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食帖

      2021-09-13 20:56:37詹文格
      湖南文學(xué) 2021年9期
      關(guān)鍵詞:美食想象飲食

      詹文格

      美食的修辭

      公元前二〇六年歲末,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擺好了一場浩蕩的盛宴,這場被后人反復(fù)談?wù)摰镍欓T宴,沒有留下一道傳世的菜名,席上究竟吃的啥,無人知曉。不知是史家的有意遺漏,還是歷史本身的懸念迷障,就這樣,一頓歷久彌新、穿越時空的隔世盛宴,只給后世留下一種云遮霧罩的想象。

      我認(rèn)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鴻門大宴,它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隱喻,除了好酒之外,肉應(yīng)是必不可少的食物。誰為刀俎,誰為魚肉?不僅有肉,甚至肉的肥瘦選擇、刀工的講究、廚師的烹法、佐料的色澤、食者的用意都成了宴席的寓意和象征。

      中國飲食內(nèi)涵豐富,想象奇崛,猶如取類比項的漢字,神形兼?zhèn)?,回味悠長。首先從食材的選用上就頗具匠心,再加上吃哪兒補哪兒、以形補形的理念,使中國飲食多了一層食療的寄寓。比如小孩子不夠聰明吃動物腦髓,老人健忘吃核桃,腎臟不好吃豬腰子,小孩遺尿吃豬尿脬,男人性功能不全吃牛鞭、驢鞭、馬鞭、鹿鞭,老人腿腳不好吃豬蹄牛蹄羊蹄,胃不好吃豬肚牛肚羊肚……

      對食物的想象,最夸張的莫過于甲魚。在所有的水族中,甲魚是一個不倫不類的家伙,從對它的稱謂中就能看出人們的態(tài)度。廣東人稱水魚,湖南人稱團(tuán)魚,江西人稱腳魚,江浙人稱甲魚,北方人稱老鱉,還有些地方稱王八。這種曾經(jīng)爛賤如泥的魚類,自從傳說可以抗病防癌之后,野生甲魚的身價扶搖直上,從底層順勢逆襲,成為水產(chǎn)中的貴族??墒窃僭趺促F族,它也有一文不值的時候。在一些偏遠(yuǎn)鄉(xiāng)村,至今還有人認(rèn)為孕婦不可食用甲魚,如果食了甲魚,生孩子時會像甲魚一樣,頭藏在母腹中,一伸一縮,久久不能產(chǎn)下……

      我最初聽到這樣的傳說,差一點笑得噴飯,那個伸縮自如的頭,有強大的再生功能,它從孕婦的口中進(jìn)入,再從孕婦的子宮中復(fù)活。這種大膽狂放的想象,尺度超大,不切實際,沒想到在民間會有如此詭異變形的流派,在老實巴交的鄉(xiāng)土文化中,生長出超乎現(xiàn)實的荒誕異果。這種荒誕魔幻的風(fēng)格相互交織,就如《西游記》中女兒國的子母河,只要喝了那條河里的水,無論男女全都懷孕……

      可以看出,中國飲食始終堅守浪漫主義的底色,它大膽離奇,熱烈奔放,其美好的想象和豐盈的內(nèi)涵舉世無雙。拋開飲食方面的悠久歷史、趣聞?wù)乒什徽?,僅僅在色香味形的烹飪追求、在琳瑯滿目的食材選用方面,就讓異國他鄉(xiāng)的食者望塵莫及,為之驚嘆。

      為讓穿腸而過的美食能夠留存長久的記憶,老祖宗特意創(chuàng)造了一串活色生香的詞語,即使在遠(yuǎn)離美食的困頓時期,也能由此生發(fā)出望梅止渴的聯(lián)想。山珍海味、齒頰留香、咂嘴舔唇、垂涎三尺、庖丁解牛、出神入化、爐火純青、游刃有余、別具匠心、饕餮大餐、風(fēng)卷殘云、大快朵頤、回味無窮,通過神奇的組合,仿佛每一個漢字都有了聞香下馬的味道。

