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菊梅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進和發(fā)展中,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性,并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高效養(yǎng)成閱讀習慣和意識,并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活動。教師要通過實踐教學活動,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與此同時,教師要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有效引領學生挖掘閱讀文本、掌握閱讀方法、增強閱讀技能,促使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
關鍵詞:淺談;初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備課;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137
引言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國家層面來說也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要重視閱讀。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要落實新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體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依然在堅持教師為中心,還是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著逐字逐句的分析,這往往會使學生感覺被動,且學習興趣下降,對于學生來說,他們語文素養(yǎng)最終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閱讀教學具有單一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中學生的認知視野、思維水平都有所提升,甚至產生超前認知的情況。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是以教材文本內容為主要閱讀教學內容,雖然可以體現(xiàn)出閱讀的經典性,但是卻存在時效性不足、新鮮感不足的問題,不能滿足當前中學生閱讀的需求。另外,教師還保有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思想,認為只有依托課本內容,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造成閱讀教學存在單一性,不能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
(二)教學活動未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改革的一大目標就是要弱化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語文教師還局限于單方面的講解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xiàn),這與課程改革的要求相悖。
二、初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備課策略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備課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當前初中語文備課強調要“腦中有課標,心中有課程,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教法”,這樣才能夠為教師上課、學生有效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敢于大膽地取舍
教材是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載體,但是新時期的教學強調的是素質教育,要落實教學的三維目標,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觀引導融入其中。而教材中的內容是需要教師進行挖掘和整合的,所以教師應該是靈活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閱讀教學也是如此,教材中所選的一些文本學生是可以自己讀懂并理解的,對于這樣的閱讀內容教師就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地進行教學,要有所側重,避免程式化而導致對時間的浪費。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教材中的自讀閱讀內容教師要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特別是一些字詞的積累、文學、文化常識等內容是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學。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有效地解讀課標的基礎上來整合教材。要認真分析學情,然后對于閱讀教學的內容進行大膽的取舍,在三維目標的基礎上,重點放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面,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輔助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例如,對于史鐵生《秋天的懷念》這篇內容,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引導學生抓文章主旨,很快學生就能夠找到“懷念”這一關鍵字眼,然后給學生提出一系列思考問題:懷念誰?因何懷念?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引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研讀教材中的文本內容,讓學生先找到教材中的相關語句,放在情境中體會,學生就有了抓手,就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結合學生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應采用“發(fā)現(xiàn)—探究”的閱讀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教師只需扮演好引導學生分析文本內容、理解角色即可;其次,教師要采取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通過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究文本,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最后,教師要采用想象閱讀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想象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在閱讀中發(fā)散思維,自主想象,以便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聯(lián)系整合,輔助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的很多內容,既涉及語文學科的知識,也會涉及政治、地理、歷史、音樂藝術等多個領域,有些和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有些較為抽象,需要教師結合閱讀需求進行聯(lián)系和整合,便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生學習《安塞腰鼓》這部分學習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搜集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首先進行直觀的感受,這樣會給學生深刻的印象;緊接著,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地理學科學習,利用地理地圖從空間上感受安塞腰鼓的誕生地黃土高原的特點,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歷史知識的擴展,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這樣學生內心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就被激發(fā)了出來,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再走進需要閱讀的內容自然是簡單了很多。
結束語
總體來說,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上好語文閱讀課,需要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入的思考。而備課就是其必要環(huán)節(jié),需要語文教師結合新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進行細致的準備,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切實發(fā)揮教師主導者的角色,備好課才能夠上好閱讀課,才可能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寶虎.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備課要抓好“三備”[J].中學語文,2019(15):103-104.
[2]潘勝男.初中語文教師有效備課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9.
[3]陳衛(wèi)菊.初中語文備課藝術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8(26):90.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