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強
摘要:果郎溝尾礦庫為甲瑪銅多金屬礦二期工程配套尾礦庫,采用初期壩+膏體上游法堆壩形式,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尾砂滲透系數(shù)低、不固結,且壩體浸潤線埋深僅10m左右等問題。華泰龍礦業(yè)公司采用氣驅排滲技術,在壩體均勻布設特殊結構的豎直和水平排滲管,采用高壓氣驅和重力自流的聯(lián)合排滲方式,大大提高了壩體排滲效率,浸潤線埋深快速降低至20m左右,提高了壩體穩(wěn)定性。氣驅排滲技術有效解決了果郎溝尾礦庫子壩排滲固結程度低的難題,同時為膏體尾礦筑壩方式及排滲技術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氣驅排滲;膏體尾礦;飄管排滲;氣驅豎井;槽孔管;穩(wěn)定性
中圖分類號:TD926.4 +1文獻標志碼:A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章編號:1001-1277(2021)03-0076-03doi:10.11792/hj20210316
西藏華泰龍礦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下稱“華泰龍礦業(yè)公司”)果郎溝尾礦庫為甲瑪銅多金屬礦4萬t/d選礦廠配套使用的尾礦庫,設計采用初期壩+膏體上游法堆壩形式。但是,膏體尾礦筑壩工藝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尾礦排水固結強度低、難度大,尾礦庫浸潤線高,尾礦壩安全風險較高等問題[1]。針對這些問題,華泰龍礦業(yè)公司以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試驗研究手段為基礎,提出了適合膏體尾礦筑壩技術條件下的排滲方案、工藝技術及配套裝備,即氣驅豎井及飄管排滲(氣驅排滲)技術,取得多學科、多方法的集成創(chuàng)新與系統(tǒng)優(yōu)化成果,有效解決了果郎溝尾礦庫浸潤線高、壩體加固難的技術難題,對保障尾礦安全堆存及壩體穩(wěn)定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1工程概況
果郎溝尾礦庫為甲瑪銅多金屬礦二期工程4萬t/d選礦廠配套使用的尾礦庫,設計采用初期壩(高85m,壩頂標高4265m,壩軸線478m,壩頂寬5m)+膏體上游法(高175m)堆壩形式。尾礦庫總壩高260m,總庫容7002.2×10 4m 3,為一等尾礦庫。設計排礦濃度為64%~66%,尾礦粒度-0.074mm占70%。子壩采用碾壓廢石構筑,每級子壩高5.0m,壩頂寬3.0m,上下游邊坡坡度均為1∶2,服務年限為12.9a。
果郎溝尾礦庫設計采用初期壩+膏體上游法堆壩形式,“模袋法+寬頂子壩”工藝進行筑壩。實際運行過程中,尾礦粒度細、含泥量高,壩體上升快、尾礦不固結,灘面以下20m范圍內尾礦不成型、呈流態(tài)、幾乎沒有強度,前三級子壩浸潤線埋深只有10m左右。此外,果郎溝尾礦庫還面臨高濃度、庫區(qū)封閉排滲不良、堆壩過高等問題。針對果郎溝尾礦庫初期壩+膏體上游法堆壩形式的技術條件,進行膏體尾礦壩氣驅排滲技術的系統(tǒng)研究及應用,成功降低了壩體浸潤線。
2氣驅排滲技術
快速實現(xiàn)壩體排滲固結是提高尾礦庫壩體穩(wěn)定性的關鍵因素,目前常規(guī)方法是預埋排滲管,但這種方法受施工條件限制,施工質量難以達到要求,排滲效果不理想。此外,傳統(tǒng)排滲管和反濾層結構也存在缺陷,導致排滲效率低。華泰龍礦業(yè)公司提出的氣驅排滲技術,是在壩體均勻布設特殊結構的豎直和水平排滲管,采用高壓氣驅和重力自流的聯(lián)合排滲方式。相比傳統(tǒng)排滲方式,氣驅排滲技術不受施工條件限制,且排滲效率高[2]。
2.1槽孔管
排滲管的排滲效果主要取決于滲透面積。氣驅排滲的排滲管采用孔槽設計,即槽孔管[3],其結構如圖1所示。槽孔管管壁均勻布設孔槽,主要技術參數(shù):槽孔管直徑為100mm,管壁外側縱向均勻設置16個滲流槽,槽寬10mm,槽深3.5mm。按間距150~200mm鉆孔,孔徑為8mm,每延米接觸面積為3140cm 2,每延米滲流面積為1600cm 2(16個槽),滲透比約為0.51。相比傳統(tǒng)排滲管,槽孔管滲透面積提高了24.5倍,排滲效率大大提高。
2.2反濾層
槽孔管反濾層結構如圖2所示。在槽孔管的外壁包裹一層白鋼網(wǎng),其可以使槽孔管周圍80%細尾砂順利通過,留下20%粗尾砂在槽孔管周圍形成反濾層,進一步增大了透水面積,提高了排滲效率。
2.3獨特的管中管結構
氣驅排滲豎井的外管為進水管,內管為出水管,高壓氣體通過高壓進氣管(10mm左右)從內管底部注入,推動內管中的液體向上爬升,從而在外管底部形成負壓,使得外管水位下降,井周圍尾礦中的孔隙水通過反濾白鋼網(wǎng)源源不斷地進入外管中,加速尾礦排水固結,同時大幅降低尾礦堆體的浸潤線。高壓進氣管中的氣體壓力高達1.2MPa,從而可以將尾礦堆體數(shù)十米深處的積水吸出,實現(xiàn)深層尾礦的排水固結。
2.4全天候自動化運行
氣驅排滲技術配備高效自動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孔內水位自動切換抽排孔,每臺空壓設備可以控制30~50口氣驅排滲豎井,循環(huán)抽排,不會因尾礦滲透系數(shù)低而斷流,使排滲效率大幅提高。此外,氣驅排滲豎井中沒有任何機械部件,無需維修,即使內、外管隨尾礦堆體沉降彎曲變形,系統(tǒng)也能正常工作,從而使得系統(tǒng)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大幅提升。
