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勝祥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總有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困難的問題。教師應了解學情,深入分析后進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的癥結(jié),并預設學法,探究后進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基于此,教師可以高中英語后進生為研究對象,主要介紹高中英語后進生的成因,并提出高中英語后進生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yǎng);英語后進生;學習能力
后進生是影響班級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許多方面,主要包括缺乏學習的興趣,學習意志不強;學習中很有可能出現(xiàn)知識遷移的斷層;教師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不一樣,等等。而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jié)合后進生的成因,對癥下藥,合理制定相應的推進措施,以大大提高后進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整體教學質(zhì)量。
一、后進生不同類型對策略的影響
(一)內(nèi)因型英語后進生
不同類型的英語后進生對制定的策略有著不同的影響。英語后進生的類型可以根據(jù)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內(nèi)因型英語后進生和外因型英語后進生。內(nèi)因型英語后進生一般會具有對英語的學習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過程中的動力不足以及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英語的方法三個特征。一個學生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必然會處處碰壁走彎路,進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生一直有一種錯誤的看法就是覺得將來也不會用到英語,只是僅僅應付考試而已,所以基本不重視英語的實踐,甚至覺得沒什么好學的。也有一部分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對未來出國留學、學習國外書籍有很大幫助,知道學英語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基礎太差覺得學習英語很難,堅持不下去或者沒有學英語的好方法最后只好放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很弱。在各個學習階段都有英語后進生存在,在小學、初中學習主動性一般最弱,在高中由于要面臨高考的壓力會去為了考試而學習,但是學習主動性仍然比較弱。
(二)外因型英語后進生
外因型英語后進生的產(chǎn)生原因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比如師生關系不好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抵觸心理、家庭灌輸了學習無用的思想以及受到社會一些負面思想的影響。高中學生的自尊心一般來說比較強并且大多數(shù)的高中學校比較重視學習成績以及排名,老師由于教學方式欠佳經(jīng)常會批評英語后進生,這會使得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進而不愿意去學習英語。
二、高中英語后進生的改善措施
(一)多關心和理解后進生
第一,充分尊重后進生的自尊心。教師在對待每個學生時必須要平等和尊重,然而在以往的思想中,人們往往將后進生視為壞學生,這樣嚴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尤其是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有著很強的自尊心。通常,高中生對外界的各種評價都相當敏感的,盡管外表看起來堅硬,但是內(nèi)心想要得到同學和教師的信任。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切忌不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應該學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第二,加強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心。要及時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盡可能多地表揚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正確教育下,學生才可以重拾學習自信心,將學習英語的傾向性轉(zhuǎn)變成學習動力,所以要使后進生真切感受到教師和學校的關心,用愛來感染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
(二)加強后進生的家庭教育
家長是學生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而且家庭是孩子與父母的社會生活單位,有效的家庭教育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因為家長與孩子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系,所以家長與孩子之間往往都是心靈相通的,家長的價值觀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家長與孩子溝通時應該善于控制自我情緒,盡可能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習慣
當后進生開始有興趣自主探索英語學習中的奧秘時,自主學習能力的動力因素已然具備。接著,教師就需要基于課本學習總結(jié)規(guī)律,尋找方法,幫助后進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探索新知的習慣。后進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基于課本,對基礎的詞匯語法知識進行規(guī)律總結(jié)和方法指導。其--,在詞匯學習上,如何區(qū)分“go through”和“get through’”,“go through”和“go out”“go away’”go back”等,都應是教師的教學重點。教師應對詞匯語法知識經(jīng)常性地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幫助后進生找到區(qū)分、記憶的方法,養(yǎng)成總結(jié)相似詞匯及區(qū)別運用的習慣。其二,在課文學習中,教師應該結(jié)合后進生學情,采取特定的學習策略。例如,教學"My new teachers”一課時,教師要鼓勵后進生運用beautiful、short、thin、funny、kind等描述人的外形與性格的詞語來描述自己的老師,再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重點語法分析,最后對課文中一個英國男孩所描述的好老師與自己的老師進行對比,以此為基礎展開英語口語訓練,帶動后進生養(yǎng)成自主訓練“聽說讀寫”能力的習慣。教師前期的方法指導對于基礎薄弱的后進生來說會有很大幫助,當后進生逐漸順應教師總結(jié)歸納學習課文的方法時,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也在逐漸形成。
結(jié)語:
英語后進生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并且后進生的類型也多種多樣。只有對英語后進生的類型以及成因進行分析,進一步找到針對性對策并在實際實行過程中對策略進行優(yōu)化,來緩解甚至解決英語后進生的問題,促進我國英語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漫長且艱巨的過程。然而只要教師多關心后進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相信可以更好地推進后進生的英語學習,使其也有可能成為優(yōu)等生。
參考文獻:
[1]葉恒嬌.基于情感因素的高中英語后進生教育對策[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000(015):74.
[2]陳銀秀.高中英語后進生轉(zhuǎn)優(yōu)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9(20).
[3]劉曉明.高中英語”后進生”轉(zhuǎn)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102.
[4]董思捷.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轉(zhuǎn)化后進生[J].南北橋,2019,000(022):86.
[5]胡平.提高高中英語\”后進生\”成績的途徑探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003(01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