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穎玲 徐曉微 王曉偉 許英吉 李春麗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閱讀和寫作都是十分關鍵的內容,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開展實踐教學時,怎樣將閱讀和寫作充分融合在一起,以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這在當前已經成為廣大語文教師所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所以,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能力
說到語文,那自然想到一句文言文,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是高峰很高,但每天走一點,總會有到達的時候,知識一點一點積累,才能深刻在腦海里。如今現在學生學得非常困難,主要是教學質量不高,沒有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相結合教授,閱讀為寫作打基礎,讀的書多了,懂得東西自然也變多,深刻在腦海里。而寫作是閱讀的升華,閱讀的文章多了,你就會有自己的思想觀念。所以我們今天應該倡導,要將兩者相結合教學,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1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新課改指出,小學語文教學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閱讀內容進行妥善安排,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使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寫作水平,掌握有效的寫作技巧及方法。閱讀是一種輸入的方式,能讓語文知識進入并鐫刻在學生的頭腦中,而寫作則是一種輸出的形式,學生在寫作時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所以二者之間是密切關聯、不可分割的。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能以閱讀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拓展學生眼界,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鍛煉其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促使學生逐漸強化寫作技巧并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2.1注重閱讀方法講解,掌握寫作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于小學生而言,給他們教授閱讀方法比起閱讀知識要重要得多,因為閱讀知識的影響是單一且短暫的,而閱讀方法卻是長久而存在的,在未來閱讀和語文學習過程中都將發(fā)揮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方法的講解,對閱讀文章中所使用的修飾手法和優(yōu)秀寫作技巧進行重點講解,并設置一些小練習,鍛煉學生對寫作技巧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繼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素材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寫作的血肉,而寫作技巧和方法則是寫作的骨骼,是文章整體框架的展現,也是文章優(yōu)美與否的關鍵。在小學生寫作過程中,除卻無從下筆這一大難題外,其遇到的第二個寫作障礙就是滿腹經綸,卻不知如何說起,即使有想法但因不懂寫作技巧還是無法流暢表達,使得很多小學生對寫作敬而遠之,產生很強烈的抵觸心理。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提高對閱讀方法的講解,可幫助學生搭建寫作框架,讓學生學會合理運用寫作素材,整合語言表達,最終呈現出一篇完美的文章。
2.2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
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小學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指標,學生如果能夠在小學期間養(yǎng)成善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那么他們在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將會獲得較快的發(fā)展。所以在針對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去擴展想象,讓他們學著去續(xù)寫相關的內容。然后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多種思想之間的交流能夠讓學生們的思路更加開闊,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通常為學生下達一個閱讀指令,例如閱讀全文或者閱讀本文第幾個自然段,接下來的時間就全部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由于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學生通常進行“形式化閱讀”,即只是將文章內容讀出來或者瀏覽一遍,并沒有用大腦進行思考,從而降低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讓學生帶著思考進行閱讀是非常必要的,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預測故事情節(jié),例如在閱讀王一梅的《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語文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第一段,在了解故事的背景之下,可以讓學生不再繼續(xù)閱讀,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預測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并用自己的語言來續(xù)編故事。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充分挖掘自身的語文潛力,寫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故事。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在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且也做到了閱讀和寫作的有機整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2.3增加學生語文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改下,閱讀與寫作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兩者之間是相互獨立同時又是相互依賴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效率的高低都會對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學生未來的整體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開展閱讀與寫作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引導。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講,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整合也是未來教育工作的核心。從一定程度來講,將閱讀與寫作整個起來既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技能,提升語文教師的工作效率與質量。大量數據表明,當學生閱讀達到一定量以后,其語文寫作素材也是比較豐富的,同時也具備了較高模仿文章的寫作技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對語文教材的應用,以引導學生背誦理解為基礎,積累文章中的名言佳句,明確整個文章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在寫作中模仿范文的寫作方式,降低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在不斷的練習中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進而有效提升寫作的整體水平。
2.4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筆者認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與鍛煉不僅僅可以依靠“書寫”,也可以通過“口述”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無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書寫表達,都是文字的輸出形式,并且兩者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相對于書寫表達而言,口語表達更加靈活,不拘泥形式,不受限于時間與地點,老師可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隨時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并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也加深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從而對學生的閱讀效果與寫作能力起到了雙重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稅紅艷.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學周刊,2021(10):121-122.
[2]王雅莉.關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2021(05):189.
[3]孫福銀.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