      中餐的菜名也是想象奇妙,用盡了夸張、比擬、變形的修辭,雖然字里行間隱藏著吊詭的意味,但在善意的謊言背后,引發(fā)出食欲之外的好奇。比如“轟炸伊拉克”,將熱湯澆在剛做的鍋巴上,嘩啦啦一陣爆響,如同空襲;熱氣裊裊蒸騰,咕嘟咕嘟的聲音多像一場轟炸,為此,這道菜又叫“平地起驚雷”。“波黑戰(zhàn)爭”(菠菜炒黑木耳),“關(guān)公戰(zhàn)秦瓊”(西紅柿炒雞蛋),“霸王別姬”(甲魚燉烏雞),“絕代雙驕”(青辣椒加紅辣椒),“穿過你的黑發(fā)我的手”(海帶燉豬蹄),“母子相會”(黃豆芽炒綠豆芽),“雪山飛狐”(白蝦仁灑上紅蝦皮),“紅燈區(qū)”(辣子雞丁),“玉女脫衣”(黃瓜段去皮),“悄悄話”(豬舌炒豬耳)……

      美食之美,未必全在色香味形,有時想象之美大于味道。中國人在飲食上花了很多的心思,讓無數(shù)的餐桌花樣百出,別出心裁。

      中餐的斑斕之態(tài)既可顯現(xiàn)廚師的技藝,又能從側(cè)面說明食客的刁鉆。一條魚、一只雞、一個蛋,煎、蒸、炸、煮,能搞出多種吃法。相比之下,西餐就顯得貧乏單調(diào)得多。模式化生產(chǎn),精準(zhǔn)計量,連菜單也只有一頁,最多是正反兩面,還包括飲料、甜品。名氣越大的西餐廳,菜單越顯簡短,就像西方文化,雖然追求深刻,觸及哲理,但目標(biāo)過于集中,缺少豐盈多姿的枝蔓作為修飾。

      中餐則完全不同,菜單變?yōu)椴俗V,配上精裝的封面,像一本厚重的美食大典,每翻一頁都香氣撲鼻,引人饞涎。點菜的過程雖是畫餅充饑,但想象中的美味已在舌尖纏繞,讓人目光流連,眼花繚亂。面對多重的選擇,讓食者陷入兩難境地,因此,中餐的點菜成了一件頗有難度的事。

      美食的風(fēng)雅

      飲食與文化是雙軌并行的車輪,透過煙熏火燎的記憶,在饑不擇食、渴望溫飽的年代,很難看見飲食背后的文化,它被遍地的餓殍、塵世的饑荒和果腹的草根遮蔽。

      飲食一旦離開文化的屬性,就像烏云翻滾的黑夜,熄滅了人間煙火,散發(fā)出孤獨、死亡、血腥的氣息。為此,歷朝歷代都恐懼饑荒,把溫飽視為人間最暖心的風(fēng)景,把“民以食為天”的樸素真理當(dāng)成仰望的星空。

      只有在衣食有余、遠(yuǎn)離饑餓的時候,人們才能從風(fēng)平浪靜的現(xiàn)實中回歸生活的常態(tài),恢復(fù)飲食的端莊和典雅。

      遙想叫花雞的美好傳說,它讓饑餓的乞討者喜出望外,有了絕處逢生的境遇。西湖醋魚讓宋嫂的廚藝揚名天下;東坡肉的價值不僅享有一道名菜的人間盛譽,而且在時光的長河中千年不落,熠熠生輝,在隔世的守望中,成為中國美食文化的集體記憶。

      在中國餐飲史上,兩宋是一個歷史性的轉(zhuǎn)折點,中國人的食物開始從匱乏單調(diào)走向豐盛多樣。良種引進(jìn)、農(nóng)田開發(fā)、精心培育,從大自然中獲得了更豐厚的饋贈。擺脫了饑餓威脅的人們有了更閑適的時間來琢磨飲食,研究烹飪之道,發(fā)明各種美食,滿足舌尖上的享受。今天廚師們風(fēng)行的烹、燒、烤、炒、爆、熘、煮、燉、鹵、蒸、臘、蜜、蔥爆等烹飪技術(shù),無不是繁盛于兩宋。

