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春
摘要:近些年來,英文語言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了一種全球化的語言,不僅發(fā)展前景十分明朗,還成為了選拔人才的語言新標準。因此,新的課程標準認為,小學教師應將口語訓練融合在英語學科的基礎教學活動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文語言口語表達能力,為其在步入社會后靈活運用該語言為自己謀求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301
引言
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當前小學英語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一種基本的生活學習技巧,是日常交流的必備能力?,F(xiàn)階段,英語是國際中廣泛使用的語言,學習的目的是可以利用英語實現(xiàn)國際交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學生英語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英語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一、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課堂環(huán)境,學生采用口語交流的機會較少
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很多教師采用雙語進行教學。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教師很少采用英語全程教學。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認知程度較低,如果完全采用英語展開教學,會導致課堂難度大,不利于教學內容的深入開展。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種,有著很高的新鮮度,學生面對新奇事物往往會表現(xiàn)出很強的學習能力。教師完全可以由淺入深地帶領學生過渡到雙語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環(huán)境,提供給學生更多口語交流的機會。但是由于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所能表現(xiàn)出來的潛力,導致口語教學無法深入開展。此外,部分教師的英語口語能力有所欠缺,教師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谡Z是一項需要表達鍛煉才能養(yǎng)成的能力,如果不能融入日常教學中,很難促使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升。
(二)教學內容無法調動學生主動性
對于小學生來講,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會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依據(jù)教材展開課堂教學,而教材內容更多的是單詞、語法等。一旦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性,會導致課堂內容枯燥乏味,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讓學生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自然不高。部分小學生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觀看英語動畫以及電影,在學生的認知中,這些是更有趣的東西,也是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內容。而不是教材中枯燥的語法知識,以及毫無樂趣的英語訓練。想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英語知識探究,就一定要貼合學生的認知和興趣,變更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激發(fā)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欲望。但是多數(shù)教師并未進行課堂內容創(chuàng)新,而是過分依賴教材進行教學,無論是口語教學還是整個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都不太理想。
二、提高農村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在課堂上多提問,鼓勵學生用英語回答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為了方便管理,保障課堂有序進行,教師往往會樹立威嚴形象。當學生在課堂上表達有誤時,可能會受到同學的嘲笑,更重要的是可能受到教師的批評,影響到學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認可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調整教學計劃,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要依據(jù)學生情況合理設計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最大化課堂提問的教學作用。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英語口語進行回答。如果學生表述正確,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學生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從而在今后更多地利用英語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其他學生也會更多地利用英語回答問題,使得英語口語教學深入進行。在學生回答錯誤時,也不要批評,更要制止周圍同學的嘲笑,讓學生了解正確的表達方式,并鼓勵學生在今后課堂提問中多采用英語口語展開表達,提升自身的英語口語水平。
(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當前的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認識到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調動學生對口語的學習熱情。對此,教師需要轉換師生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需要深入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性格特點,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設計,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教學方式。例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口語表達時間,進行相應的口語對話練習,從而使學生高效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選擇合適的交流話題,激發(fā)“說”的欲望
小學生雖然處于少兒時期,但自我意識比較強,在意他人的看法,為此,在英語口語訓練方面,普遍存在畏難情緒、畏懼心理,導致因擔心犯錯而不敢開口說,越不敢說越沒自信。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提高口語能力,首要任務是增強學生說的自信。這就需要口語訓練時,立足學生水平,選擇具有趣味性、適宜性、交際性的話題,在降低口語難度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在敢說、樂說的前提下,逐漸增強說的自信。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介,把握時代的脈搏,為學生尋找交流的素材,營建輕松、愉悅的語境,讓學生產生交流的興趣,從而促其想說、樂說。如學校即將復課復學,學生再次走進久違的課堂,本身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疫情下如何利用網課學英語的問題進行交流,學生感同身受因而會積極參與;也可讓學生以如何居家不外出、怎樣預防新冠肺炎的話題,組織討論和交流。這類話題容易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說的欲望,也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也可以選擇生活化、時代性的話題,以保證口語訓練的效果,提高口語訓練的主動性。
如教學Jobs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職業(yè)價值取向;教學Keep our city clean時,結合How to keep our city的主題而就環(huán)保問題,談幾點看法;教學animals時,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愛的動物,交流動物保護的問題;六年級的學生,即將畢業(yè),讓他們結合Our dreams談談自己的理想、說說以后的打算……貼近學生生活、符合時代性的話題,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提升口語訓練的效果,從而有助于口語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加強學生口語練習。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生活,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靈活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提高學生英語素養(yǎng),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曉霞.提高農村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甘肅教育,2020(04):125.
[2]馮敏.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5):104.
[3]彭扣.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初探[J].中華辭賦,2019(09):63.
[4]文春蓉.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3.
[5]魏麗.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新課程(上),2018(12):227.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