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關鍵時期,若是不能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就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受到消極影響。為了培養(yǎng)出核心素養(yǎng)突出的優(yōu)秀學生,教師有必要立足于實際教學環(huán)境,實施精細化的班級管理。
關鍵詞 班級;精細化管理;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293
引言: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與素質化教學要求、教學實情有直接聯(lián)系,以往的班級管理只能保障班級秩序,學生卻不能獲得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發(fā)展。此外,班主任教師需要在班級管理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但是最終收獲的管理效果卻是差強人意。在這種情況下,采取精細化的班級管理替換粗放式的管理就顯得極為必要。以下將對精細化班級管理的內(nèi)涵及實施作出闡述。
一、班級精細化管理簡述
精細化管理作為現(xiàn)代管理方式,具有社會分工精細化和服務質量精細化的特點。實際上,精細化管理建立于規(guī)范化管理的基礎上,這種管理方式層面的發(fā)展進程恰恰符合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正如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教師比較注重保持班級秩序,務求通過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保障班級生活的穩(wěn)定。不過這種班級管理方式已經(jīng)在逐漸為素質化教育所淘汰,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班級管理方法也已經(jīng)成為教學領域廣泛討論的話題。
就班級精細化管理來說,主要舉措應當集中于健全班級精細化管理制度、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建立完備的考評體系維持精細化管理制度。在這項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證“精”和“細”?!熬钡囊馑季褪前嗉壒芾砉ぷ鲬斖怀鲋攸c,教師要從班級實際狀況出發(fā),理清班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班級工作重點,以此提高管理工作的有序性;“細”指的是對管理工作的細化,之所以傳統(tǒng)管理方式需要教師花費大力氣,很大程度就是因為管理不夠細化,很多事情最終還是需要教師進行處理。在詳細、完整的規(guī)章制度支持下,班級管理事務自然可以被打理得井井有條,教師也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了解學生,指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二、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1.在思想層面做好保障工作
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離不開學生們的踴躍支持,然而在精細化管理實施之初很多學生會顯得無所適從。為了避免精細化管理流于形式,教師應當在管理實施以前對學生們展開思想層面的指導。對于學生們對成績不理想、語言表達能力不佳等多方面的疑慮,教師應當進行說明和安撫,讓學生明白這些因素并不是精細化管理中的決定性因素,只要積極參與到精細化管理當中,每個學生都能為班級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當學生的思想認識發(fā)生轉變以后,精細化管理中的各項工作也能真正發(fā)揮作用。
2.建設精細化的管理制度
班級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實施需要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做支撐,否則工作實施就沒有可靠的參考對象。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應當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正如某位學生在平常經(jīng)常犯錯誤,教師就可以讓他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原有管理制度的看法,如懲罰過于嚴格、懲罰條件的不合理之處等。在這些案例的作用下,學生也會對傳統(tǒng)管理制度作出有效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對精細化管理制度的構想說出來,然后制定出《學生一日行為規(guī)范》、《學生獎勵評比及處分規(guī)定》等。完成規(guī)則的制定以后,教師要將這些制度張貼到教室的顯眼處,這樣學生就能在腦海中形成印象,并且在時常瀏覽中強化記憶。當這些管理制度逐漸融入到學生們的行為、思想中以后,精細化班級管理就有了制度基礎,學生們在處理班級事務是也會嚴格按照班級規(guī)定對文明禮儀、勞動衛(wèi)生等管理活動進行維護。
3.將班級管理落實到學生個人
就小學階段的精細化班級管理來說,學生不宜承擔過度的管理責任,但是為了保證管理的有效性和學生參與廣泛性,教師還是要在精細化管理中將制度和責任落實到位。正如班級管理中有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和紀律委員等職位,教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對責任進行細化,比如說安排學生負責班級的電器開關、安排學生負責某一片的區(qū)域等,這些小管理崗位需要經(jīng)常性的輪換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們被分配到了各個管理崗位,并且都有自己的明確工作范圍。在學生們共同參與班級管理的情況下,班級整體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狀態(tài),學生們也在不同的崗位中鍛煉了自己。在這種班級管理環(huán)境的長期作用下,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交流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4.構建完整的考評體系
在班級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因為長期工作產(chǎn)生懈怠心理。為了讓學生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保持積極性,教師應當建立起完整的考評體系。實際上,考評體系的建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考評意識和思考能力。考評的主要對象是某一時間段擔任管理職位的學生,這位學生需要受到其他學生的監(jiān)督和評價,當工作中的不足和閃光點被指出以后,學生們或引為警示、或有所思考,從而對班級管理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在考評體系的作用下,學生們也逐漸養(yǎng)成了批判質疑、勤于反思的良好習慣。
結束語: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實施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相關理論的前提下對管理制度作出調整,盡量保證精細化班級管理制度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們在輕松活躍的狀態(tài)下參與班級管理,從而在各項管理活動中獲得鍛煉、認識到自身與班級管理間的關系,逐步發(fā)展包括責任意識、團隊協(xié)作能力、質疑反思在內(nèi)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戰(zhàn)國.班級精細化管理工作藝術[J].當代家庭教育,2020(32):164-165.
[2]劉麗麗.精細化管理方法在小學班級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42.
[3]黃佩垣.探尋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實施策略[J].讀寫算,2020(08):46.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