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造成了學生們無法深入的掌握知識,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shù)教師的觀念比較傳統(tǒng),并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難以進行有效的創(chuàng)新。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思考,深入分析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并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為學生們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更加自主的參與語文課程學習,從而有效加強學生的知識掌握。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完善,教師的教育理念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許多教師傳統(tǒng)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所以無法做出有效的轉變,進而影響了我們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不利于學生全面成長,造成了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并且難以豐富整體的教學活動。所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質量,教師需要立足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角度上進行思考,注重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應用更加科學化的方式,為學生構建出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從而在無形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實施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活潑,在這一時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結合相關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們有效的學習活動,更加有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同時能夠調動學生們在學習活動當中的積極性。所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實施游戲活動,結合有趣的游戲教學活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打消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畏懼感,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yǎng),進而實現(xiàn)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興趣,并且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筆者在講解了課文知識以后,組織學生們開展了相關的游戲化活動,結合班級當中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筆者引導他們合理進行了分組。然后,筆者要求各小組的學生結合課文展開了角色對話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們在有趣的游戲化活動當中深入理解課文中的知識,同時使學生們立足于課文知識,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興趣。最后,筆者再要求各小組的學生結合課文中故事情節(jié)依次進行對話表演活動,給予了學生們足夠的展現(xiàn)平臺,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由此可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時代的發(fā)展,適當應用更加多元化的游戲活動,結合游戲教學的方式,全面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并且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
二、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
在新階段社會的發(fā)展背景下,信息技術方式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轉變,同時也已經被廣大知識傳授者應用于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從整體的角度上來看,信息技術方式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成效。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擁有信息技術的模式,結合這種直觀化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們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找到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脾氣,不斷豐富小學語文課程的資源,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大禹治水》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們的課堂學習體驗,筆者首先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應用了互聯(lián)網的方式,搜索了有關于《大禹治水》的動畫視頻片段,并且在課堂中為學生們呈現(xiàn)了出來,通過有趣的動畫畫面,有效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并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在觀看完動畫視頻之后,筆者再及時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們展開系統(tǒng)化的學習,加強了學生們在語文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的情感體驗,同時有效豐富了教學的資源,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情境,從而加強了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
三、結合問題引導,提高學生能力
問題引導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并且為學生們提供獨立學習的平臺與機會,讓學生能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的主題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學生在自主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活躍自身的思維。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問題方式,根據具體知識內容,讓學生們進行有效的思考,并且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思維,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難忘的潑水節(jié)》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本節(jié)課程當中的重點知識,筆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適當提出了:傣家人民最開心的日子是什么節(jié)日呢?“潑”字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jié)令傣族人民如此難忘呢?你從哪個自然段中讀出了傣族人民“特別高興”的心情?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人們高興的心情?人們把鮮紅的鳳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等等問題。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這些相關的問題展開思考,有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加強了學生們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進而有效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中的要求,應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素養(yǎng),同時實現(xiàn)高質量的教學效果,進而幫助小學階段的學生打好堅實的語文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孔祥肖.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11):120-121+143.
[2]張艷玲.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6(05):62.
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洛俄依甘鄉(xiāng)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