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斌 劉關軍
2020年,松滋市實驗小學黨總支圍繞創(chuàng)建“清音嘹亮”黨建品牌,傳承弘揚“上清”精神,初心起航,黨建領航,以清明政風凸顯“生態(tài)美”,以清凈校風實現(xiàn)“學校美”,以清正師風踐行“教師美”,以清新學風孕育“學生美”,以清和家風弘揚“家庭美”,學校黨建品牌項目被松滋市委組織部通報表揚。
定準主音,紅色領航,奏響初心曲
紅心強基,鍛造“大熔爐”。學校出臺《黨政工作規(guī)則》,形成“規(guī)則第一、校長第二,贏在中層、成在過程,彼此看見、相互成全”的組織文化。組織干部公開競崗大會,堅持人員就近、學科相同、級組一致的原則,組建“功能型”黨小組,提升行動力,贏得中樞動力。組織管理進階研修營,以目標聚焦一線,以賦能贏在中層,讓行政干部坐著思考、走著管理、跑著服務。
連心聚力,厚植“營養(yǎng)土”。持續(xù)推進在職黨員“雙報到”,開展疫情防控,認領服務事項,解決民生難題。推進精準扶貧入戶走訪,種好政治“責任田”,種好黨性修養(yǎng)“標桿田”,種好干部鍛煉成長“豐產田”,種好為民服務“良心田”。針對“疫情綜合征”等問題,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貼近群眾需求,開展“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用閱讀充實假期,讓陽光照進心靈。
靜心清風,構建“防火墻”。樹立“固本扶正”好榜樣,深入開展“致敬逆行者,上好‘戰(zhàn)疫’課”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做到以典型宣傳明確目標,以事跡宣講營造氛圍,以模范學習弘揚榜樣,以多維宣傳引領導向。健全“發(fā)汗解表”問責制,發(fā)布《師德師風一票否決清單》,專題學習《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全面推動廉政文化進校園、進班級、進頭腦,“清廉學?!苯ㄔO經驗在全市交流。
找準重音,蓬勃向上,奏響使命曲
打通學校成長“快車道”。學校全盤規(guī)劃“十四五”,追根溯源,厘清“從哪里來”;舉旗定向,規(guī)劃“向何處去”;建構課程,錨定“特色發(fā)展”,出臺“新教育實驗”總體方案,制定“新教師成長計劃”實施方案、“新生命教育計劃”實施方案、“新教學改革計劃”實施方案,架構起新教育實驗“四梁八柱”。完成城南校區(qū)與本部的完全整合,實現(xiàn)學校并入、人員加入、發(fā)展融入。集團化辦學的示范校區(qū)、服務新市民的供給特區(qū)、實驗新教育的教改新區(qū)的辦學定位正在引起共鳴。
疏通教師生長“微循環(huán)”。學校實施頭雁領航行動、雛雁振翅行動、成雁展翅行動、名雁飛翔行動、群雁奮飛行動,制定《骨干名師培養(yǎng)管理辦法》《首席班主任培養(yǎng)方案》《青年教師專業(yè)量化考評辦法》《新進教師成長年度工作清單》,舉行新教師成長名師工作室啟動儀式,共讀新教師成長行動宣言,吹響新教師成長集結號。學校變革談心談話制度,抓“特別時間”泡好“暖心茶”,抓“特別榜樣”泡好“動力茶”,抓“特別人物”泡好“思想茶”,6位教師被確定為發(fā)展對象、8位教師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
暢通情趣滋長“主動脈”。健全“專業(yè)型”“情趣型”“自管型”三類教師自組織,舉行青藍結對儀式,組建“夜讀名著”教師群,常態(tài)化開展“共讀一本書,共寫一篇文”活動。共讀教育書籍,共寫教育隨筆,共話教育甘苦,共建心靈世界,讓黨員教師尋找到“心靈伴侶”,生發(fā)出“精神慰藉”,2020年全市名師骨干申報評選表彰碩果累累。開展情趣社團活動,建好“上清書吧”,組織離退休教師主題黨日活動,潛移默化影響教師成長。
瞄準強音,教海揚帆,奏響奮進曲
建立教研突擊隊,勇做課改急先鋒。找準黨建工作的“賦能點”,厘清黨建工作的“賦能序”,探究黨建工作的“賦能法”。疫情期間,學校承擔全市一至三年級網課教學及部分小學科網上教學任務,114天,9個直播小組,51名教師,27名黨員干部為全市58所小學研磨、錄制、審核、發(fā)布優(yōu)質課例482節(jié),保量保質;114天,2位黨員教師主動請纓,為全校56個班級提供校本課程32節(jié),贊聲一片;114天,114位專任教師為全校3167名學生提供在線答疑7000多場次,在線批改作業(yè)超過40萬人次,家校一體;114天,近百名教職員工三度為遍布全市的3167名學生發(fā)放教材教輔資料,無一差錯。線上智管、課堂智播、課程智創(chuàng)、家長智援,主動突破了天花板,拓寬了教育的長寬高,學校開學第一課、線上教學典型經驗被廣泛傳播。
建設德育責任區(qū),甘做育人鋪路石。疫情期間,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全面推進“德育微疏導”“智育微教學”“體育微鍛煉”“美育微展示”“勞技微實踐”等五“育”行動,把客廳、臥室、廚房變成課堂,把疫情、經歷、生活變成課程。三(2)班李霄然3天手繪援鄂醫(yī)療隊“全家福”,被《農村新報》《荊州日報》點贊。六(5)班學生楊世棟的調查報告在《小學生天地》發(fā)表并廣為轉載。組建“新父母學校”,開發(fā)家校共育課程,堅持每周一課,實施每月一事,何瓊嬌老師在荊州市少先隊輔導員素養(yǎng)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建設“紅領巾學院”,開展“唱紅歌、頌祖國”活動,組織“紅領巾”尋訪“火焰藍”行動,開展少代會大隊委競選,選樹向上、向善、向美、向清、向黨的“上清好少年”,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帶隊建,五(2)班學生彭子煌、吳蕭何拾金不昧,被“人民法治網”點贊。
建成服務示范崗,爭做師生知心人。圍繞“尊重生命、關注生活、實現(xiàn)生長”的“三生”目標,以課程牽動、課堂撬動、課題引領為策略,開展“名師風”“骨干秀”“青年賽”三課系列活動,“三課一體”提升教育質量 ,“三生”合力生態(tài)發(fā)展。繼續(xù)實施送教下鄉(xiāng)、進城訪學項目,2020年下半年,送教下鄉(xiāng)24場次,開展課例研究48節(jié)次,接待跟崗干部35人次,接待長江大學實習生11人次。組建新教育行動聯(lián)盟,舉辦“一片新”教育講壇。突出“融力”,構筑“紅色強磁場”;突出“融匯”,構筑“紅色聚合體”;突出“融智”,構筑“紅色朋友圈”;突出“融情”,構筑“紅色播種機”。
松滋市實驗小學緊扣主題、主線、主業(yè),在“上清”精神的傳承弘揚中,讓黨建品牌熠熠生輝,以黨建質量提升教育質量,以黨建品牌豐富教育品牌。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