氣驅排滲豎井原理示意圖見圖3。
3工程應用
3.1氣驅排滲豎井施工
根據(jù)果郎溝尾礦庫時段運行現(xiàn)狀,氣驅排滲豎井施工平面圖見圖4。
1)在二級子壩(標高4275m)鋪設一排氣驅排滲豎井,單孔深度30m,間距10m,共計43孔。
2)在三級子壩(標高4280m)鋪設一排氣驅排滲豎井,單孔深度40m,間距10m,共計43孔。
氣驅排滲豎井施工程序為臨時設施搭建→人員進場→設備、材料進場→施工前準備→焊接排滲管→鉆機鉆孔→安裝進水管→安裝出水管→安裝供氣系統(tǒng)→安裝排水系統(tǒng)→安裝監(jiān)測及控制系統(tǒng)→設備啟動抽水。
氣驅排滲豎井施工采用XH-50特種鉆機,鉆孔孔徑為120mm。槽孔管現(xiàn)場熔接,確保密閉性良好,并且內部至少可承受1.2MPa的氣壓;槽孔管內部安裝40mm的PE出水管,高壓進氣管、液位及壓力傳感器,并與控制設備連接,實現(xiàn)自動循環(huán)抽排。
3.2水平飄管施工
在4267m水平布設一排水平飄管(排滲管),排滲管采用75mm齒輪透水管(外包304白鋼網(wǎng)),排水管采用75mmPE管。鉆孔深度181~203m,孔間距10m,共計布設47孔,其施工平面圖見圖5。施工順序為排滲管熔接→機械鉆孔→敷設排滲管[4]。
3.3應用效果
果郎溝尾礦庫二級子壩的氣驅排滲豎井單孔深度30m,共43孔,于2019年4月25日施工,6月7日完工,開始連續(xù)抽水,初始排水量230m 3/d;抽水至7月7日,排水量降至150~130m 3/d。三級子壩的氣驅排滲豎井單孔深度40m,共43孔,于2019年6月7日施工,7月中旬施工完成并開始排水,初始排水量為190m 3/d。水平飄管于2019年9月開始施工,在一級子壩坡面共布設47孔,實際單孔長180m,10月中旬施工完成并開始排水。
為了驗證排滲效果及壩體穩(wěn)定性,氣驅排滲技術實施前后分別對壩體做了2次工程勘察。從浸潤線埋深指標分析來看:氣驅排滲技術應用前,浸潤線埋深10m左右;氣驅排滲技術應用后,浸潤線埋深降低至18.4~26.0m;表明氣驅排滲技術能快速降低壩體浸潤線高度,提高壩體穩(wěn)定性。
4結論
1)相比傳統(tǒng)排滲技術,氣驅排滲技術具有排滲效率高、穩(wěn)定性強等優(yōu)點。
2)氣驅排滲技術在果郎溝尾礦庫應用后,快速將壩體浸潤線埋深從10m左右降低到18.4~26.0m,提高了壩體穩(wěn)定性。
3)采用氣驅排滲技術大大降低了子壩壩體達到相同穩(wěn)定性條件下所需要的土石方量,節(jié)約了運輸和施工成本,經(jīng)濟效益顯著。同時,該技術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壩體穩(wěn)定性,降低尾礦庫安全風險,具有較顯著的社會效益。因此,氣驅排滲技術在同類型尾礦庫筑壩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振興,蘇星月.尾礦庫膏體排放相關問題探討[J].世界有色金屬,2019(5):243-244.
[2]原福慶,邢曉琳.某尾礦庫排滲設施設計[J].有色礦冶,2020,36(1):46-49.
[3]金永超.排滲管井在尾礦庫中的應用[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9,34(3):118-119.
[4]奚興符,阮茂盛.尾礦庫排滲工程技術方法[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8,45(5):81-86.
Abstract:GuolanggoutailingspondisthetailingspondsupportingPhase2ProjectofJiamaCopperPolymetallicMineandtakestheformofearlydam+pasteupstreamdamformation.Duringoperation,thetailingshavelowpermeabilitycoefficientanddoesntsolidify,besides,theburialdepthofdamseepagelineisonlyabout10m.Byapplyingairdrivendrainagetechnology,verticalandhorizontaldrainagepipeswithspecialstructureareevenlyarrangedonthedambody.Thejointprocessofhighpressureairdrivenandgravityflowmethodfordrainagegreatlyimprovesthedrainageefficiencyofthedam,theburialdepthofdamseepagelinerapidlydecreasestoabout20m,andthedamstabilityisimproved.AirdrivendrainagetechnologyeffectivelysolvesthelowsolidificationdegreeproblemfordrainageinthesubdamofGuolanggoutailingspond,andatthesametime,providesreferencefordamconstructionwithpastetailingsanddrainagetechnology.
Keywords:airdrivendrainage;pastetailings;floatingpipedrainage;airdrivenverticalshaft;slottube;st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