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燕子
摘 要:現階段,高中語文教育,尤其是閱讀方面的教學,暴露出了好多問題,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的需求及問題的急需解決,群文閱讀教學便在這樣的呼聲中應用而生了。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是一種現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眾多的閱讀文本,最后達到學生由一知多,最終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不僅如此,該閱讀教學模式也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対眾文本有效解讀的能力,擴大其知識量。其中,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因此,在目前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圍繞這一閱讀教學策略,展開實例分析,得到相應的結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評價策略
引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采用群文閱讀模式,不再采用單純的單篇閱讀進行教學,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更加熟練的應用語言,培養(yǎng)思維能力,提升審美觀,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這實際上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同時也是針對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從這一角度來講,改變了以往篇篇單講,文本結構脫節(jié),松散不集中的閱讀局面。學生可以從這一模式中,進行閱讀內容和選擇,因此,學生可選擇的閱讀范圍變廣了,學生的視野也隨之擴大了,學生的主動選擇性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促進現代化閱讀的根本要求。
一、概述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是一個師生達成共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確定搞一個或者是多個議題,然后,師生需要圍繞這一議題展開大量以及多樣化的閱讀,最終通過集體的建構,達成一致。
(二)重要性
群文閱讀是一種高質量的閱讀方式,學生的主動性在這一模式中得以體現,因此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理解的閱讀方式,更是現今語文高考能力提升的必然需求。在群文閱讀中可以實現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開展全文閱讀,教師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不斷豐富自身情感,培養(yǎng)想象力,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思考,提升各方面能力,同時培養(yǎng)審美意識。
在開展語文教學,主要還是為了傳承文化,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全面能力,而群文閱讀能夠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二、四大策略教學評價
(一)語言建構策略
語言建構主要強調的是學生的主動性,必須借助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通過海量閱讀來加強積累,及時的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與整合,在不斷的實踐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了解其規(guī)律,并且學會應用。
在語言建構中,劃重點是常見的一種方式,而群文閱讀在這一基礎中增加了快速的要求。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閱讀更多的知識,接觸更多的文字信息,切實提升轉化能力。同時也要對閱讀文本中相關的關鍵點進行仔細推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思考,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掌握各種應用技巧,通過老師的引導與幫助,能夠徹底掌握其規(guī)律,然后形成屬于自身的知識體系。不僅如此,在構建策略中,也要對運用的知識點進行模仿。語言建構目的是幫助學生提升對語語言文字的應用水平,因此在開展球門閱讀時,學生要學會總結與歸納,把各知識點聯系起來,總結規(guī)律,然后加以應用,達到預期的效果。
比如,在《醉花陰》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如果發(fā)現學生對梅花這一題材很感興趣,作為語文教師可以選擇更多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絕句《梅花》(王安石)、《雜詩》(王維)、《卜算子·詠梅》(毛澤東)、《白梅》(王冕)、《梅花》(陸游)、《卜算子·詠梅》(陸游)等都可以作為群文教學的閱讀內容。對比分析上述提到的各個作品,即便是對相同的事物,詩人自己往往會有獨特的指向,那么透過字里行間所感受到的韻味千差萬別,這點規(guī)律非常明顯。站在學生的角度,陸游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表達出凄風苦雨的內涵,不管是詩歌當中的“斷橋”還是“寂寞”,都表達了孤獨的情感。對比分析來講,毛澤東的詠梅則處處體現著豪邁與陽光,表達了詩人內心洶涌澎湃的情感。因此能夠形成如下結論:“言為心聲”,主要就是通過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情感,發(fā)表內心的想法,這點根據研究價值。這實際上就是在探索策略,主要是采用比對法,對優(yōu)秀詩歌中精煉的語言細細揣摩,掌握其真諦與內涵。
(二)思維提升策略
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以及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而群文閱讀在達到這一目標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在群文閱讀中,更加提倡自主閱讀,而自主閱讀主要指的是在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核心與主體,以此而打造的高品質閱讀方式。這種自主有效性,能夠幫學生的需求轉化為清晰的可行的閱讀目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群文閱讀中也存在很多的小組合作活動,小組活動的開放性、自由性、實踐性,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以及合作精神上,起了無比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這種閱讀模式還有很多的優(yōu)點,比如:開展閱讀時,始終伴隨著新鮮感,不論是橫向還是縱向的閱讀,很多質疑以及問題都會被發(fā)現,學生帶著解決問題的目標去閱讀,通過不斷的探索以及對比,總結出閱讀的特點,一起追溯其主要原因,這都是吸引學生閱讀的重要關鍵點。
