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全民的國防需要全民來建設,需要全民族具有強烈的國防意識。這次國防教育專題培訓,安排了走進部隊體驗軍營生活,接受國防教育,學習軍事技能,進一步增強國防意識和履職國防教育的責任感。我認為,新時代國防教育應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引,用軍民融合戰(zhàn)略思維構建國防教育“大融合”格局,不斷推動國防教育邁上新臺階。
推動國防教育“理念融合”。國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不是一兩次教育課或者一兩次國防軍事報告,抑或是一兩天就能抓好的。要將國防教育納入軍民融合的重要議程中,歸入全民國防意識提高的總體規(guī)劃中,擺到學校素質教學的計劃中??傮w思路要從“封閉”向“開放”轉變,由“靜”向“動”轉變。積極推行將國防教育機構和旅游機構有機整合,把“國防教育+旅游”新模式向單位、學校和個人推廣,播放時代性、教育性、娛樂性較強的網(wǎng)絡游戲,讓這些機構利用學生寒暑假、國民“小長假”,用心為社會各級規(guī)劃假期,進行國防教育體驗,形成難忘的專題式學習經歷,在快樂中增強國防意識。洪澤區(qū)已投資60億元,正在建設淮安華強方特復興之路文化創(chuàng)意示范園,擬把軍事文化、國防教育融入重大旅游項目,力爭2021年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打造成國家級的國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推動國防教育“時點融合”。教育重在經常,更重在特殊。我國設立“八一”“九一八”“一二 九”等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和“全民國防教育日”。要以社區(qū)、學校、企事業(yè)單位為主體進行組織,開展國防知識講座、征文和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要以國防教育為主題,開展融入旅游參觀、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等喜聞樂見的國防教育活動;要組織參觀革命紀念館或者到烈士陵園掃墓,讓群眾直觀地感受西方列強曾侵略中華、日本帝國主義殘害中國人民的罪證現(xiàn)場,從而加深廣大干部群眾對歷史的了解和認識;要在特殊時期、特殊的節(jié)日,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宣傳日”“宣傳周”活動。總之,要通過采取多種方式方法來大力增強公民的國防意識。
推動國防教育“形式融合”。要積極適應信息時代和人們精神文明生活需求,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虛擬現(xiàn)實和人機交互等技術開展國防教育;要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微博、廣播電視、大型電子屏幕、板報、墻報、公共交通設施等平臺普及國防教育;要組織學生走進軍營,感受軍人風采;要制作征兵宣傳系列公益廣告和征兵宣傳專題片,制作接地氣、鼓人心、動真情的征兵廣告片;要利用動漫、微電影等現(xiàn)代手段,開展生動活潑、富有時代特色的國防宣傳教育;要利用大、中學生軍訓時機,開展國防知識學習,在接受軍事訓練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條令意識和紀律意識,同時要利用先進典型、現(xiàn)役軍人現(xiàn)身說法,激勵高校學子踴躍報名參軍,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貢獻。
(作者為淮安市洪澤區(qū)區(q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