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丸兒
姜二嫚:詩歌伴隨著我成長
二嫚總愛用詩記錄生活,在她的眼里,寫詩并不困難,詩就像朋友一樣,有什么困難、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向它傾訴。寫詩改變了二嫚的生活,讓她有機(jī)會結(jié)識更多的朋友,前往更多的地方旅行,品嘗到各地美味的食物。從2歲到13歲,她的成長伴隨著詩歌,詩歌也伴隨著她成長。
剛開始寫詩的時候,二嫚的靈感大多來自家人,其中有幾十首詩都是寫給媽媽的。讓人們印象深刻的是二嫚6歲時所寫的那首詩《原創(chuàng)》。談起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靈感時,二嫚說:“在我們家總是會相互說我愛你,可在二嫚眼里,誰說的都沒有媽媽說得真實(shí)”。于是就有了這首《原創(chuàng)》。除了寫媽媽的詩外,爸爸、姐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成員也會出現(xiàn)在二嫚的詩里。
用詩歌的眼光看世界
二嫚說只要是自己的真實(shí)感受都可以變成詩,哪怕它只是自己的一個愿望、一個想法、一個夢。除了真實(shí)發(fā)生的事情外,二嫚的許多詩都來自她的想象,她喜歡用獨(dú)特的視角去思考和想象生活中的事情。
她總說詩歌是自由的、真實(shí)的,可以讀、也可以唱,寫詩是記錄生活,詩歌是她的朋友。想說的話,想到有趣的事情都可以變成詩,“詩是用來表現(xiàn)美的,而美無處不在”。
父母是姜二嫚創(chuàng)作的守衛(wèi)者
二嫚常說自己是一個用詩歌看世界的普通人,而這種詩歌知識的建立離不開家人的鼓勵。二嫚還很小的時候,姐姐總是在家里寫詩,因此獲得了爸爸媽媽的重視。他和爸爸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姐姐寫好了一首詩,爸爸就跑去姐姐那邊了。二嫚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也要寫,果然有一天二嫚和爸爸說:“爸爸,我也有靈感了。”于是就有了二嫚的第一首詩《大梅沙》。那一年二嫚僅有兩歲零兩個月,還不會寫字的她一口氣說完了整首詩,并讓爸爸幫她記下來。
雖然二嫚的這首詩看上去有些幼稚,但父母一點(diǎn)也沒有嫌棄,他們一個勁兒地夸二嫚。也是在父母不斷地鼓勵下,二嫚的靈感層出不窮,一有靈感她就會讓爸爸媽媽幫忙記下來。
二嫚的爸爸說:“小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和成人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大人覺得他們的想法別出心裁,可對他們而言卻是發(fā)自本心?!?/p>
生活中的二嫚,樂觀開朗,陽光自信,她的詩隨意而灑脫。生活中父親是她和姐姐的小秘書,隨時記錄她們的靈感,給予她們鼓勵。
姜爸爸曾說,從兩個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記錄了40多本孩子的靈感,對他而言,孩子并不是網(wǎng)友們所說的神童,而是很普通的女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