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日期:2021年
導演:許鞍華
編?。和醢矐?/p>
主演:馬思純? 俞飛鴻? 彭于晏? 張鈞甯
出品:上海阿里巴巴影業(yè)有限公司 禾和(上海)影業(yè)有限公司
青島影業(yè)(上海)有限公司
發(fā)行: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禾和(上海)影業(yè)有限公司
故事
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飾)求學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俞飛鴻飾),被梁太太利用,當作誘餌來吸引男人,葛薇龍漸漸沉迷在紙醉金迷中,后來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彭于晏飾)吸引,為了繼續(xù)過聲色犬馬的上流社會生活,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嫁給了喬琪喬,最終淪為姑母梁太太和喬琪喬斂財的工具。結局不言而喻,當葛薇龍失去利用價值時就會被喬琪喬無情地拋棄。
★ 守望理由:
許鞍華三改張愛玲,《第一爐香》威尼斯獲贊
★ 主創(chuàng)推介:
許鞍華:“這一次我更為平和,更為有把握,也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無論是外部環(huán)境還是人物,都力圖突出雙重性、矛盾性,背景是熱帶的、野蠻的、甚至邪惡的,表面又是文明的、帶著光澤的一片祥和景象?!?/p>
守望·焦點
張愛玲最適合影像化的作品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zhàn)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痹凇秲A城之戀》和《半生緣》之后,許鞍華將第三次改編張愛玲的機會留給帶有強烈張愛玲個人風格的《第一爐香》。在這部作品中,張愛玲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國香港這個復雜的場域,中西文化、新舊勢力在其中廝殺,小人物的命運顛簸其中,和許鞍華影像一貫采用的題材頗為貼合。
《沉香屑·第一爐香》1943年發(fā)表于雜志《紫羅蘭》上,是張愛玲從香港回到上海發(fā)表的第一篇小說,張愛玲也借此叩響當時上海文壇,從此在文壇閃耀。但從作品知名度上論短長顯然不只是導演考慮投拍的最主要因素,讀過這部小說的都知道,和早期張愛玲的許多小說相似,《第一爐香》有一個極其電影化的開頭——用一個類似故事敘述人的視角交代一下地點氛圍,轉而敘述人隱身不見,讀者和觀眾的注意力被牽引到故事里面。從此前片方公布的威尼斯版預告也能看出,氤氳的沉香煙霧、愛人的悱惻纏綿、路燈下灑落的雨水、月亮前飄過的云,伴隨著清幽的音樂和獨白,與其說是陳述劇情,不如說是呈現一種氛圍。所以,《第一爐香》的文字經由影像呈現,荒誕、蒼涼、如歌似夢的感覺更加立體直觀,是文學作品影像化的絕佳選擇。
守望·賣點
許鞍華“大” 張愛玲“小”
“張愛玲作為作家是個獨特的存在,她最好的、也是她難改編的地方在于,你往往離不開她的文字和文字營造的氛圍,因為她不是一個情節(jié)為主的作家”,許鞍華曾經在采訪中給出過對改編張愛玲作品難度的客觀評價,但這并不妨礙她對張愛玲的鐘愛。早在1984年,許鞍華就執(zhí)導了電影《傾城之戀》,到1997年,許鞍華執(zhí)導的電影《半生緣》摘得多個獎項。2009年,許鞍華還曾執(zhí)導根據張愛玲同名小說改編、王安憶擔任編劇的舞臺劇《金鎖記》,同為女性創(chuàng)作者,許鞍華和張愛玲都對香港這座城市有著深深的眷戀,也正因如此,許鞍華一次一次回到張愛玲的作品,講述民國亂世中的一段段愛情故事。
按照以往作品來看,許鞍華和張愛玲有很大不同。許鞍華喜歡在電影中拍攝大的社會題材,即使有小情小愛,也是放置在大的社會背景中。而張愛玲是從小處著手的人,連一件衣服都可以細細描繪。熟悉張愛玲作品風格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精美華麗,并且喜歡通過普通的男女關系來描寫人性,而不是直接面對宏大的題材。電影《第一爐香》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展映后,有觀眾給出評價“電影比小說多了許鞍華自己的許多解讀,許鞍華填補了不少張愛玲的留白。相比之下,電影的故事更有重點,邏輯也更鮮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次許鞍華并沒有照搬張愛玲作品,而是將這部小說用具象線索還原,融進了自己最擅長的東西。也正因如此,小說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電影則更為接地氣、更照顧觀眾感受,各有各的好。
選角提升關注度
電影《第一爐香》從籌備階段開始,被討論最多的就是選角問題。雖然大多數原著粉關心的是馬思純、彭于晏的外型和原著中對于葛薇龍和喬琪喬的描述不太貼合,但實際上更大的問題在于,張愛玲心中的“紅玫瑰”和“風流浪子”所具備的迷離危險的氣質和演員本身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意味著演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打破自己而貼近角色本身,去展現那個時代那些人物的風情。不過換種角度來說,關于演員的討論讓電影的關注度持續(xù)走高,也成為電影的核心賣點之一。
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首映后,《第一爐香》的口碑在社交網絡釋出。好萊塢權威媒體《綜藝》雜志稱張愛玲的原著給出了“奧斯汀式的社會觀察”,而電影本身則收獲了“精致、不合情理以及間歇性的有趣”的評價。而中國觀眾的評論則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目前看過許導改編的最好的張愛玲,比《傾城之戀》多了機鋒,比《半生緣》多了神韻”,也有人認為“演員的選角也有意料中的不堪”。但無論如何,改編拍攝《第一爐香》是許鞍華的夙愿,在榮獲威尼斯電影節(jié)終身成就獎之后,許鞍華想要帶給大家的,或許就是用自己擅長的手法,講自己鐘愛的故事而已。(文 斑馬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