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茹青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小學生學習古詩詞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古詩的學習,學生能夠受到陶冶情操,感受到文字的魔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老師把信息技術更多的運用到了教學中,更加的直觀的展示出古詩中描繪的意境,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水平,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古詩;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296
引言:
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仍然更多的是通過不斷的背誦、默寫的方式進行教學。要讓學生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了解詩句,古詩誦讀,體會意境充分結合起來。但是因為小學生的知識面狹小,想象力不夠,會對古詩中描寫的情景、詩人的想法,不能夠很好的體驗,所以古詩的教授一直都是小學語文的難點。古詩詞的講授應該注重與信息技術融合,調動學生的激情,體驗古詩中文字的魔力。在古詩教學中將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兩種教學方式充分融合。
一、古詩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授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在現(xiàn)在的古詩教授中,老師更多的要求學生進行背誦。其次,在關于古詩的考試中更多是對古詩的默寫,重點詩句的理解,詩人的常識。老師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講解,對于每一句詩詞的意思進行講解。但是,學生并不會感受到詩人的感情和古詩的境界。最后,老師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現(xiàn)代課文的教授中,對古詩的教授方案沒有仔細的設計。學生逐漸失去了對古詩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與古詩教學的融合
(一)利用多媒體課上教學
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老師要充分的先注意學生的水平,對古詩詞的進行深刻的研究。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授的內容更加形象,更好的引起學習者的興趣,能夠為學習者提供有興趣的知識。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擴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審美。在多媒體教學后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多與其他老師溝通,了解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利于更好的進行多媒體教學。比如,《山行》的教學中。開始時可以播放充滿感情的朗讀聲,隨著朗讀聲,可以展示出一幅優(yōu)美畫面。秋季的末期,崎嶇的山路,云霧縹緲,能夠模模糊糊的看到幾戶農家,傍晚楓林景色優(yōu)美。朗讀聲和圖片一起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小學生來說,這種直觀的感受能夠讓學習者體會到詩詞的意境,讓學生在意境中品味古詩。
(2)利用網絡課下教學
網絡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正改變著老師們陳舊的教學。老師們利用網絡來輔助學生學習,在網絡中尋找教學資源。在網絡集聚著豐富的資源,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梢栽谡Z文教學網、中國教育資源網等網站中讓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古詩中的背景,詩人的生平[1]。學生可以尋找符合自己學習模式的資源,自主學習。比如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古詩學習中,詩人王維孤身一人背井離鄉(xiāng),在重陽佳節(jié)沒有辦法與家人團圓,想念著在遠地的親人??梢宰寣W生學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查找更多的關于重陽佳節(jié)的古詩,王維的古詩,為王維離開家鄉(xiāng)的原因。老師能夠通過網絡尋找知識背景,教授給學生,增加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學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查找學習知識,對于課堂的教學進行延展,更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
三、信息技術與古詩教學的融合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進行古詩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能夠提高教學品質,引起學習興趣,可以縮短學生和傳統(tǒng)文化的距離。老師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也要注意多媒體教學產生的反面作用。老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會習慣性的多把古詩以更多的圖片、動畫、聲音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的教授會更加直觀。但是過多的表現(xiàn)形式超過古詩本身,會固化住學習者的思維[2]。每一位學生都應該對古詩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從古詩的文字中獲得感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比如在講授《望天門山》時,描繪的是詩人在江中順著河流的方向一直下去,從遠處看天門山的景色。如果老師直接在多媒體中呈現(xiàn)天門山的圖片,雖然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天門山的壯觀,但是卻缺少了學生自己想象的樂趣。
(3)利用網絡教學
利用網絡教學只是為實現(xiàn)提升教學效果為目的,還是要以課本的知識為主。面對大量的資源,老師要一方面要注意學生不能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另一方也要注意學生使用網絡學習的時間。要讓網絡成為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在網絡中迷失自我。為了能夠讓學習者更快的尋找到所需要的知識,老師可以提供一些學習的網址,教授學習者一些學習的方法。比如,老師教給學生利用百度,搜狗等引擎,通過關鍵詞的搜索,在大量的資源中選擇,讓學生對于自己學習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結束語
在古詩的教授中或者是在備課中,信息技術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的充分應用,能夠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牢固。信息技術讓原本乏味的古詩,變得有趣,更利于理解,讓學習者發(fā)現(xiàn)了古詩中的美,提升了學習古詩的興趣。老師要繼續(xù)不斷的探索信息技術與古詩教學的融合與滲透。
參考文獻
[1]葉惠興. 信息技術與古詩詞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與思考[J]. 學苑教育, 2020(15).
[2]張佳.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分析[J]. 新課程·中旬, 2019(8).
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