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森屹
摘要:我們首先對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接下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定期為幼兒園組織與開展科學游戲活動時有效投放材料、充分發(fā)揮材料的價值、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材料投放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144
在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教師通過材料對幼兒的自主探究行為進行隱性指導,但是在材料投放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的經驗,使科學探究活動中的材料投放出現了很多問題,未能激起幼兒與材料進行充分互動。為了提高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材料的利用價值,提高科學活動的教育質量,本文首先對幼兒科學游戲活動中投放材料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符合學情的材料投放策略。
一、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材料投放方面的問題分析
(一)投放次序不合理影響幼兒自主探究
在科學領域的游戲活動中,投放材料的順序特別關鍵,只有根據科學活動的持續(xù)推進,有序的將材料呈現給幼兒,才能使材料不斷地吸引幼兒自主探究,主動思考,既使他們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科學知識體系,又能促進其思維發(fā)展。在開展“彈性”為主題的科學活動中,教師在活動開始便一股腦地把所有的材料都提供給了幼兒。結果孩子們一上來,便玩起了皮筋兒、彈簧。他們只是將這些材料當成了玩具來玩,沒有沿著探究彈性的軌道開展活動。
(二)材料擺放影響了幼兒操作探究
科學活動中的材料往往比較豐富多樣,如果材料擺放不合理會直接影響幼兒操作,如在自制萬花筒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將玻璃彩紙、塑料紙等材料一次性堆到了實驗桌上。由于材料過多,占據了幼兒操作的平臺,使幼兒與材料互動時顯得畏首畏尾、縮手縮腳,而且他們嘗試將所有的材料都用在萬花筒的制作上面,說明他們對哪種材料在活動中起什么作用根本分不清楚,從而使我們發(fā)現材料的不合理擺放對幼兒探究行為產生的不利影響,對幼兒探究活動產生了嚴重的干擾。
(三)材料不適宜影響幼兒操作
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是不同的,如果教師提供材料過少或者是不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機會,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分配材料,那么很可能這些材料因為數量不足或者是不符合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而影響幼兒操作。如在研究“水的浮力”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選擇水盆以及各種材料進行試驗。由于這些材料是幼兒自己選擇的,因此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也有利于推動他們主動的去進行有意義的科學探究。假如教師為每名幼兒都規(guī)定好材料,但這些材料又不是都符合幼兒的興趣與發(fā)展需求,那么就會因為幼兒不樂操作這些材料,而不無法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科學知識。
二、幼兒園科學游戲活動中有效投放材料的策略探討
(一)根據探究環(huán)節(jié)投放相應的材料
到了中班,幼兒在科學游戲活動中的學習自主性和探究主動性不斷增強。在游戲活動中,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完成科學探究活動。
在具體的科學游戲活動中,教師常常要設置幾個環(huán)節(jié),并為此投放適宜的材料,以滿足幼兒在不同環(huán)節(jié)探究的操作需求。如在以“彎管”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提供了數量充足的彎管。幼兒對這些材料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那么在此基礎上,教師就鼓勵幼兒玩兒組裝變管的游戲,因此就產生了探究彎管組裝的科學活動。為了有效開展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在想一想說一說中掌握了怎樣將這些轉彎的管道與直管等材料連接起來的方法,而且還掌握了讓其保證牢固連接的方法。當幼兒解決了彎管連接的問題以后,教師又投放了諸如玻璃球等相關材料,引導幼兒將球類物體投放到彎管中,探索如何將其從管口裝進去,然后從另外一個出口滾動出來,從而推動幼兒開始探索哪些物品能夠穿過彎管。在持續(xù)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隨時提供孩子們需要的材料,引發(fā)他們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有效提高了探究的質量。
(二)提供豐富的材料供幼兒選擇
一方面幼兒個體存在差異,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其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可滿足每一名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和興趣需要;另一方面提供豐富的材料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操作需求,又能避免發(fā)生爭搶行為。如在“自制電話”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提供了大量的低結構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孩子們熟悉的,如一次性紙杯、酸奶盒、果凍杯,等等,促使幼兒與熟悉的材料進行充分互動,引導他們主動發(fā)現,主動分析,積極思考,從而在理解伙伴的制作方法中進行經驗總結,最終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務。由于材料比較多樣,幼兒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在試一試、摸一摸、做一做的過程中,實踐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促使他們不斷地有所發(fā)現。由于教師投放的材料數量比較充足,既可以滿足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內容、,探究游戲玩法的需求,還能夠使每一名幼兒都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操作材料方面,而不是放在爭搶材料方面,有效提高了科學探究活動的效率。
(三)隨著科學游戲活動的發(fā)展更新材料
在科學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有時需要根據主題的發(fā)展改變游戲活動內容,為此教師要根據游戲活動的變更而更新材料,這樣可以一直維持材料的新鮮感,也使材料充滿了挑戰(zhàn)性,從而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富有刺激性的探究環(huán)境,這也使材料具有了動態(tài)性的特點,滿足幼兒成長發(fā)展的需求。本班級已經使用過的材料也可以流動到下一個年齡段的幼兒使用,這樣可以實現材料資源共享,使材料真正為幼兒園主題活動提供充分的服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四)提升科學活動中教師材料投放的能力
如何在科學游戲活動中有效投放材料,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的自身素質決定了其是否有能力有效投放材料。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教師樹立新的科學教育理念,認識材料的重要價值,懂得如何有效發(fā)揮材料的作用,以達到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使幼兒在于材料的充分互動中,通過有意義的建構,掌握科學知識,真正促進幼兒發(fā)展。
經過大量的科學游戲活動的材料投放實踐,幼兒教師對材料在科學活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有了新的認識,解決了一系列問題,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轉變了教師自身的教育角色,促進了科學游戲活動教育方式的變革,使材料充分發(fā)揮了其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霍小燕.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活動材料的投放[J].山西青年,2018(06):214.
[2]羅晨媚.對幼兒科學活動中材料提供的幾點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3):104.
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保安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