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腰
摘要:我國教育事業(yè)最近幾年發(fā)展非常迅速,為我國基礎建設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要想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情感教育則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而且應從小培養(yǎng)。小學學習過程中正處于學會認知這個世界的重要階段,而語文這門學科的人文性質(zhì)又對小學生的世界觀起著主要引導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320
引言
小學階段的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以來受到我國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情感教育在開展素質(zhì)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這門學科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需要適時的挖掘可利用的教學材料,選擇合適的方法開展相關工作,接受教育的人便會從所學文章中感受到人物的情和義,從而理解文章的韻味。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誘發(fā)情感共鳴
以語言為基礎創(chuàng)設情境,語文學科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具有其獨特的感染力,通過一些簡單的語言文字敘述,生動形象的展現(xiàn)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自身要充分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從教材中來到教材中去,抓住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文章中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教育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抓住關鍵語句,把握住字詞的深刻內(nèi)涵,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與文章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例如在講授杜牧的《山行》時,可以在學生提前預習的基礎之上,抓住“寒山”“石徑”“白云”“霜葉”等等意象,帶領學生對這首經(jīng)典詩歌深入地理解品讀。這樣深刻地加深了學生對詩歌更深層次的理解,充分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充分利用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由于小學生所處于的特殊階段,通常對圖形動畫的興趣會遠高于對文字的興趣。而小學語文課文中的畫面形象也相當廣泛,易于制作成多媒體形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整合數(shù)字教學資源,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之外積極添加一些新的元素,不再是單一死板的文章形式,課文也可以改編成動畫,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
2精心安排教學內(nèi)容,融匯情感教育
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將情感教育有效融入到教學內(nèi)容中,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以現(xiàn)在的標準看,其間的現(xiàn)實意義更為突出。人從誕生之初,就像一塊玉,需要雕刻,現(xiàn)在也是另外一個關鍵的塑型期,開展好相關教學工作是一個方面,關注其成長也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不同時期需要注入對應的活力,故需要他人的關心和支持。教師要抓住學生情感形成的關鍵期,抓住教育的機遇,進行適時的引導,既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實際教學中情感的滲透,對改善教學內(nèi)容整體構(gòu)造,樹立科學價值觀,有著積極引導作用,那么教學中自然應加強這方面的應用。
3教學手段強化情感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并不能與情感教育實現(xiàn)完美的互動和升華,想要彼此深入融合,必須從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發(fā),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依托,強化語文課文的情感。第一,多媒體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當前語文教學中十分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其主要借助聲情并茂的方式將枯燥甚至艱澀的課文進行生動展示,引導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其中的情感。比如,在講授有關“長城”和“瀑布”等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圖片或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從生動的圖片和場景中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樣的手段方法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引發(fā)更加強烈的共鳴。第二,角色扮演。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都是極具故事性的文章,有著完整的劇情和生動的語言。教師可以在教授這類文章時另辟蹊徑,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文章內(nèi)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這種以景促情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促使情感教育得以深化,有效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4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融入情感教育,教師就要對學生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教師就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思想互動和情感溝通,讓小學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表達心聲,消除學生的孤獨感,滿足他們渴望被關注、渴望得到更多朋友的心理需求。其次,積極引導學生相關交流,真誠相待,鼓勵學生能夠多交朋友,圍繞語文學習開展更多的合作學習,成為學習的幫手、生活的朋友,成長的好伙伴。再次,教師基于學生的心理特點多關注,多鼓勵幫助學生,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要能夠做學生的朋友,能夠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內(nèi)心想法,能夠多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做一個內(nèi)心堅強的人,做一個學習生活方面的自信的人。另外,在語文教育中,教師要能夠多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要能夠多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體驗一些思想內(nèi)涵深刻,情感豐富的內(nèi)容,使學生成為一個道德感強的人。只有真正地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
5完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評價手段應多樣化。學生評價萬萬不可過于死板,而應靈活多樣。對于小學生來說成績絕對不是評價的唯一標準,德智體美勞都有其獨特的重要意義,應結(jié)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以鼓勵為主的基礎之上針對性評價。但也要注意差異化評價,千篇一律的評價不僅使評價失去了意義,也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自主評價。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進行自我評價。一方面加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使得學生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而做出自我提升、自我改進。因此,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自主評價的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在未來的學習成長道路上有著自省意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情感是認知的基礎,是個體發(fā)展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小學語文作為情感教育滲透的主陣地,應該要深入認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發(fā)展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能力為教學出發(fā)點,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方法,全面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的情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蒲芳.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33):88-89.
[2]鐘玉卿.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11):134-135.
[3]周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問題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29):248.
云南省富寧縣板侖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