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佳囡
【摘要】幼兒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起點,對個體生命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奠基重要,幼兒生命教育理應成為幼兒教育的思考起點。用種植園中的小生命引導幼兒懂得珍惜生命。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與大自然有關的課程和活動,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們走近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
【關鍵詞】 ?種植活動 ;生命教育
在孩子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事情在發(fā)生,而孩子們的天真浪漫讓他們對一切事物都附有了重要的生命意義。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種植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們認識更多的農作物,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更能夠通過對植物的種植,體會生命的力量,感受那份最自然,最純真的美好。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庇變簣@種植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與大自然建立情感,從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農村孩子對現代化的東西越來越熟悉,而對于生活中常見的蔥蒜卻分不清,特別缺乏對自然的洞察力。加之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有限活動場地窄小,功能室不全,區(qū)角活動開展得不夠到位,種植區(qū)的創(chuàng)設對農村幼兒園顯得尤為必要。種植區(qū)不僅能美化室內環(huán)境,而且能豐富孩子們的活動內容。由于種植區(qū)陳列物品的多樣性、變化性、具體性,給孩子帶來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經驗,為孩子提供的是自由的隨機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種植區(qū)彌補了集體活動中觀察、探究不足的缺憾為孩子們提供的是感性經驗,在摸、看、說、養(yǎng)等過程中,能為孩子的科學探索提供良好的機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探索精神。
一、幼兒園種植活動
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幼兒對大自然的情感。幼兒園種植園地一直以來都是幼兒園在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讓幼兒在園體驗田園生活,回歸自然,同時也讓幼兒體驗勞動收獲的快樂,根據新《綱要》的精神要求,前丘幼兒園充分利用種植園地作為教育資源對幼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作用,認真考察,合理布局,規(guī)劃管理種植園地。在幼兒園的種植園地中,幼兒們可以在每一個角落都做上標記,真正成為幼兒教學中的小小主人,當幼兒們和大自然中的植物們相處時,植物們的生機盎然和孩子們的蓬勃成長交相輝映,我們會很輕易地發(fā)現,幼兒們可以在種植活動中找到很多成人們常常忽視的美好,幼兒們可以通過觀察、發(fā)現和管理自然的方式,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觀察習慣,也培養(yǎng)了幼兒們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按笞匀皇俏覀兊闹R寶庫,大社會是我們的生活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备鶕@一理念,讓孩子們接近大自然,體驗種植的樂趣。
二、開展種植活動有效方法
(一)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在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開展中,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互相幫助的意識,讓孩子們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團隊合作的精神,提高幼兒們的活動參與率,豐富幼兒們的種植體驗,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們的交流能力和溝通水平。而在幼兒園種植活動的開展中,我們就可以讓這些孩子們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有的孩子負責挖土,有的孩子負責播種,有的孩子負責施肥、澆水、除蟲等等,孩子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種植一株植物,不僅能夠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成就感,更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進彼此的感情,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在種植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周邊的教育資源。讓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參與播種管理。動員大家-起收集各種種子,把收集的種子一并呈現在幼兒們面前,讓他們充分討論:“我們班的種植園地應該種些什么?種植園地.上要種各種蔬菜應該怎樣劃分呢”?幼兒們各抒起見,在討論中達成了共識,合理安排種植了芹菜、蠶豆、油菜、土豆、大蒜、蘿卜等。并請幼兒的奶奶(老農)一起參與指導種植園地,使幼兒們了解到要讓蔬菜長的好,要經常去管理,施肥、澆水、鋤草。在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時常有幼兒提醒老師一-起管理種植園地,參與管理已融入幼兒們每天的生活。
(二)日常觀察,自主管理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讓幼兒在身邊的生活實踐中提升動手動腦的能力,不僅有利于提升其通過自身體驗提升生活認知的素養(yǎng),也能助推其融于社會的能力發(fā)展。
在植物花卉成長的不同階段,讓家長陪自己的孩子觀察植物的生長也是一件十分溫馨的事情,在種植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把自己種的植物帶回家里,和父母一起進行觀察,并且完成觀察日記,在一周后再帶回幼兒園。孩子們在和父母一起對植物進行觀察時,往往能夠體會到更為細致的東西,親子之間也多了一些共同話題,幼兒們會更加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家長則更能夠了解自己的孩子。
植物的生長變化是一個需要耐心照料與等待的過程。各種植物在孩子們的期待中一天天長大,一天天發(fā)生著變化。在觀察種植園地時,孩子們養(yǎng)成了習慣,總要人手一本帶好種植記錄本,記錄本中記錄著植物的點滴變化,在記錄中孩子們驚喜的發(fā)現了植物生長的有趣現象:蘿卜開的是大大的.白色花,油菜、青菜開的是黃花,蠶豆開的是粉色的花;花謝了,有的結籽、有的結豆莢。我們平時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來的,這些又都是蔬菜的種子。同時,結合主題活動《春天里的菜》進行教學,特別是在開展綠色菜籃子和種植園地的活動中,找到了主題活動和種植園地的結合點,發(fā)揮了種植園地的作用。
(三)保護生態(tài),熱愛自然
開展幼兒園種植活動,能夠倡導幼兒們保護生態(tài),熱愛自然,無數實例告訴我們,人類與自然應當和諧共存,而自然的饋贈往往是博大又無私的,那么保護生態(tài)的平衡,則是每一個受到饋贈的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們認識土壤中的蚯蚓,了解每一株植物生根發(fā)芽的樣子,從而使孩子們樹立起一個保護生態(tài),熱愛自然的意識。
生命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生命活動與社會關系的體現,讓孩子在生命的啟蒙階段用他們身邊的動植物來感知生命存在的美好,學習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護一些小生命,激發(fā)幼兒關懷生命、感恩生命的情感,讓孩子們的生命光輝燦爛。
參考文獻:
[1]高源.淺談幼兒園種植活動的教育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39-40.
[2]劉良華.愛的智慧:探討生命教育的哲學,心靈對話,2010-06.
作者單位:紹興市柯橋區(qū)平水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