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哲
摘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平鋪直敘的授課方式,這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沒有較大的幫助,反而會消磨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演示實驗進行應用,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對其觀察,從而有效激發(fā)自己的學習熱情,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一定的幫助。本文圍繞演示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幫助展開論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策略
前言:
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物理的學習并不是枯燥乏味的。這是因為初中物理中的很多實驗原理都能夠從生活中進行觀察,幫助學生對其進行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演示實驗進行一定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這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以演示實驗導入課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對初中物理課堂進行教學。教師的口頭描述并沒有激發(fā)學生對于接下來的學習任務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來說,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是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摒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應用演示性實驗對新課進行導入,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調動自己的感官對實驗內容進行觀察,從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開展后續(xù)的學習任務。
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準備一輛四個輪子的小汽車模型,用以作為演示性實驗的道具。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汽車模型放在講臺上,然后用手輕輕地推它。學生能夠觀察到小車開始運動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運動速度越來越慢,最后停了下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小車的運動速度會越來越慢呢?是什么讓它最后停了下來?”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夠對這一問題給出回復:“是阻力的作用?!苯處熆梢詫W生的回復進行肯定,同時可以告訴學生:“是的,是阻力的作用。這種阻力還有一個別的名字,它叫做摩擦力,那么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摩擦力的學習吧?!睆亩行φn程進行一定的導入。當然,僅僅是聽到摩擦力這一概念,學生仍然會覺得陌生,教師可以對上述的實驗進行多次的實驗,讓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摩擦力的存在。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很快就能夠從生活中找到很多的有關摩擦力的實例,這將激發(fā)學生對于本課時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不禁思考:“我們要學習摩擦力的什么呢?”從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
二、以演示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難點內容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如果僅憑著教師的口頭講述和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并不能夠對這些問題形成較好的理解,這對于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的幫助并不大。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可以對演示性實驗進行引入,讓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對其觀察,并且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相應的問題。如果仍然不能夠解決問題,學生還能夠參與到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從而更為有效地解答難題。
例如,教師在講解“浮力”的相關內容時,學生往往不能夠較為清楚地判斷物體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如果教師對這一內容進行口頭講述,往往生澀難懂,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但如果應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學生能夠較快地對其進行理解。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一個乒乓球和一盆水,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乒乓球放在水里,學生通過觀察能夠明顯地發(fā)現(xiàn)乒乓球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受力分析,探究它為什么會漂浮在水面上。接著,教師可以向乒乓球里面加入一定量的水,讓乒乓球能夠懸浮在水中。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受力分析,探究它為什么會懸浮在水中。最后,教師可以再往乒乓球里面加水,讓乒乓球沉入水底。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受力分析,探究它為什么會沉入水底上。通過對乒乓球的三種狀態(tài)進行分析,學生能夠較好地明白沉浮條件,進而能夠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對物體是沉還是浮有更為準確的判斷。同時,這將幫助學生能夠靈活應對此類的題目,能夠迅速地把握所需要的信息并對其進行整合,從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三、以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在開展初中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演示性實驗進行充分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在觀看教師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教師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可以對學生多提出幾個為什么,讓學生結合著自己的觀察現(xiàn)象,進行積極地思考,從而能夠在思考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分析能力。通過多次的演示性實驗的應用,學生能夠自然地形成對生活進行觀察、對現(xiàn)象進行分析的習慣,進而能夠在生活的過程中對自己周圍的事物進行分析,從而對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應用,這將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幫助。與此同時,當學生能夠應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分析的時候,他們能夠對生活形成更好的認知,幫助他們能夠在生活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靈活應用,這將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初中物理的學習成績有著較大的幫助。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演示實驗對課程進行導入,讓學生能夠激發(fā)自己對于后續(xù)內容的好奇心,從而能夠集中精力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開展學習;教師可以在講解重難點的時候對演示實驗進行應用,幫助學生能夠通過形象的事物了解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這將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應用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的過程中更好地對現(xiàn)象進行一定的解釋,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白廣虎.淺析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J].學周刊,2020,(26):91-92.
[2]曾訓.談論實驗演示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20,17(19):202.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 8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