      我曾讀過一篇談?wù)撝形鞣斤嬍车奈恼?,那位看不出性別、看不出國籍的作者,用一種傾向性的筆墨渲染西餐。作者對中餐館的喧嚷嘈雜、劃拳行令的吵鬧十分反感,其實中餐也有雅致的一面,比如鄭板橋的妙聯(lián):“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边€有孔子曾講:“食不言,寢不語。”嘴里嚼著東西時不要說話,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就按時睡覺,不要發(fā)出聲音吵到別人。雖然吃的是糙米飯,蔬菜湯,也一定要先祭拜天地諸神,就像齋戒那樣恭敬嚴(yán)肅,心懷虔誠。就連席子擺放不端正,都不能坐。在舉鄉(xiāng)飲酒行禮后,要等老人起身,先行出去,自己才能出去。這些都是孔子倡導(dǎo)的禮儀,他講求的禮儀與西餐的要求十分相似。比如吃西餐要求坐姿好,身體端正,手肘不能放上桌面,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方便使用餐具為宜。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可隨意移動,將餐巾輕輕放在腿上。使用刀叉進(jìn)食時,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排放在盤中。不用刀時,也可用右手持叉,但需要做手勢時,就應(yīng)放下刀叉,不可手執(zhí)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能一手握刀,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更不可一手端著酒杯,一手用叉取菜。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咀嚼時不能說話,更不能發(fā)出聲來,以此來表現(xiàn)用餐者的教養(yǎng)和禮貌。中餐也有類似的講究,比如不能拿筷子指人,更不可用筷子打人。夾菜時只能從外往內(nèi),從上往下,不可掏底翻攪,甚至是穿過客人的手臂,越界搛菜。

      當(dāng)然,中餐與西餐自然會有不同之處,畢竟是兩種文化之下的產(chǎn)物。比如中餐用圓桌,西餐用方桌,一圓一方,包含不同的民族習(xí)俗。中國人到餐館吃飯是一種重要的社交行為,不管是請客的,還是被請的,都不把自己當(dāng)外人,吃喝玩樂非常隨意。大伙聚在一塊圖的就是這個熱鬧,如果像個啞巴一樣,那飯會吃得沒有一點樂趣,顯得不夠熱情。

      做東的人忙前跑后,召集大家,圍滿一桌,談天說地,推心置腹,這是最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吃飯次數(shù)和喝酒多少,成了衡量交情深淺的重要依據(jù),為此熱鬧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事情。而西餐廳雖然也是交際場合,但極少呼朋喚友,興師動眾,一般都是一家人小范圍用餐,甚至是一對一交流。西式分餐與中式共餐也有差別,中餐主人要謙讓,給客人夾菜、勸酒,不?;?;而西餐各負(fù)其責(zé),互不相擾。兩者的內(nèi)部環(huán)境也完全不同,與明亮耀眼的中餐廳相比,西餐廳總是燈光暗淡如昏黃的燭臺,一張方桌寬不過一米左右,對面客人伸手可及。交談時四目相對,真摯專一。不說在公共場合,就是在家里,他們也同樣講究用餐儀式,安靜專注。在他們眼里,一張餐桌足可體現(xiàn)一個家庭的品位和教養(yǎng)。

      如果按照用西餐的方式來進(jìn)食中餐,那就會讓人吃得約束拘謹(jǐn),找不到歡快的感受,就算擺上了滿桌的美味佳肴,食用者也會感到味同嚼蠟,毫無興致。

      美食的詩意

      個性總是存在于差異之間,飲食文化的核心并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吃的感覺、吃的方式與方法。在吃飽之外,飲食成了一種社會活動行為。不管是珍饈佳肴,還是粗茶淡飯,一旦進(jìn)入腸胃之后,食物就變成了生物學(xué)和營養(yǎng)學(xué)的問題,而那個過程終將成為念念不忘的記憶。

      西方人對健康飲食的要求重在量化,他們在菜單上會標(biāo)明哪樣菜含多少卡路里。他們的廚房更像一間工廠,配有很多標(biāo)準(zhǔn)設(shè)備,有很多計量、溫度、時間的控制。廚房的布局也是按流程設(shè)計,像機器操作,不講究個性,一切都是標(biāo)準(zhǔn)化、程序化。而中餐的廚房就大不相同,推門進(jìn)去,火光沖天,廚師排列成行,在旺火的灶臺前運鏟揮勺,居于一旁的是擺滿各種調(diào)料的灶臺,哪個該放,哪個不該放,具體放多少,全憑廚師的經(jīng)驗和感覺。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種沉潛在骨子里的廚藝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結(jié)果。正因為沒有呆板的標(biāo)準(zhǔn),沒有約束的程序,才讓中餐在自由揮灑中迸發(fā)出強大的生命,讓每一道菜常吃常新。

