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兆一,鄭芳,陳長香
(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210)
老年人已成為我國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1]。增齡使心血管疾病發(fā)病和死亡風險逐漸升高,我國心血管病現(xiàn)患人數(shù)2.9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為265.11/10萬[2]。隨著經(jīng)濟的增長,國內少子家庭增多,空巢老人數(shù)量增長,飼養(yǎng)寵物成為很多老年人消除孤獨寂寞的選擇。據(jù)報道,2019年全國城鎮(zhèn)養(yǎng)寵(犬貓)家庭滲透率達23%[3]。飼養(yǎng)寵物對罹患心血管疾病老齡人群身心健康影響如何?值得探討,以便更好地指導社區(qū)老年人娛樂或退休后生活情趣的選擇,以及促進老人身心健康的措施制定。
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選取河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直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轄區(qū)社區(qū)內健康檔案健全的老年人。納入標準:年齡≥60歲;當?shù)毓潭ň用瘢幼r間一年以上;能夠使用漢語正常交流;同意參加研究并能夠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標準:患有精神或嚴重的心、肝、腦、腎病患者存在嚴重的疾病、精神異常者;本人或家屬拒絕參加;聽力或視力有重大障礙不能參加調查者。共發(fā)放問卷644份,回收有效問卷644份,有效回收率100%。
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人員合作采用入戶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內容包括:(1)一般情況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醫(yī)保類型、經(jīng)濟收入情況、飼養(yǎng)寵物情況等。(2)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共36個條目8個維度,合并成兩個總測量維度,包括軀體功能(PCS)和精神社會功能(MCS)。得分越高提示老年人健康狀況越好[4]。(3)流調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分20個條目,每個條目有“沒有或基本沒有、少有、常有、幾乎一直有”四個等級,賦值0~3分,總分0~6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抑郁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越高。<16分無抑郁癥狀,16~20分可能存在抑郁癥狀,>20分存在明顯抑郁癥狀[5]。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t檢驗、方差檢驗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44 人中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316人,占49.07%,其中55人飼養(yǎng)寵物,占17.41%。
社區(qū)老年人軀體功能平均得分為(63.36±24.83)分;精神社會功能平均得分為(64.09±23.79)分;抑郁平均得分為(18.21±11.70)分。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軀體功能平均得分為(51.20±19.21)分,精神社會功能平均得分為(52.57±18.93)分;抑郁平均得分為(24.18±8.57)分。
結果顯示,年齡、性別、婚姻、文化程度、活動方式、是否用藥、是否飼養(yǎng)寵物、每天遛寵次數(shù)、每天陪寵物時長、照護寵物日常、經(jīng)常與寵物交流與社區(qū)老年人軀體功能有關,年齡、婚姻、文化程度、活動方式、是否用藥、是否飼養(yǎng)寵物、每天遛寵次數(shù)、每天陪寵物時長、經(jīng)常照護寵物日常、經(jīng)常與寵物交流與社區(qū)老年人精神社會功能有關,婚姻、文化程度、性格、活動方式、是否用藥、是否飼養(yǎng)寵物、每天遛寵次數(shù)、每天陪寵物時長、經(jīng)常照護寵物日常、經(jīng)常與寵物交流與社區(qū)老年人抑郁評分有關,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社區(qū)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身心健康單因素分析(±s)
表1 影響社區(qū)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身心健康單因素分析(±s)
因素 n PCS MCS CES-D性別男女t值P值177 139 53.22±19.01 48.63±19.21 2.119 0.035 53.66±18.87 51.18±18.99 1.151 0.251 23.47±8.92 25.08±8.04-1.663 0.097年齡(歲)60~74≥75 t值P值186 130 53.32±18.91 48.18±19.30 2.348 0.020 54.84±18.43 49.32±19.25 2.574 0.011 23.82±8.99 24.70±7.94-0.895 0.372婚姻喪偶老伴健在t值P值122 194 53.83±19.73 47.03±17.63 3.106 0.002 49.01±16.54 54.81±20.01 2.795 0.006 25.38±8.02 23.42±8.84-1.985 0.048文化程度文盲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及以上F值P值44 85 108 55 24 40.15±16.91 43.97±14.84 51.13±15.56 58.99±18.65 79.59±18.96 30.156 0.000 42.63±15.96 46.59±14.08 51.77±16.39 58.96±18.69 80.93±19.43 26.870 0.000 27.88±5.61 26.41±5.77 24.55±7.94 22.67±9.49 11.29±9.85 22.249 0.000性格內向外向適中F值P值59 31 139 48.28±17.63 57.03±22.40 50.87±18.76 2.905 0.056 49.68±17.93 58.24±22.96 52.26±18.10 2.846 0.060 26.33±7.55 21.84±11.69 24.01±7.94 3.861 0.022活動方式偶爾行走經(jīng)常行走t值P值183 133 48.44±17.09 61.32±18.69-9.514 0.000 52.20±15.85 62.47±18.79-9.336 0.000 24.53±6.44 19.83±9.29 9.643 0.000
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活動方式、每天陪寵物時長、經(jīng)常與寵物交流是軀體功能的影響因素;文化程度、活動方式、每天陪寵物時長是精神社會功能的影響因素;每天陪寵物時長、每天遛寵次數(shù)是抑郁癥狀的影響因素,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影響社區(qū)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老年人動脈和末梢血管彈性隨年齡增加而降低,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加重,使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各器官供血量減少[6]。75%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重度殘疾[7]。40%的冠心病患者伴有抑郁癥狀,抑郁使患者對于心血管疾病治療的遵囑性明顯下降,影響疾病康復過程,還可誘發(fā)心肌梗塞并使心血管疾病的長期死亡率增加80%以上[8]。因而尋求應對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尤為重要。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飼養(yǎng)寵物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軀體健康明顯優(yōu)于非飼養(yǎng)的老年人,經(jīng)常遛寵、經(jīng)常與寵物交流效果更加,與Yeh[9]的研究結果一致,但與Wright[10]的研究結果不同。這可能與養(yǎng)寵促進了老年病患被動的參與運動活動有關,有報道稱養(yǎng)寵老年人平均每周會多運動至少18min,更有可能達到心血管疾病建議的每周150min中等強度體力活動[11]。運動能加強呼吸運動,增加回心血量,使交感縮血管神經(jīng)興奮,促進靜動脈收縮,提高靜脈回心血量,使相應心肌缺血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降低心血病發(fā)病危險。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陪伴寵物時間、次數(shù)與老年患者精神健康和抑郁狀況有關,與Laine的研究結果一致[12],與Parker的研究結果相反[13]。陪伴寵物、撫摸寵物時,會促進老年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分泌催產(chǎn)素,凝視或撫摸時間越長,分泌的催產(chǎn)素越多,催產(chǎn)素可以促進更多親社會行為,如:增進人們之間的信任,改善社交障礙,降低抑郁癥、孤獨、焦慮等精神疾病的發(fā)病風險[14]。
綜上所述,飼養(yǎng)寵物可以有效改善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身心健康,鼓勵罹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養(yǎng)寵有助于推動積極老齡化。
續(xù)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