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初中語文教學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如今的教育追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提升,這也對初中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文文學知識和基礎知識,同時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教師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途徑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已經成為重要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同時針對問題采取了有效的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學鑒賞能力;教學途徑
前言: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包括兩部分:理論性基礎知識和技能性內容,而文學鑒賞就屬于技能性的內容。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和素質有積極的作用,也是素質教育和學科素養(yǎng)的要求。學生擁有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對學生來說,有利于學生的人文素質的提高和長久的發(fā)展,也能幫助學生健全性格,在文學鑒賞過程中樹立自己的三觀,提高審美。另外,文學鑒賞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措施來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鑒賞發(fā)展現狀
1.教學主體不明,重視不足
目前,雖然已經在全國范圍推廣實施素質教育,但是大多地區(qū)的中學生依舊面臨著升學競爭帶來的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師為了完成教育目標,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忽視了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只一味的“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喪失主動性,這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體驗和自我感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來說,也有不利影響。
2.師生互動低效
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主動的思考、感受、表達。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教學互動,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師生互動低效。學生雖然掌握了文章結構,但是不能完全體會到背后所蘊含的感情和深意。
二、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具體措施
1.制定恰當閱讀計劃
由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水平不同,眼界和視野也不同,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也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潛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適的閱讀計劃。閱讀計劃既可以由學生自主制定,也可以教師引導制定。但是不管是怎樣制定閱讀計劃,教師都需要適時地給予指導,以學生的結構特點和年齡特點為基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現階段閱讀的文學作品。例如,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比較薄弱,教師可以幫助選擇趣味性的文學作品或者是童話故事,也可以選擇短篇的易于理解的課外讀物或文集,讓學生積累各種題材的文學知識。
2.增加有效師生互動
有效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文學鑒賞過程中也不例外。在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來理解文章的內涵與主題。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師再加以引導,能夠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優(yōu)秀的文學篇章,讓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學審美水平,增強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木蘭詩》一文時,教師可提出問題“文章中從哪里能看出木蘭替父從軍前的內心情感?”結合文章來引導學生思考體會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從而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3.引導學生交流
文學鑒賞能力是一門技能性訓練,是一門主觀性的活動。由于不同的人生活經歷、社會閱歷、知識積累和思想情感不同,這就意味著不同的人在閱讀同一篇文學作品時的感受、體會也會有所差異。每個學生在理解文章時都有可能出現偏差或者過于片面,因此,學生之間的交流十分必要。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分享自己閱讀文章的感受和體會到的情感,這樣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鑒賞感受。在交流過程中也能逐漸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豐富鑒賞技巧。
4.加強課外閱讀訓練
如果想讓學生充分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光靠教材中的文章是不夠的,需要課外閱讀訓練加以輔助。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必讀書目作出了要求,也在知識考察中有充分體現,這也給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一定保障。除了這些文學作品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可以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單,在閱讀中熏陶自己,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厚積薄發(fā),不斷積累文學知識,在閱讀中提升自己。
結束語:
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水平,也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寫作涵養(yǎng)和語文素養(yǎng),意義重大。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措施,通過制定恰當閱讀計劃、增加課堂有效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交流、加強課外閱讀訓練等方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小穎.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教育,2015(8):83.
[2]楊敏華.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途徑探究[J].新作文:教研, 2019(6):193.
[3]戚寶雅.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6):64.
[4]李慶豐.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24):287.
(遂溪縣北坡中學 ?廣東遂溪 ?5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