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鳳
摘要:思想品德是一個人的靈魂,而小學教育作為人在教育期的啟蒙階段,對少年的影響很大。小學階段正處于人的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可塑性強,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本人想談談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應用的幾個途徑,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情感;教學;品德教育
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做事與情感生活的方式,并引導學生積極樂觀地生活;同時,由于思想品德課程的內容廣泛且枯燥,但小學生各方面不成熟.缺乏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小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課時,十分容易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然而,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有效運用,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情感因素融入思想教育活動中去,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小學時期的重要學科,其內容主要有政治、道德、思想等,主要教育方向是“五愛”,并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與思想品德進行培養(yǎng),使其成為一個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有理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同時,一方面,由于當前的大部分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受到家人過分保護,這就使得這些小學生養(yǎng)成了許多的不良行為習慣:然而這一時期是小學生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也影響著小學生的今后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模式上,將教師的主體地位看的過重,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導致小學生失去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積極性,從而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及無法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品德。因此,學校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尤為重要。
二、以有趣的方式導入新課
老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此,小學思想品德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內容,運用趣味性方式,讓課堂在一開始就充滿新奇和妙趣,從而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快調動起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以趣味的方式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種。第一,以設疑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錢該怎么花》的教學中,課堂一開始,老師可以向學生播放兩段自制的PPT,PPT1中一個穿著時髦的小男孩在超市,看到什么都要買,父母不買就哭;PPT2中的一個穿著樸素、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來到超市看到郎琳滿目的玩具和零食很想買,但是看了看手中的錢,最后只買了一個文具盒。然后,請學生針對這兩個PPT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后明確錢到底該怎么花,然后引入課題。這樣,通過正誤對比,不僅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正確的金錢觀。第二,通過對比,在情趣交融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的《從烽火臺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猜一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是通過什么來傳遞信息的,在學生猜測之后,播放古代人用烽火傳軍情的視頻,這樣,課堂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參與進來,課堂氣氛活躍,并通過現(xiàn)在與古代的鮮明對比,讓學生了解科技的進步給人們今天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在學文明理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事理。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程,老師通過對一些事情的分析,向學生講明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感。例如,老師講到《我的責任》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黑板上掛出四幅圖片,一幅是一個小學生的房間凌亂的圖片,一幅是一個小學生書包中學習用品亂放的圖片,還有一幅就是班級地面很臟、桌椅很亂,第四幅是家庭餐桌上亂糟糟的圖片。讓同學們結合這些圖片談一下這是誰的的責任?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最后讓小學生明白對于生活和學習上的一些日常事務該如何正確處理,以及自己作為家庭中的一員,班級中的一員和未來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應承擔的責任。通過類似這樣的事理的講解,讓小學生不僅對一些事情有了正確的道德認識,而且產生了發(fā)自內心的認同感。
四、在情理交融中指導學生明辨是非
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學生明辨是非。老師可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通過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從而產生正確的道德判斷標準。第一,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評價標準。小學生由于受其年齡因素的影響,對周圍的很多事還缺乏正確的判斷,因此,道德的標準也就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就需要小學思想品德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評價標準,從而有利于學生的道德行為。此外,在道德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對一些具有高尚道德品德的人或事跡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對他們產生敬仰之情,從而產生對高尚的理解。第二,動情曉理,明辨是非。作為小學思想品德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老師的認知水平,在面對一些是非問題時,把學生的情感因素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情感充分暴露,老師再在此基礎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那學生就會對是非問題的感受更深,從而增加其面對是非問題時的態(tài)度和行為。比如,老師讓學生辨析“進口產品比國產產品質量好”。面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激烈的爭論,老師可以在學生的辨論之后,為學生總結:劣質產品傷人傷己,優(yōu)質產品為國爭光,進口的產品未必都好,我國也有優(yōu)質產品。不僅讓學生對是非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的愛國情感在辨析中得到激發(fā)。
總而言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學校必須做好其教學工作。通過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運用情感教學,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進而促進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提高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并為國家未來的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建設者。再者,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興趣激發(fā)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可以在學生學文明理中激發(fā)其正確的思想情感,還可以在情理交融中指導學生明辨是非,從而用以指導自身正確的行為。
參考文獻:
[1]利忠,《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情感教育研究》.
[2]馮文平,《論小學思想品德中的情感教育》,學周刊.
[3]王國強,《淺析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學的意義》.
[4]石志芳,《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探析》.
[5]劉學無,《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初探》.
[6]張仲舉,《淺析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