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期末學校教師讀書分享會上,嚴老師推薦了這本書。嚴老師的分享很精彩,同時在學生時代就知道李鎮(zhèn)西老師的名氣,讀書分享會結束后,毫不猶豫的買下了這本書。剛好趁著寒假有足夠的時間容我慢慢的品讀、細細的思考與消化。
讀完這本書,最能震撼我心靈的是李老師對學生的滿腔愛心。雖說是在寫與學生相處的平凡事,但正是這種平凡而又微小的事最能讓我們從生活中去真切感受李老師的用心。李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著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為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由衷的感到開心。當學生遇到困難、苦惱和疑惑時,李老師感同身受的站在學生的角度,融入他們的世界里、生活中去幫助和解決問題,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愛: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及對生活的愛。
同時,李老師平等對待學生,給學生指導,引導學生前進,又能攜手與學生共成長,既是老師,更是知心朋友,也因此贏得了學生們對他的尊重與愛戴。對于我們晚輩,這本書有著極強的借鑒與指導價值,讀完這本書,我仿佛恍然大悟:原來愛不是天天掛在嘴邊的一個口號,而是從心底發(fā)出然后灌入每一件事情中,化為對學生的耐心、細心、關心,對工作的用心、熱心、責任心。
回想自己去年下半年剛踏入教師崗位,走上三尺講臺,因為過度期望學生們都變得更加優(yōu)秀而急切的對待和要求他們并常常因為達不到我的期望的著急得直跺腳,這種態(tài)度實為不妥。李老師的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今年上學期,我轉變態(tài)度,把嚴厲的要求變?yōu)閻鄣钠谕?,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真切的關愛,并放慢腳步去傾聽他們的需求,與他們分享生活的中悲與樂。我發(fā)現我的課沒有那么急躁了,少了一些劍芒,多了一絲溫情與默契,我感到整個人都變得輕快起來。班上有個特別好動的孩子,才進入學校一個星期,基本上所有任教的老師都已認識了他。他個子不高,圓圓的眼睛總是到處張望著,一看就不是能夠靜下來的。課堂上的表現也頗讓我們老師頭疼,在課堂上沒有安靜的坐過五分鐘,不是到教室后面手舞足蹈就是滿教室爬。于是從班主任那了解情況,班主任說這孩子家里沒人管,基本上是爺爺在老家?guī)Т蟮?。然后在家里淘氣時,爺爺會采取嚴厲的態(tài)度,甚至是體罰,但是過后還是一樣沒有改進。我一開始也采用了嚴厲的說教,課堂上他淘氣了,我會停下來,嚴厲的制止他,但是我一轉身他又開始動了起來。這種辦法效果甚微,我頭疼了一個學期,也一直是我的心頭病。今年上半年我改變了方法,下課后我找他聊天,問他喜歡老師對他嚴厲嗎?他搖搖頭。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他,他張著嘴巴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望著我,我忍不住伸出手把他攏過來輕輕摸了摸他的頭,沒想到他居然靦腆的咧開嘴沖我笑了笑。作為母親和老師,他這一舉動猛然觸動我的心弦,直覺告訴我他缺乏關愛也需要和渴望關愛。我頓時像拿到打開藏寶箱的鑰匙樣心里偷偷的樂開了花,因為我找到了方向——用關愛去打動他,感化他,讓他沐浴在愛的陽光下。上課他坐不住時我不再嚴厲的呵斥,而是走到他身邊小聲的跟他說,老師喜歡你安靜坐下來的樣子,你能做到嗎?他點點頭,回到座位上,把胸挺得直直的,我對他報以滿意的微笑與鼓勵的眼神。但是,情況卻總會因為外界的環(huán)境而使他反復,時好時壞,尤其在遭受到家里的體罰后回到學校,他又會表現得跟往常一樣。我知道,我需要盡快聯系他的父母,和他們深入交談一次。同時在課堂上只要發(fā)現他做得一丁點好的地方我都會放大了表揚他,看到他臉上的笑容我想他是喜歡這樣的,同時在下課后我會鼓勵他,對他說:你今天在課堂上表現的很棒,老師喜歡你這樣認真的樣子……漸漸的我發(fā)現他在課堂上開始拿筆了,再后來上課也能舉手回答問題了,下課后或者在學校的角落碰到我,他總是開心的和我打招呼、聊天。我緊繃的心終于放下來了,他的表現在慢慢的改變和進步,我會一如既往的關注他,直到我用愛播下的這顆“種子”在他心里生根發(fā)芽,長成大樹,去引導他更加進步、更加優(yōu)秀。
正如李老師書中所說“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肩扛著如此重任,學生的每一個成長細節(jié)都需要我們去用心對待:播下愛的種子,慢慢的澆灌、悉心的呵護、耐心的培育,靜靜的守候花開的那一天。
栗雨小學?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