例如,在探索與分析王安石先生所做的《梅花》時,好多學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很可能只是作者在閑庭信步時,發(fā)現了幾株梅花,將其認定為梅主要是四周飄散著梅花的香氣。這類型詩歌,本來并沒有表達突出的內涵,只不過是將生活中的所見與所思描繪出來。通過對生活中某個場景的描述,來表達相應的情感,站在思維的立場,學生們做出上述判斷,是通過自己思考而得到的結論,也是圍繞詩歌得到的推動。
陸游與毛澤東所著的《詠梅》,激發(fā)了很多學生思考的熱情,紛紛加入其中。很多學生得到的結論為:盡管描述的是相同的事物,但是詩人自身的人生閱歷與胸懷存在非常明顯的差別,那么通過語言所表達的情感同樣也會有所不同。根據歷史知識可知,陸游空有一腔熱血,但是生不逢時,內心更多的充滿了悲憤與孤獨,看到梅花時,聯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同時也想到了抱負與理想,盡管在遭受著風雨,但是卻百折不撓,依然堅挺。對比來講,毛澤東盡管也遭遇過坎坷,但是內心時刻充滿著豪邁之情,胸懷天下,因此即便是相同的梅花,表達的卻是積極向上的情感。根據這些結論能夠發(fā)現,學生在開展閱讀時必定是伴隨著活躍的思維,有自己獨立的思考,通過分析來感受語言的魅力,通過閱讀來掌握更多的技巧,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三)審美鑒賞策略
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之一”,所以在群文閱讀中它占的分量不言而喻。通過有效高級的群文閱讀,提高了學生在語言鑒別、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語文知識,給學生滲透這一素養(yǎng)。那么群文閱讀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就會永顯耀人的光輝。
比如,學生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后,通過詩人五首組詩中的情感表露,再現了一位厭倦了官場生活,追求恬淡自然,優(yōu)雅曠達人生的“閑散”居士。無論是詩句中鄉(xiāng)村荒野的原始自然美給人心靈隨之一動的激情,還是詩人拋開世俗,詼諧幽默、自然樸素的純真美詞,無不散發(fā)著詩人人格的光輝魅力。追溯奇緣,和詩人有著相同目標的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巖扉松靜常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優(yōu)雅恬靜的景物,散漫淡薄的人格魅力和美好追求,給學生心靈和三觀世界的沖擊是巨大的。以美景喻美人,以美人托美德,當學生透過字面層面上的解讀,升華為人生格局上的拷問時,已經得到了審美鑒賞的雙重功效。學生可以再舉出好多與陶淵明相同人生追求的詩人和詩句,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找共通點,找共識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人和詩句的能力,以此提升至自我人生的評價和鑒賞。有著高水平、高素養(yǎng)的少數學生還會対審美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鑒賞方式和評價思維。
(四)文化傳承策略
傳統(tǒng)文化對于一個民族是最為珍貴的寶藏之一。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承擔并傳承傳統(tǒng)文化與學生,讓正確的意識領域引領學生正三觀,愛祖國,愛人民,有擔當。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已經不僅僅是教師與學校重視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都在關注的熱點。
就拿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來說,陶淵明厭惡官場,追求淡泊名利的生活。表面上看似乎他已厭世,但實則這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官員。他已棄世明心志,因為眼中不能融世俗與錯誤,所以就不會同流合污,在清風氣潔的田地里放飛自我,高高舉起自己身為明仕之士的旗幟永遠與污穢的官場勢不兩立。如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中“巖扉松靜常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薄坝娜恕保粌H僅描述龐德公,同時也在描述自身的狀況,詩人已經完全領悟“遁世無悶”的內涵,決定效仿龐德公,“采藥不返”。山巖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辟小徑。這里沒有塵世干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里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他想用逃逸的方式遠離違心的世界,與其深陷其中痛苦不堪,不如遠離官場,尋得自在無悔。劉禹錫《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更是名家中名作。學生視人間人生,視世間人性,從優(yōu)秀的名人身上汲取高尚的人格精華,作為自己前進的航標和動力,那么傳統(tǒng)就不再是泛泛而談的說教,而它的偉大而現實的意義便盡顯其中。
結束語
總的來說,閱讀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為了為語文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局面,我們應當結合現代學生的興趣,努力探索新的閱讀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黃陽燦.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以《荷花》教學為例[J].才智,2020(18):103.
[2]唐勝天.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08):55-56.
[3]吳萍.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談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6):134-136.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重點立項課題GS【2019】GHBZ093“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