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鈺鴻
愛因斯坦在《論科學》一文中感慨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變旱男乃紗渭?,思維簡單直接,他們往往天真自然、富有童趣。怎樣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呢?作為年輕教師,我不斷嘗試和摸索,在總結和思考中前進。
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
在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活動氛圍,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對幼兒多一點耐心和信心,多給幼兒一些時間和空間,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的收獲。
配合主題教育活動,我開展了關于珍稀動物的情景繪畫活動。在開始藝術創(chuàng)想之前,我先組織幼兒討論珍稀動物有哪些,分別是什么樣子的,一邊說一邊點出這些珍稀動物,加深他們的印象。幼兒們確定好主題后就動手繪畫了,十分鐘過去了,很多幼兒都畫好了輪廓,有的畫長頸鹿,有的畫鱷魚,還有的畫藏羚羊。但我走到祺祺面前時,發(fā)現(xiàn)他只畫了兩個連在一起的橢圓形,根本看不出他畫的是什么。我不禁有點著急,但還是耐著性子提醒他:“祺祺,你的動作要快一點哦。”他聽完后點點頭,埋頭在紙上畫了起來。幼兒陸續(xù)完成作品后,我邀請祺祺展示自己的作品,只見他給橢圓形添上了眼睛、鼻子、耳朵、四肢等,一只可愛的大熊貓躍然紙上。他說:“我畫的是大熊貓,他在躺著吃竹子,它的身體是白色的,只有胳膊和腿上有一點黑,我用蠟筆給它涂好了顏色,再用綠色的顏料刷了整個背景,表示它在竹林里?!?/p>
小朋友們都說他畫得很不錯,紛紛給他鼓掌,祺祺臉上露出了笑容。雖然祺祺的筆觸還很稚嫩,卻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們不能因為活動的時間有限而干涉幼兒、催促幼兒,不能一看到有違常規(guī)的舉動或畫面就加以制止,在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中一定要多給幼兒一些空間,少一些約束,讓幼兒自由地想象,大膽地揮筆,讓幼兒慢慢來。
引導想象的方向
在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中,放手讓幼兒想象,不是放任幼兒天馬行空,而是有目的性地加以引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更需要根據幼兒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及時調整,利用不同的策略對幼兒進行適當指導。
在一次戶外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中,我提供了多種材料:沙畫、寫生、雨傘創(chuàng)作等,供幼兒自主選擇。欣欣、桐桐等幾位小朋友選擇了雨傘進行藝術創(chuàng)想。欣欣拿起了毛筆,蘸上藍色的顏料開始涂鴉;琰琰和桐桐畫了春天的小蝌蚪;怡怡則開始用各種圖案裝飾雨傘。等我巡視一周,再去看欣欣的作品時,只見她已經用藍色的顏料涂滿了雨傘的一整塊。我走到她身邊問她:“你這個顏色涂得很均勻,很不錯哦!再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內容裝飾這把雨傘呢?”利用她思考的時間,我給她換了一把新的傘面。等我再次去看欣欣的作品時,已經是另一幅景象了:只見她在每一塊傘面上都畫了一種動物,有長頸鹿、小兔子、熊貓、小貓等,每一只都是那么生動可愛。我肯定了她:“你畫的小動物真可愛,如果把這兩把雨傘都放到商場里,你猜大家會買哪一把?”其他幼兒聽到了我的問題,都好奇地圍了過來,都指著她現(xiàn)在畫的傘說:“這把好看,我喜歡這把!”欣欣聽到后高興地笑了。
讓幼兒自由想象,并不是完全放任幼兒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畫什么就畫什么,而是在他們自由發(fā)揮的基礎上加以引導,給他們一點啟發(fā)和靈感,鼓勵他們想得更多、做得更好,讓他們的作品更具有藝術感。
多角度評價幼兒
教師看待幼兒的作品時應該多元化,不要刻意追求造型的精致,追求色彩的艷麗。首先,教師需要改變觀念,不用一個模式和標準來衡量幼兒的作品,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杜絕過分強調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對幼兒的表現(xiàn)方式和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幅作品中幼兒的奇思妙想,從幼兒的角度理解他們作品的含義。
在“人們怎樣工作”的主題活動中有一個關于“長大后我想做什么”的繪畫活動,我請幼兒畫一畫自己未來想選擇的職業(yè),幼兒紛紛動手畫了起來。航航低頭認真地繪畫時,我走到航航身邊,只見他畫了一個人黑著臉抱著一個人在向前跑,我不禁有些好奇這畫的究竟是什么,于是我問他:“航航,你畫的是什么呀?”“老師,我畫的是消防員叔叔,他正在把一個人從火場里救出來,他戴了帽子,臉上被煙熏黑了,只有兩個眼睛看得到?!痹谥v評環(huán)節(jié),我特意拿出他的畫,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選擇了與眾不同的視角,畫出了消防員職業(yè)的特點。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利用這樣的契機,毫不保留地用語言和行為表揚積極想象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大膽地想象,勇敢地表達,盡情地創(chuàng)作。
夢想就像翅膀,有夢想才有動力。幼兒有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教師應充分了解幼兒、理解幼兒,從幼兒的角度去欣賞,注意發(fā)現(xiàn)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傳達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點點滴滴的創(chuàng)造,為幼兒提供分享、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有趣的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快樂、健康地成長。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昆山開發(fā)區(qū)夏駕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