現(xiàn)和新復極差測驗,說明三種主因素壯秧劑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副因素種衣劑間存在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的組合是苗必壯壯秧劑和苗可欣種衣劑組合,產量為1043.1kg/hm2。
參考文獻
[1] 李成荃.雜交水稻生產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1992,20(2):97-102.
[2] 李林,沙國棟,陸準淮.灌漿結實期溫光因子對稻米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氣象,1996,5(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