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內容摘要:“中”是河南方言中的一個特色詞,且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爸小痹诤幽戏窖岳锏脑捳Z分布為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單獨使用或連用。“中”的交際功能可分為積極的應對功能:應允和轉接;以及消極的應對功能:讓步和反對。
關鍵詞:河南方言 “中” 話語分布 交際功能
河南方言隸屬于北方方言,又被稱為“中原官話”,有自己獨具魅力的方言特色。在極具多樣性的河南方言的詞匯語料中,“中”被使用的較為廣泛,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較多。關于河南方言詞“中”的研究,有涉及其地理分布成因、文化由來考辨和語法意義探析等方面。本文將以河南方言電影《雞犬不寧》中包含“中”的對話為語料,對其在句子里的話語分布和交際功能進行探究。在探討“中”的交際功能之前,本文將先介紹“中”話語分布的相關情況。
一.河南方言詞“中”的話語分布
1.首先,在一組對話里,“中”可位于應答語的句首或中間位置,具體使用位置情況要根據對話內容和語境作判斷。此時,“中”作形容詞表肯定回答,意為:行、好、嗯、可以[1]。如:
(1)A:來吧,大師兄,二師兄,今天是咱拜師25周年,咱敬師傅一杯,來。B:中,師傅,敬你一杯。C:來,師傅。
(2)A:你不用擔心,那錢俺借給你。
B:哪能從你那兒拿啊,至少也不能全從你那兒拿。
A:你不用擔心,那俺讓馬三回家了,中,俺走了。
(3)A:我這身子骨兒不減當年,要不我給你當面翻個跟頭叫你看看。B:中,你翻個我看看。A:咱翻就翻。
2.“中”也可用在句尾,一般幫助解釋說明事件可行性。此時,“中”作形容詞表認可的態(tài)度,意為:行、好;“不中”表否認的意思,意為:不可、不好。如:
(4)A:你看現(xiàn)在我是一個人,這出去旅游,一個人不是也沒啥意思嘛。B:那我陪著你唄。A:哎——那也中。
(5)A:那咱倆把錢挖出來唄。B:咱倆拿啥挖?
A:拿鐵鍬唄。B:鐵鍬不中。
(6)A:你下午出去了?我下午去照相館,門鎖著呢。
B:我去買膠卷了。A:你看,一個人還是不中。
3.有時,“中”也會被獨立使用,其后面沒有接續(xù)句。此時,“中”的詞性為形容詞,意為肯定回答,表明說話人性格干凈利落;或連說好幾個“中”,表明對話的語氣連貫,連說“中”的情況在對話中常常出現(xiàn),且說話人通常說得比較快。如:
(7)A:今兒我高興,你跟她說,我專門給她唱一段。B:中。
(8)A:賣我一條狗,就那條黑狗,多少錢?
B:一千。A:咋恁貴,那中,中,中。
(9)A:我想找一個跟我能合得來的,能說說話不是,能一塊兒過日子,能照顧照顧我的。B:中,中,中。
從以上語料,可看出河南方言詞“中”在日常對話中的話語分布和其語用規(guī)律?!爸小笨晌挥趹鹫Z的句首或中間位置,也可用在句尾,“中”還可以被獨立使用,或者連說好幾個“中”。從“中”在句子里運用的靈活性,可看出其對句義表達的輔助作用。但“中”的使用并不隨意,即便有時不受句法結構的限制,但卻因其影響對話上下文聯(lián)系的密切度,不能被隨意刪減[2]。由此發(fā)現(xiàn),“中”的話語分布事實上依然是有一定規(guī)律存在的。
基于以上對“中”話語分布的了解,下面將對其交際功能進行重點分析,并在分析過程中對“中”交際功能與其話語分布存在的相關性作進一步探討。
二.河南方言詞“中”的交際功能
在日常對話里,河南方言詞“中”頻繁出現(xiàn)。河南地處中原,河南人深受古老中原文化的影響,以“中”為美,世代傳承,所以“中”往往在不經意間被河南人脫口而出,用以完成一個完整的對話??梢?,“中”的存在對河南人民來講有一種使用的習慣性和規(guī)律性。
(一)“中”的積極應對功能
若“中”表肯定回答,有表示“成、行、好”的含義[3]。此時,在整個交際過程里“中”始終代表一種積極應對的情態(tài),說話人在對聽話人表示認可。這時,“中”話語分布的位置不受限制,比較自由,既可出現(xiàn)在句首、句中和句尾,也可單用或連用。這里談到“中”的積極應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應允功能
應允表示聽話人對說話人的提議持認可、贊同、支持和鼓勵的態(tài)度[1],一般在一組對話中連說三個“中”,且“中”主要位于句首或句尾。此時,整個對話進程比較順利,且較為容易促進雙方完成對話。如:
(10)A:干脆啊,咱集體合個影吧。
B:中,中,中,來吧,合個影。
(11)A:我要在這兒唱,你把我名字寫前頭。
B:你也愿意在這兒唱戲啊,中啊!
