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忠輝
摘要:體育教學主要是指將體育以體育文化的形式對初中生進行教育,并且在提高其體質的前提下,注重初中生身體機能的變化,提高初中生的體育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初中生的體育精神。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探析初中體育訓練中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訓練;學生;耐力素質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181
引言
耐力素質是指人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開展工作或進行運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克服疲勞的能力,也可以透過這一素質來檢測人體體質的強弱。在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耐力項目不是很喜歡,甚至達到了厭煩的地步,使得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為了突破這一教學局限,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耐力素質的重要性,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能訓練中,有效增添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力,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重要的支撐。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參與度
相較于較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學生更喜歡溫和的訓練方式。部分初中學生不僅處于高強度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處在叛逆時期,強加較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會引起學生反感,導致加入現(xiàn)代體能訓練不被學生接受,甚至起到與預期目的相反的效果。由于學生處在信息化時代,網(wǎng)絡游戲對于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相較于體能訓練,學生更喜歡待在室內進行網(wǎng)絡電子競技游戲。因此將現(xiàn)代體能訓練應用到體育教學中,首要面對的就是學生的認可程度,如果教師讓現(xiàn)代體能訓練模式得到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這對于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接下來的進行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
現(xiàn)代體能訓練方式需要一定的器材支持,以及滑石粉等體育消耗品,同時建造體能訓練后所需要的洗漱間也需要大筆資金,因此全新的現(xiàn)代體能訓練方式所需的資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而當前體育用品資金預算遠不足以支撐體能訓練的使用,資金不足、設備不夠完善使學生在進行體能訓練時的訓練體驗和訓練安全都難以保證,這不利于現(xiàn)代體能訓練方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如果因體育安全器材不足而產(chǎn)生安全事故,相應教師需擔當全部責任,而此類體能訓練方式也會被全部叫停,這就不利于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初中體育訓練中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策略
(一)推進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效突出耐力訓練的實效性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為了克服耐力訓練的枯燥乏味性,教師就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采用更加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保持充足的學習和鍛煉熱情。而且,教師還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呆板的訓練活動中體會到快樂,從而有效突出耐力訓練活動的實效性,增強初中體育課程的生命力。在組織學生完成耐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環(huán)境、時間、身體機能等對訓練活動的影響,根據(jù)學生在比較開放的環(huán)境中心情會比較舒緩、在早晨精神狀態(tài)比較飽滿、在早餐后半小時身體機能效益最高等規(guī)律組織學生更有時效性地完成耐力訓練任務。在課堂上,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詳細地介紹耐力跑中的注意事項,幫助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呼吸節(jié)奏和步調,更好地調動身體的靈活性,學會正確處理跑步過程中因為腳抽筋、膝蓋受傷等帶來的身體傷害,有效避免不可控因素的消極影響。
(二)融入拓展訓練
教師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可以通過較為趣味的體育拓展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比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慢跑、熱身運動。拓展訓練引入其中,并讓學生采取交替跑或者是蛇形跑步的形式,這樣可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育參與感受,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同時,初中體育教師在融入特展訓練時應做好相應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提前要學生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進而使學生期待體育課程的到來,讓學生用最佳的狀態(tài)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完成教師課堂上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再如,體育教學中一千米長跑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意志力以及耐力,同時也需要學生長時間的訓練。但是由于一千米長跑的過程較為枯燥,十分容易使學生形成厭煩情緒。這時教師便可以在其中融入拓展訓練的內容,提前帶領學生做好一千米長跑準備,使學生完成熱身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耐力以及意志力。
(三)提升重視度,加大資金的投入
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主要以一百米、實心球、四百米、八百米、跳高、跳遠等為主要科目,因此初中體育教學所需要的資金較低,而將現(xiàn)代體能訓練模式融入到體育教學中,需要學校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專業(yè)的體能訓練場地,使學生能夠在專業(yè)場地內完成各種訓練任務,從而提升身體素質和體育成績,同時體能訓練能夠幫助學生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更好的進行其他科目學習。體育教師要及時與校方進行溝通,努力提升學校對該種體能訓練模式的認可度,讓學校和家長了解學生巨大的學習壓力,以及該訓練模式在心理壓力宣泄方面的優(yōu)勢,從而提升學校和家長的認可程度,同時教師也要根據(jù)自身實際訓練內容和方式,盡量節(jié)約資金的使用,避免增加學校的財政負擔。
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耐力訓練是學生極為抵觸的一項體育活動,但這項運動確實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品質。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增添這項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耐力素質訓練的思想認識,讓學生真正做到勞逸結合。
參考文獻
[1]許云飛.關于初中體育訓練中如何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有效性探究[J].祖國,2019(20):188+169.
[2]李會民.基于中考體育制度下初中體育素質訓練的方式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9(01):90.
[3]周曉陽.試論初中體育訓練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J].祖國,2018(04):280.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中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