      與模式化的西式餐飲相比,大雅大俗的中國飲食有著濃厚的煙火氣息。它既是登堂入室的陽春白雪,又是煙熏火燎的下里巴人。人們說喜歡怎樣的飯菜,就會有怎樣的性格。同樣一頓飯,既能吃出紳士般的翩翩風(fēng)雅,也可以吃出地動山搖的熱血情懷。

      在那個饑饉纏繞、渴望美食的年代,閱讀《水滸傳》無疑是人生一大快事。最大的夢想就是此生能享受一回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人生豪情。肉是美食家津津樂道的食物、酒能興奮,肉能安撫,兩者互為愛戀。民以食為天,衡量幸福生活的標(biāo)尺起點就是美食。梁山好漢最顯著的生活特色就是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這種場景常常被山上好漢用來標(biāo)榜生活的美好,以此來吸引山下各路英雄豪杰。

      第十一回,王倫勸楊志入伙以扼制林沖時說:“不如只就小寨歇馬,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漢?!?/p>

      第十四回寫吳用到石碣村游說阮家兄弟“撞籌”時,阮小五說起梁山王倫那伙人“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繡綿,成甕吃酒,大塊吃肉”時,表現(xiàn)出一副垂涎三尺的口吻。

      有人做過統(tǒng)計,《水滸傳》一百二十回中有一百一十四回寫到喝酒,八十三回寫到吃肉,“肉”字出現(xiàn)了三百六十八次。如此集中描寫酒肉的作品,恐怕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作品中找不到第二部。

      作者在書中對酒肉大段描寫,并不是想讓吃不到酒肉的人心生羨慕,而是把酒肉作為一種精神,一種象征,讓身處傳統(tǒng)束縛中的人們向往那種無拘無束、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情。吃是生活的美學(xué),也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即使在我們這個衣食無憂的年代,看到那種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酒肉情節(jié),心中也會為之舒坦,暗生波瀾。

      繞開《水滸傳》中的酒肉好漢,從《紅樓夢》的描述中進(jìn)入另一種情境,看到卻是別樣圖景。賈府那種精美、典雅、高貴的日常飲食是稀有物品,那是貴族家居生活的重要部分。賈府上下有嚴(yán)格的飲食規(guī)矩和禮儀講究,表現(xiàn)了封建文化的等級制度和飲食秩序。比如飲食過程講究吟詩作對,追求風(fēng)雅,不能有低級粗俗的表現(xiàn)。

      《紅樓夢》中關(guān)于飲食的描寫共有二十二回,有趣的是這些飲食描寫都以建筑為依托,從而更加生動地再現(xiàn)了賈府的生活主題。比如第十七至十八回的“榮國府歸省慶元宵”,第四十一回的“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都是將飲食和建筑上升為主體,紅樓飲食成為庭院生活的中心內(nèi)容,以至于出現(xiàn)為飲食而飲食、以飲食而炫耀地位的趨向。

      《紅樓夢》中的飲食十分講究,烹飪精致,只要從名字上就能看到。全書出現(xiàn)的各類飲食有一百五十種之多,真可謂是鐘鳴鼎食之家,其中包括主食、副食、羹湯、小吃、點心、水果等。

