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聯(lián)
摘要:在素質教育時代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將心理學理念融入小學心理健康的校本課程中,可以更好的促成課程的科學設計,學??梢愿鶕W階段學生的成長特點,正確運用積極心理學,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的成長條件。本文從當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研究了積極心理學理念與小學心理健康校本課程設計的內容。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心理健康;校本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學生生活與學習的環(huán)境也與以往不同,社會中的誘惑更多,各類信息也更加復雜,所以學校教育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而不是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積極心理學可以作為教師教學的一種理念,遵循這一理念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可以完善心理健康課程,幫助學生疏導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對待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這也是小學心理健康校本課程的主要教育目標。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目標片面化
小學心理健康的校本課程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針對學生成長過程中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心理教師是學生的成長引導者,引導著學生能夠回到健康的成長的狀態(tài)中,享受成長的快樂。但在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多數的心理教師會認為心理疾病與生理疾病相似,也會將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些問題默認為心理疾病,而多數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合理的心理教育解決,尤其是一些慣性認知的錯誤,用教育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引導作用,但教師在實際中往往會因為教育的目標不明確,而導致課堂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達標。
(二)教育內容局限化
在小學心理健康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內容通常會以問題居多,問題可以對學生的內心作出引領,再根據學生對問題的答案來評析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潛在的問題,再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但是常見的教育內容中往往只包括一些淺層的心理學內容,并沒有準確的捕捉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全部心理動態(tài)變化,所以教育的效果也會有所影響。受到教育內容的局限,學生的自愈能力與潛力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也會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效果造成負面影響。
(三)教育評價不科學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時,會受到一些教學因素的影響,從實際的角度來看,因為教育目標的片面化與教學內容的局限化,教師的教育思路就已經受到必然的影響,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相對單一,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可能會出現(xiàn)“以偏概全”的情況,根據學生的部分心理問題來推測學生的心理狀況存在“僥幸”的成分,盡管多數的學生會認為自己內心健康,但一些細小的問題卻不會受到關注,甚至有的學生會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抵觸心理,那么教師的教育工作就無法有效的落實下去,也會因評價方式的原因影響課堂效果。
二、積極心理學理念在小學心理健康校本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一)從賞識認可中建立學生的自信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是停留在基礎階段的,也是培養(yǎng)學生基礎認知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學生對于周圍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一切大多懵懂,處于探索、尋找的狀態(tài),既時常出錯,都也可以表現(xiàn)出強大的創(chuàng)新力,這都是處于學生成長年齡的特殊原因。在積極的心理學理念中強調用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來展開教育工作,教師可以通過賞識和認可,讓學生處于萌芽狀態(tài)中的自信逐漸強大,教師對學生展現(xiàn)的鼓勵和認可,可以促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那么學生面對事物時的熱情也會更高。如班級中經常會有一些學習態(tài)度認真但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的性格也比較內向,不善與人交流,所以學生長期封閉自己,沒有學習到其他學生的學習方法,自己的成績始終停滯不前。教師在輔導這些學生時,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利用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元素,讓學生的內心產生積極進取的心理,鼓勵學生與人交流,打開與外界交換信息的渠道,則學生的厭煩情緒也會下降,自身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步提升。教師可以與學生聊天,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信,或者在班級中給學生安排一些職務,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組織活動,進而與學生產生交流,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賞識型教育就是給予學生適度的賞識,發(fā)揮教育中的鼓勵作用,這樣不僅學生的學習成績會提升,學生的性格也會越來越活潑、開朗。
(二)從教學反思中培育學生的品質
在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中,心理健康教育要圍繞學生個體的內心狀態(tài)出發(fā),教師既要注重鼓勵和賞識教育,但也不能對學生所犯的錯誤無底線的包容或者視而不見。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教師要予以糾正,但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內心狀態(tài),不要突然的糾正,否則學生可能會誤解教育的性質,當做一種批評。如果學生所犯的錯誤并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而且影響不大,教師可以采取相對柔和的措施,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也可以單獨和學生交流,保護學生的尊嚴。如果學生所犯的錯誤比較嚴重、情節(jié)比較惡劣,教師可以先給學生陳述自我的機會,學生內心一定是出于某種理由,有自己的道理,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想法,再采取針對性的引導措施,則教育的效果更好。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做出教學反思,培育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創(chuàng)新原有的教學方法,發(fā)展現(xiàn)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體系,不斷完善教育的應用,明確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以后,做出針對性的引導,和學生一起積極的探究問題的根本,在完成更清晰的認知之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謙虛的行為品質,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本身也需要不斷的反思,才能總結教學的經驗,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融合,對于課程的設計也要加強研究,在教育中教師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饋,也能夠總結出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做出正確的教育計劃。
(三)在智慧啟蒙中挖掘學生的潛力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所以學生的個人情況也有所不同。由于我國小學教育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較為深遠,而心理健康課程長期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即使是當代也有教師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能力、心理健康的唯一標準,這種認知是非常落后的,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這種觀念也應逐漸被淘汰,素質教育就應該體現(xiàn)出“素質化”的程度來。積極心理學屬于心理學的專業(yè)理論,將其應用于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可以增強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從更專業(yè)的層次給教師帶來教學指導。積極心理學中有許多知識都可以運用于教育工作中,如啟蒙學生的智慧,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將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掌握一些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的方法,又要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fā)揮,因為教師教給學生的都是有限的,更多的空間需要學生去探索,教師要以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利用積極心理學的教育理念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在學生的內在潛能達到一定的水平,學生就可以對一些知識自主的了解、自主的研究,這也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就需要教師從學生心理的角度,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所思所想,使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常,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以提升。
結束語:在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之后的發(fā)展也會受到心理教育效果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在教育中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開展賞識教育、反思教育等等,運用這些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為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途徑,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幸福成長,為學生日后的人生歷程創(chuàng)造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楊玉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導入策略探討[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04):36-38.
[2]顏華娜.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J].試題與研究,2020(23):130.
[3]郭愛云.基于積極心理學視域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究[J].考試周刊,2020(12):18-19.
[4]鄭蘭. 積極心理學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5]林小霞. 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與實施探思[J]. 高考,2021,(1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