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xù)影響,企業(yè)及個人大大提升了對遠程辦公的接受程度。遠程辦公滿足疫情特殊時期復工復產(chǎn)的客觀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危機時刻”部門、企業(yè)甚至社會安全、持續(xù)地運轉。本文梳理了遠程辦公的相關研究,重點將遠程辦公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系統(tǒng)綜述。
關鍵詞:遠程辦公;工作;家庭沖突
遠程辦公開始進入中國民眾視野是2003年“非典”時期,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為保證社會正常運轉、減少企業(yè)損失,眾多企業(yè)安排員工在家遠程辦公,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的遠程辦公成為大部分企業(yè)的剛需,公眾對遠程辦公的關注一度迎來熱潮。遠程辦公在疫情期間成為企業(yè)復工復產(chǎn)的必然選擇,企業(yè)不得不依靠遠程辦公來盡量減少損失。
一、遠程辦公的定義
遠程辦公(或稱“遠程工作”)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Nilles首次創(chuàng)造了“遠程辦公”這個術語,他認為遠程辦公就是遠離傳統(tǒng)工作場所或在家辦公。Olson(1984)將遠程辦公定義為在傳統(tǒng)工作場所之外工作,并通過電子通信或基于計算機的技術進行交流,早在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和其他工具出現(xiàn)之前,遠程辦公構成了虛擬工作的一種早期形式。Huws(1990)認為遠程辦公可以采取這樣的形式:部分或全部時間在家工作、邊走邊工作、在遠程辦公室工作等等。但把它視為任何單一的、固定的就業(yè)形式是錯誤的。Negroponte(1995)指出大多數(shù)定義的共同點是:第一,辦公室不是唯一可以進行工作的地方;第二,IT是實現(xiàn)辦公的工具,即遠程工作使用電子媒體作為其主要“工具”。根據(jù)前人文獻我們可以總結出遠程辦公是指雇員將其全部或大部分工作與雇主的工作地點分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操作和通信。
二、遠程辦公的研究動態(tài)
梳理遠程辦公相關的文獻,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遠程辦公的未來發(fā)展趨勢、遠程辦公的優(yōu)缺點、遠程辦公對人的影響、遠程辦公對組織的影響等。
(一)遠程辦公對人的影響
遠程辦公對人的影響,又包括遠程辦公對個人、同事以及家庭的影響。
遠程辦公對個人的影響。在一定意義上,遠程辦公正在改變人們對工作和員工二者關系的傳統(tǒng)思考。早期研究重點關注遠程辦公能夠影響員工的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和角色壓力。與非遠程工作者相比較,遠程工作者有更高的工作滿意度、更低的離職傾向以及更小的角色壓力。Johan(2010)的研究表明,遠程工作對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和角色壓力的影響,通過遠程工作者的關系質量起作用;此外遠程工作者的領導-成員關系質量越高,他的工作滿意度就越高、離職傾向也越低。有一些學者將遠程辦公程度作為自變量,研究遠程辦公程度對員工工作滿意度、離職傾向等因素的影響。Golden(2005)的實證研究表明,遠程辦公程度與工作滿意度之間呈倒U型曲線關系。還有研究表明遠程辦公不會影響績效,但是它確實顯著地減少了職業(yè)流動準備和離職意向。
遠程辦公對同事的影響。Johan(2010)指出對于遠程辦公的人來說,如果沒有與他們的管理者進行足夠的面對面交流,這種關系中的情感成分是最難維持的。此外,由于社會隔離對人際關系的累積負面影響隨著遠程辦公的程度增加,這些有害影響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明顯。良好的團隊溝通能夠促進個體與團隊領導、與團隊成員之間建立信任關系。Cooper和Kurland(2002)指出,遠程工作者報告說他們的孤立感增加,與組織的聯(lián)系減少,在辦公室政治中感到“被排除在外”的挫敗感。對電子通信媒體(如電子郵件)的日益依賴可能會限制通常在辦公室與他人發(fā)生的自發(fā)性和互動性。隨著溝通水平的不斷提高,團隊成員之間的了解將會越來越深,而彼此的不一致也會得到加強,反而會引起沖突的發(fā)生。健康的關系涉及物質和情感資源的交換,并且鑒于信息提示的減少和電子媒體的交互性有限,遠程工作者與其他留在辦公室的人不太可能發(fā)生必要情感聯(lián)系,從而使關系惡化。遠程辦公人員由于通過電子媒體進行互動的比例增加,他們與辦公室的隔離感越來越強,而社交互動越有限,可能越會對這些關系產(chǎn)生不利影響。
遠程辦公對家庭的影響。遠程辦公改變了與辦公室的距離,增加了員工在家的時間和機會,也可能擴大了與辦公室以外的人互動的能力,從而提高了某些關系的質量。與此同時,也迫使人們依賴電子通信,并限制了與辦公室里的人的互動,這也擴大了與其他人(如家人)進行豐富互動交流的可能性。在研究工作-家庭的學者中,彈性工作選擇政策被認為是最小化員工工作-家庭沖突的解決方案。Christopher(2014)通過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彈性工作制可以滿足員工履行照料基本家庭需要地責任,例如陪同子女上學、為家庭準備晚餐和做其他家務?;旧?,靈活的工作時間使他們能夠兼顧工作和個人生活,緩解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沖突,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達到一種平衡。遠程辦公也有可能增加工作-家庭沖突。Kossek(2009)指出對于許多員工來說,把工作場所搬到家里可能會傷害員工的家庭生活,造成新的社會困境,特別是如果員工沒有意識到對工作時間、地點和過程的控制,并相信他們有能力勝任工作和家庭的角色。也有學者將工作-家庭沖突作為一個雙向的沖突來研究,包括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發(fā)現(xiàn)遠程辦公的程度對工作-家庭沖突有不同的影響,遠程辦公的程度越高,工作對家庭的沖突越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越高。此外,遠程辦公對工作對家庭沖突的負面影響程度,隨著工作自主性和時間安排的靈活性而變化,家庭規(guī)模也會影響遠程辦公與家庭對工作沖突的正相關關系。
(二)遠程辦公對組織的影響
杜盛楠(2017)指出遠程辦公對組織的積極影響包括提升企業(yè)績效、降低企業(yè)成本、提升企業(yè)服務水平、降低員工流失率、增加員工多種來源。