      不知是作者的想象,還是現(xiàn)實的描摹,賈寶玉愛吃的東西竟然是胭脂。胭脂是女人的化妝用品,以現(xiàn)在的胭脂來看,含有化學(xué)成分,絕對不可食用。但古代的胭脂大都用蜂蜜加玫瑰熬制而成,可以食用,此處應(yīng)該沒有夸張的筆墨。賈寶玉聞到女子身上的香氣,就想去吃女孩子嘴唇上的胭脂,這既合乎寶玉的性格,又體現(xiàn)出作者奇特的想象。第二十四回寫到,賈寶玉距離鴛鴦很近,聞到鴛鴦身上的胭脂味,說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賞我吃了罷?!笨梢娰Z寶玉對于胭脂的喜愛到了何種癡狂的程度。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一節(jié),是全書的高潮部分,齊集十二釵,大觀園的歡樂達(dá)到頂峰。嚴(yán)冬行樂,一群大紅斗篷映著渺渺茫茫的大雪,轟轟烈烈的新年,正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書中出現(xiàn)的菜單里除小菜之外,皆是熱性進(jìn)補之物。早飯擺出來,頭一道菜是牛乳蒸羊羔,賈母說這是老年人的藥,沒見天日的東西,小孩子吃不得??磥碜萄a性很強。羊羔應(yīng)該是落了草的小羊,賈母說“沒見天日的東西”是指羊胎。以前人家食鹿,有鹿胎鹿羔之分,鹿胎是還沒出世的。用牛奶來蒸羊肉,不知會不會腥膻膩人。比如王夫人,更年期婦女因為激素不調(diào),好犯胸悶惡心,所以老吃齋;比如賈母,到老來反而喜歡熟爛甜膩、肥甘可口的爛腸之食。人世忽如寄,壽無金石固。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漸漸日薄西山,更明白及時行樂的必要性。

      紅稻米粥,不知是否“御田胭脂米”煮成。鳳姐是小產(chǎn)引起的病,只能吃些清淡滋補的食物。全書里賈母最疼的其實還是寶黛,精致菜肴都想著他們,從小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的賈府幼苗賈蘭,雖然平時老太太也頗疼愛,不過是送一碗平平常常的肉。雞髓筍只有名字,不知做法如何,風(fēng)腌果子貍比風(fēng)雞的高級程度,簡直是封疆大吏比之七品芝麻官。只是林妹妹的腸胃和神經(jīng),是否能受得了生猛野味……

      一部紅樓夢吃到這里,其實已經(jīng)曲終筵散。再往下各尋因果,各奔前程,遠(yuǎn)嫁的遠(yuǎn)嫁,凋零的凋零。榮華富貴轟然倒塌,縱有寥落歌舞,也盡是強顏歡笑。癡纏的抱恨而終,看破的青燈古佛,錦衣玉食抵不過大江東去。

      再看描寫真實世情的《金瓶梅》,運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暴發(fā)戶之家與平民百姓的飲食生活,被讀者稱為研究明朝飲食文化的好樣本。書中第三十四回,西門慶與應(yīng)伯爵吃的是一頓便餐:四碟蘋果、泰州鴨蛋、遼東金蝦、香噴噴的燒骨、干蒸劈曬雞。第二道為燒鴨、水晶豬蹄、豬肉、腰子,以及一條蒸魚,入口即化,骨刺皆香。

      一頓兩人便餐就如此奢華、如此鋪張,大規(guī)模的宴請就更不言而喻了。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葡萄架下小憩,下人們送來了下酒菜:“一槅是糟鵝胗掌,一槅是一封書臘肉絲,一槅是木樨銀魚鲊,一槅是劈曬雛雞脯翅兒,一槅是鮮蓮子兒,一槅新核桃穰兒,一槅鮮菱角,一槅鮮荸薺?!?/p>

      如此豪華的下酒小菜,就算放到今天也稱得上盛宴。《金瓶梅》從飲食的描述中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足見明朝晚期的暴發(fā)戶和官員們,他們的生活是多么奢侈無度。

      美食的追懷

      詩酒是美食的翅膀,在歷史的天空中飛翔。蘇軾的《豬肉頌》,李白的《將進(jìn)酒》,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范仲淹的《江上漁者》,陸游的《游山西村》,白居易的《憶江南》,那都是對美食、美酒的深情禮贊。

      對于遷徙者來說,南北流動,味蕾移情,川菜到了廣州,粵菜到了北京,湘菜到了上海,美食的想象正在刷新下一代的記憶。

      萬變不離其宗的中國飲食,在不斷繼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它的步履從未停滯,所謂的“家鄉(xiāng)風(fēng)味”更多地留存于心底,珍藏在記憶中。飲食隨著人的流動而流動,隨著地域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流動與變遷呈現(xiàn)出紛繁蕪雜的表象,常常讓人把他鄉(xiāng)認(rèn)作故鄉(xiāng)。