(12)A:馬三,我問你個事兒,你媳婦跟我說,你師傅想找個伴兒,真的假的?B:真的呀。
A:我問了,都不合適,你看你嬸兒咋樣?B:我哪個嬸兒啊?
A:我唄,我也想找個伴。B:中,中,中。
以上語料中,可發(fā)現(xiàn)A對B提建議、要求、吩咐,B使用“中”表示對A的同意、接受、認可。B的回答直接營造出十分和諧的對話氛圍,對話雙方都從心理上感到滿意?!爸小币部捎闷渌隙ㄔ~來替換,如:成、行、好等,但實際對話效果沒有使用“中”更能活躍氣氛,使語氣更為生動。
2.轉接功能
轉接包括轉換和結束話題[2],一般在一組對話中,聽話人如果認為目前話題已經完結,則會以“中”標識話題終止,以便引出新話題,展開對話。此時,“中”一般位于句中。如:
(13)A:恁媽有沒有當著你的面提過別的男的?
B:沒有。A:那中,你上課去吧。
例(13)中,顯然B的回答很明確,此時,A完全沒必要繼續(xù)當前話題,便以“中”了結上一個對話,接著展開其他話題。
(二)“中”的消極應對功能
在某些消極的語境下,“中”還表示退讓、諷刺、禮貌、否定的交際意圖。此時,“中”代表一種消極應對的情態(tài),其出現(xiàn)只為交際目的達成而勉強完成整個尷尬的對話[1]。一般“中”表消極態(tài)度時在表達上多以疑問形式出現(xiàn)且伴隨消極的說話語氣。此時,“中”所處的位置一般在句中或句尾。這里談到“中”的消極應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讓步功能
讓步表示一種婉轉的應對手段,應答者為使對話完整進行,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迂回答復,而不直接批駁[2]。此時,“中”可能以“中不中”、“中了吧”或“中吧”的疑問形式出現(xiàn)在句尾表讓步,這里有關“中”的疑問形式一般伴隨有一種妥協(xié)和讓步的語調。如:
(14)A:你們這些賣狗的凈不說實話,都說是低價,這狗的利潤啊,我可知道,開個實價吧。
B:看這兒,看這兒,二百?看這兒,看這兒,一百?五十,五十,中了吧?
(15)A:你看它跟一般的狗一樣嗎?它會捉螞蚱,這狗。
B:那妥了,啥也不說了,不說了,中不中?
以上兩例中,B對A的表述即便不滿,但礙于面子或為了促成目標,不得不做出退讓,使對話得以繼續(xù)進行?!爸小痹趯υ捓锏淖尣揭绕渌麡O詞用得更委婉,如換作“行、可以”,在句中會讓聽話人感覺不耐煩,不利于完成對話。
2.反對功能
反對即直接反駁對方,不帶有修飾維護性的表達,明確拒絕或指責對方,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觀點[4]。這對雙方繼續(xù)維持對話較為不利,會造成對話難以進行下去,甚至直接給對話人造成心理上的沖擊,同時也會使對方面子不保。此時,“中”往往以“中不中”這樣的疑問形式出現(xiàn)在句中或句尾,并伴隨有說話人生氣和不耐煩的語調。如:
(16)A:雞湯涼了就不好喝了。(已多次提醒對方喝雞湯)
B:我剛才不是說了,你先吃,我在屋里休息一會兒,中不中啊。
(17)A:哎,等會兒,等會兒,換個姿勢啊,站住,別動,別動,別動,中不中?(已多次強調別動)B:好,好,好,別動。
以上兩例中,A和B的意愿不一致,當其中一方不順從另一方時,“中”的疑問形式“中不中”便以消極應對的情態(tài)出現(xiàn),并伴隨生氣反對的語調。在這種較為消極的情境下,“中不中”便意為:“可以吧、不行嗎”。當然,“中不中”不僅表反對,還有出于尊重對方表試探性地詢問,這需結合對話情景中雙方的語氣和立場作出判斷。
本文主要以河南方言電影《雞犬不寧》里含“中”的對話為語料,展開對河南方言詞“中”的話語分布和其交際功能的探究,揭示了“中”在河南方言中關鍵的交際作用?!爸小痹诤幽先巳粘=涣髦锌诳谙鄠?,展現(xiàn)了河南人口語交際的智慧和人際交往的情商。通過對這些語料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在河南方言研究中有極大的研究價值,這不僅是河南人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結晶,也反映出河南博大的地域文化和河南人濃厚的感情色彩。
參考文獻
[1]馬世博,汗克孜·卡力.河南新密方言“中”的主觀性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9(3):56-58.
[2]曹玉.河南方言詞“中”的話語功能[J].教育教學論壇,2020(21):109-110.
[3]謝玉紅.河南方言“中”字語法化的語用文化動因[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8(4):104-108.
[4]賈田田,曾賢模.駐馬店方言詞“中”的消極應對功能探析[J].西部學刊,2019(102):132-134.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