提升企業(yè)績效。遠程辦公的一大特點就是員工能夠更加靈活地安排工作時間,那么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生產(chǎn)力就會相應地提高,而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的效益。Sandi等(2003)研究指出,通常情況下,遠程辦公被認為是一種企業(yè)福利和個人特權,選擇遠程辦公的員工為了證明自己比在辦公室辦公更優(yōu)越,他們會更努力工作以提升企業(yè)效率。
降低企業(yè)成本。最初遠程辦公的實施就是為了減少通勤的成本和時間。在辦公室辦公需要占用大量的場地、資源,產(chǎn)生較多費用,而遠程辦公就不需要這么多硬件設施和場所,因此可以為企業(yè)節(jié)省很多費用,比如辦公場所的租用、購買與折舊,相關的水電費以及辦公場所的管理、維修費用和日常開銷等;也可以節(jié)省員工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和成本。有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一個可持續(xù)的遠程程序可以使預期基礎設施成本平均減少35%,培訓成本平均下降25%.也有學者指出遠程辦公不僅能夠減少辦公室需要的成本,還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停車成本等其他費用。
提升企業(yè)服務水平。遠程辦公多元化的工作時間、地點組合,可以打破企業(yè)經(jīng)營服務的時間、區(qū)域位置限制,提升企業(yè)服務水準。越來越多的公司提供24小時服務,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行業(yè)。研究發(fā)現(xiàn),跨時區(qū)工作可以更好地改進工作流程,拓展全球業(yè)務,也可以為客戶服務提供更大的便利,現(xiàn)在很多公司都可以提供橫跨世界的辦公服務,比如微軟、甲骨文等。
降低員工流失率。從傳統(tǒng)集中式到遠程辦公方式的轉變,意味著工作條件更加寬松、辦公環(huán)境更加現(xiàn)代和舒適,能夠提供遠程辦公的方式,也說明組織的管理更加人性化,這對提高員工工作滿意度、降低流失率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攜程網(wǎng)做了一項實驗,將260名自愿每周在家工作四天的員工進行為其9個月的追蹤實驗,并與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相比,發(fā)現(xiàn)自愿每周在家工作四天的員工不僅業(yè)績增加12.2%,離職率也下降了50%.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遠程辦公使企業(yè)復工復產(chǎn)成為可能,也提供了很多便利,為很多被隔離在疫情地區(qū)無法返回工作崗位的員工工作提供了工作可能,大大降低了員工的離職率。
增加員工多種來源。遠程辦公的選擇有助于企業(yè)拓寬勞動力來源。由于不太受工作時間、辦公地點的限制,允許員工根據(jù)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工作方式,這對很多需要照顧子女和長輩的人來說,提供了更多的職業(yè)選擇,也為豐富了企業(yè)的勞動力來源。研究發(fā)現(xiàn),遠程工作增加了殘疾人就業(yè)率,吸引了那些需要承擔照顧孩子和老年人的員工。
總體來說,國外對遠程辦公的影響結果與機制探討較為廣泛深入,而國內僅停留在現(xiàn)象分析上,對遠程辦公的優(yōu)缺點、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探討較多,而關系研究較少。
參考文獻:
[1]Huws U,Robinson W B,Robinson S.Telework towards the elusive office[M].John Wiley & Sons,Inc.1990.
[2]Negroponte N P.Being Digital[M].Random House Inc.1995.
[3]Johan Van Der Vlag, Rechien Van't Hof, Karel Van Dam and Pieter W.Postma.The Role of Relationships in Understanding Telecommuter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27(3):319-340.
[4]Golden T D,Veiga J F.The Impact of Extent of Telecommuting on Job Satisfaction:Resolving Inconsistent Finding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 31(2):p.301-318.
[8]Cooper,C.D.,& Kurland, N. B. Telecommuting, professional isolation,and employee development in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23(4),511–532.
[5]Christopher Galea,Inge Houkes,Angelique De Rijk. An insider's point of view: how a system of flexible working hours helps employees to strike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personal lif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4,25(8).
[6]Kossek, E. E., Lautsch, B. A., & Eaton, S. C.”Good teleworking”:under what conditions does teleworking enhance employees’well-being?[J]Technolog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2009,148-173.
[7]杜盛楠,張永軍.遠程辦公:影響、挑戰(zhàn)與策略[J].現(xiàn)代企業(yè),2017(06):14-15.
[8]Sandi,Mann,Lynn,et al.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eleworking: stress,emotions and health[J].New Technology Work & Employment, 2003.
作者簡介:馬曉貝(1994.6-),女,回族,新疆烏魯木齊,碩士研究生,單位:中央民族大學,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