      所謂的家鄉(xiāng)風(fēng)味在許多人的記憶中時而定格,時而混雜想象,處于變化流動的潛在層面,在家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之間交替閃現(xiàn)。家鄉(xiāng)風(fēng)味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變換著自己的“臉譜”,隨時注入新的元素,隨時依據(jù)人們的需求調(diào)換口味。

      飲食話語在不同場合中扮演的角色與表述的內(nèi)容、意義完全不同。很多時候,“家鄉(xiāng)風(fēng)味”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情感和理智、記憶與想象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出現(xiàn)在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也可能發(fā)生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環(huán)境的同一個人身上,甚至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個人同一場合、同一時間、同一地域環(huán)境中。即便如此,人們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對這一特殊味覺的體驗、記憶、回味與想象。

      魯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就說過他對“家鄉(xiāng)風(fēng)味”的味覺體驗:“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菱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唯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留存。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濒斞笇簳r故鄉(xiāng)飲食的復(fù)雜情感,對很多人而言,都非常熟悉。我們在保留了對家鄉(xiāng)風(fēng)味的味覺和情感記憶的同時,卻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想象。而且正是這種想象的豐富與多變讓家鄉(xiāng)風(fēng)味始終處于流動和變化之中。遙隔多年,母親已故,在心里,媽媽的廚藝和家鄉(xiāng)的風(fēng)味總是最美好的。假如歲月重回,一旦嘗到,那份美好將永遠(yuǎn)消失,所以有些美好只適宜珍藏,只適合想象。

      從張岱的《食蟹》,李漁的《飲饌部》,到袁枚的《隨園食單》,再到《孔乙己》的茴香豆、老北京的豆汁兒,無不飄散著文人的風(fēng)味。那些食物并非為充饑而飽食,而是情感的需要。家鄉(xiāng)風(fēng)味的內(nèi)涵及外延也是在這種自我和他者相互、多重的想象中得以調(diào)適、形成。兩個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走到一起,在飲食特別是各自的家鄉(xiāng)風(fēng)味上,他們都會對彼此存有想象。人們在生活中,常常習(xí)慣從身份來想象其對應(yīng)的飲食,并嘗試從飲食來認(rèn)同和強化其身份。將家鄉(xiāng)風(fēng)味作為一個切入點,我們可以看到其間“想象”的多重性和復(fù)雜性,這里既有你對自己的想象,還包括你對別人的想象和別人對別人的想象。

      飛機、高鐵讓人們的腿腳變長,在遷徙日趨頻繁的生活中,家鄉(xiāng)風(fēng)味在人們的記憶和想象中始終處于流動狀態(tài)。人們外出就餐或者在家做飯,都會對各地風(fēng)味飲食存在偏好,在餐飲市場上,各種標(biāo)簽式的風(fēng)味印象與風(fēng)味餐館在現(xiàn)代化的都市出現(xiàn)并彌散開來?!氨本┛绝啞薄八拇ɑ疱仭薄疤m州拉面”“武漢熱干面”“長沙臭豆腐”“哈爾濱紅腸”“桂林米粉”“沙縣米線”……類似的風(fēng)味飲食五花八門,讓人應(yīng)接不暇。這些風(fēng)味飲食以特有的形式同時出現(xiàn)在某一城市或某一街區(qū),發(fā)揮其復(fù)雜而多重的作用和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包容并蓄的城市接納了各種各樣的飲食,這些風(fēng)味飲食已經(jīng)成為一些地區(qū)飲食文化的象征符號,保持著某一地域的生活文化信息,為人們對這個地域的認(rèn)知和想象提供了無限可能。

      如詩如畫的美食難以抵擋,連武林高手也控制不住欲望。金庸筆下的郭靖和黃蓉這對小情侶初遇北丐洪七公,黃蓉為了讓洪七公給郭靖傳授武功,以美食來誘惑他,先用一只叫花雞投其所好,接著燒幾樣拿手好菜引他“食指大動”。這幾樣菜分別是:四色炙肉條,名為“玉笛誰家聽落梅”;一碗用斑鳩肉、櫻桃、筍丁、豆腐做的名曰“二十四橋明月夜”。尤其是這“二十四橋明月夜”:先把一只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裝入孔內(nèi),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全部到了豆腐中。洪七公一嘗,自然大為傾倒,看來連英雄也難過美食關(guān)……

