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容
摘要:項目式教學法本質是讓學生自行規(guī)劃、設計、實施并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并進行有效的評價,是實踐與體驗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可以應用項目式教學法,堅持“以終為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行組建團隊、選題規(guī)劃、探究實施、開展評價,調動內在潛力,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建構及在實踐中的有效延伸。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互動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137
引言
對于素質教育而言,通過應用項目式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的基本目標。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相比傳統(tǒng)單一方法有著顯著優(yōu)勢。在信息課程中進行應用,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習動力,為自身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科學組建學習團隊
在信息技術學科中,學生知識技能水平差異大,因此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科學分組非常重要。教師既要鼓勵學生自由組合,也要結合實情給予適當調整。分組要綜合考慮成員的個性、性別、知識技能水平等。例如,分組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男女生可以互相彌補性格上的不足;分組時“好中差搭配”,即組員的知識技能要有高中低搭配,要每個人都有事做,每件事都有人做。要讓每個學生在項目任務中都能得到收獲,異步學習,同步提高。
二、注重項目可行性
對廣大高中學生而言,進行信息技術知識學習,主要目的是為未來學習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因此在進行項目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將教材知識全部提煉出來,并和現(xiàn)實工作進行結合。所有設計的任務不能過于簡單,否則很難將學生潛在的探索熱情激發(fā)出來。同樣,任務難度也不能過高,否則學生無法完成,很容易選擇放棄。只有整體難度和學生的能力完全匹配,才能讓其充分展現(xiàn)自我,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進行問題處理,進而提升學習的效果。
三、通過教學活動對知識進行深入講解,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新階段,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普遍存在兩種問題,首先是教學分配不均勻,教師或者過于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及專業(yè)理論術語的教育,或者過于重視對于學生計算機操作流程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進行實際操作時出現(xiàn)了兩種情況,一種是熟悉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足夠的操作經(jīng)驗,導致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欠缺,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一種是只會機械性地操作計算機,腦海中沒有完整的知識及能力脈絡,無法將實際技能進行靈活運用,欠缺信息素養(yǎng);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缺乏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及教學理念的束縛過重,導致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重視對于學生分析及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教育學生學習方法,導致學生學習到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是機械性的,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增強,無法對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因此,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沒有得到加強。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實驗課《簡易智能倒車雷達》項目學習為主,教師僅僅通過理論知識或者實踐操作都不能使學生對于智能倒車雷達的工作原理產(chǎn)生清晰地認識,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首先,對學生提出實際項目,比如“如何實行系統(tǒng)控制原理”、“實現(xiàn)系統(tǒng)控制原理需要用到哪些硬件”以及“系統(tǒng)如何控制汽車進行倒車”等一系列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習項目;其次,根據(jù)相關的學習項目,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索,使學生親自參與項目的完成,并最終完成項目;最后,使學生參與課后總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計算思維。教師借助教學活動的輔助,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了自主探索,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提升,加深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的理解,提升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設計項目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項目學習法,項目的設計是整節(jié)課程的中心,是保證教學理念能夠成功應用的主要依據(jù),因此,教師在進行項目設計時,處理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之外,還需要將重點放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及要求上,根據(jù)教學目標及要求的相關規(guī)定,在設計學習項目時,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水平,促使學生具備信息技術的核心素質。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Word基本理念及應用》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Word軟件的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實際操作水平,教師可以使學生利用Word軟件制作一個個人宣傳簡歷,要求簡歷中必須包含藝術字、圖片、水印、邊框底紋以及文本分欄等內容,以此提升對于Word軟件相關知識及操作水平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以及操作熟練度,由于項目貼近實際生活,因此學生會花心思去思考如何設計高質量的作品,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深入探索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并且是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升了其綜合能力。綜上,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在設計學習項目時,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做好項目學習效果評價與總結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要關注項目式學習活動的有效評價與及時反饋,可以引導學生針對作品選題、規(guī)劃與分析、工具與方法、步驟與過程、成果與報告等制訂恰當?shù)脑u價量規(guī),進而對項目學習的完成情況進行自評、互評等,可以利用ittools、moodle、claroline等網(wǎng)絡平臺進行實時在線評價。同時,教師要關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潛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評價,延續(xù)其創(chuàng)作欲望;要做好成果精彩展示工作,充分尊重學生,激勵學生,引發(fā)學生自信和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另外,每個項目結束后,都要督促學生做好項目總結。項目總結可以讓學生積累有效的經(jīng)驗,有利于后續(xù)項目式學習的順利開展,為他們參加各級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和研究性學習活動提供有力支持。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知識內容十分抽象,早期教師在教學時,由于應用的方法存在缺陷,從而導致教學質量未能達到預期。為此,教師就可以嘗試應用項目式學習的方式,將整個課堂全部交給學生,讓其自主按照要求,逐步完成各個項目。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能將以前學過的信息知識融會貫通,有效解決眼前的問題,以此加深認知和理解。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能力必然會得到大幅度提高,也將為其未來的個人發(fā)展帶來了諸多幫助。
參考文獻
[1]祁永賢.基于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項目式教學設計探究[J].新課程,2020(46):60.
[2]張潔.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才智,2020(27):159-160.
[3]魏培李.高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互動策略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15):183+185.
忠縣教師進修學校 重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