      在追求健康美食的時代,人們期待遇見一種清爽好味,讓食物素顏而美,讓身心因食而愈。輕盈的食材,輕松的烹飪,清淡的味道,輕健的身體,輕快的生活。這些看似輕松的生活方式,卻鮮有人愿意嘗試,因為濃郁的美味無處不在,誘惑著人們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放縱自己的舌尖味蕾。每一個善待自己的人都是妙手巧廚,用心操持生活和美食,帶著一顆成熟滾燙的心去探索美食的奧妙,讓儲存美食的腸胃永遠(yuǎn)年輕。

      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睂τ谝粋€廚師來說,不辜負(fù)每一種食材,不辜負(fù)每一刻的自己,不敷衍每一道工序,抱著敬畏之心致敬傳統(tǒng),才能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珍饈佳饌。

      多年前,我在南粵一個以荷花馳名的小鎮(zhèn)參加活動,那個蓮湖之畔的酒店,頗具匠心的廚師燒出一桌以蓮荷命名的菜肴,碧荷白藕,如藍(lán)田種玉,那些菜品究竟是啥味兒,我一樣也沒能記住,唯獨壓軸的一道菜讓人過目難忘,久久凝視。

      那是一座以紅燒豬大排搭建的鵲橋,蓮子為柱,蓮藕為廊,橋下有潺潺流水,水上有荷葉船篷。碩大的菜盤里,一橋飛架。一頭站著一個用白蘿卜雕刻的男子,一頭站著一個用紅蘿卜雕刻的女子,那男子叫白衣秀士,女子叫紅顏知己。接著還有絕佳的景物烘托,女子所站的橋頭立著一株青瓜鏤刻的垂柳,微風(fēng)吹拂,柳絲依依,最讓人拍手驚嘆的是,那纖瘦的柳梢上竟然還高懸一輪明月。雖然知道那是一顆冰鎮(zhèn)荔枝,但是烘云托月手法,將這道菜的意味推向了極致。

      這些年,我走遍大江南北,嘗過難以計數(shù)的大小宴席,可如此生動傳神、想象豐富的菜品還是第一次遇見。直至席畢人散,大家竟然都沒有動過筷子,除了用手機橫掃拍攝之外,誰都不忍下手去破壞這般美好的人世,去切斷一生一世的情緣。

      中國飲食如一瀉千里的浩瀚長河,在華夏大地上奔騰流淌。在水波里回想人間美食,深邃遼闊,無邊無際。在文化的滋養(yǎng),在風(fēng)土人情的守護(hù)中,產(chǎn)生了無數(shù)的傳說和故事,涌現(xiàn)了眾多的超級大廚和隔空聞香的美食家,讓獨特的飲食風(fēng)情成為有顏色、有呼吸、有溫度的古老遺存。

      中國美食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不懈努力中,呈現(xiàn)出廣博的地理民俗,連接著浪漫多姿的文化記憶,在血脈一般悠長的歷史進(jìn)程中,萌生出民族的智慧和美好的想象。在中國,飲食不僅是果腹充饑的一日三餐,更是千古不絕的傳世美學(xué)。

      責(zé)任編輯:胡汀潞

      猜你喜歡
      美食想象飲食
      快樂的想象
      春節(jié)飲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0:48
      飲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細(xì)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dá)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何為清淡飲食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4
      讀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美食大作戰(zhàn)
      兒童繪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38:01
      美食
      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 23:29:55
      健康飲食
      庆安县| 环江| 上思县| 水富县| 新乡市| 集安市| 资阳市| 汕尾市| 托克逊县| 武清区| 通州区| 阿克苏市| 天峻县| 鄢陵县| 会泽县| 浦江县| 安溪县| 湟源县| 锦州市| 泸西县| 鸡东县| 石景山区| 噶尔县| 蒲城县| 额尔古纳市| 曲靖市| 射阳县| 洛阳市| 隆化县| 什邡市| 获嘉县| 林芝县| 海城市| 东光县| 建瓯市| 方城县| 岳西县| 兴城市| 香港 | 甘洛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