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會
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幸福教育逐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小學生如果產生了幸福感,那么在學習和成長上都會取得更好的進步,始終能夠以積極的心理面對一切,為德育工作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保障?;诖?,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在幸福教育思想的引導下,適時給予鼓勵獎勵,提升學生的熱情與信心,要更多的關注和了解學生,注重對學習潛能的激發(fā),還要營造班級和諧氛圍,組織豐富班集體活動,從而增強德育教育的效果。結合本人班主任工作圍繞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方法與策略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又被附加了新的要求。在小學時期,學生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總是無法把握,從而也就沒有太大的學習熱情。針對于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德育工作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幸福感,學生的幸福感提升了,從而也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會逐漸地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最終推動小學生實現(xiàn)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在幸福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要對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改變落后單一的教育模式,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幸福感進行教育策略設計,從而提高德育工作質量。
1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及內涵
隨著教育理念的改革與發(fā)展,幸福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已經(jīng)成為如今教學德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幸福教育的普及能為教師帶來物質和精神等層面的幸福愉悅感,從而再將幸福感傳遞給學生;同時,幸福教育也能夠直接為學生帶來幸福的學習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其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從教師與學生這兩方面來考慮,幸福教育在教學德育工作中的運用是十分重要的。有什么樣的幸福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準則與追求,幸福觀對于人的精神層面的培養(yǎng)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它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良好的價值觀念等。作為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應高度重視幸福教育的重要作用,著力加強幸福教育的教學力度,在教學管理中大力弘揚幸福教育觀,并從日常的點滴做起,通過幸福教育來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1]。
2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
2.1適時給予鼓勵獎勵,提升學生的熱情與信心
對于學生幸福感的培養(yǎng),班主任最應該做到的就是提升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擁有了足夠的自信心,學生對于幸福感的把握就會提高一個層次,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針對于這一點,班主任應該適當?shù)貙W生予以精神鼓勵或是物質獎勵,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與發(fā)展,這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作用十分顯著。例如,在《七律·長征》一詩的學習中,這首詩歌是毛主席在紅軍長征后寫下的,氣勢磅礴,體現(xiàn)出了紅軍的堅韌與勇敢。在這篇詩歌的學習中,有感情朗讀詩歌是教學的重難點,因此教師在教授課文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朗讀能力以及對于感情的把握程度還不夠,因此就會有部分同學無法把握到重點,對于這種狀況,班主任教師要耐心指導,并對朗讀能力較弱的同學予以鼓勵,如通過“加油,你讀的很棒了,繼續(xù)努力”、“這一句你能夠讀的更有感情,我們再試一次”等話語對學生進行精神上的鼓勵,這樣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并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用心地去感受詩歌情感,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目的[2]。
2.2關注和了解學生,注重對學習潛能的激發(fā)
在幸福教育觀的模式下,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潛能的激發(fā),在完成教育目標所規(guī)定的任務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點來激發(fā)學生的特長能力,這一點對于學生幸福感的培養(yǎng)以及全面發(fā)展來說十分重要。在這樣的模式下,也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要加大對于學生的關注力度,主動了解學生的不同能力與特點,從而通過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對于學生潛能的激發(fā)[3]。對于教學來說也是一樣,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障礙,甚至是會遭遇失敗,作為語文教師來說應該學會傾聽學生,走入他們的內心,了解學生遇到學習障礙的原因是什么,鼓勵他們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就失去繼續(xù)學習下去的信心,也不要因為一次的成績高就會驕傲自滿,應該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激發(fā)學習潛能,這樣學生才會不斷取得學習的進步,從中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功感。
2.3營造班級和諧氛圍,組織豐富班集體活動
健康的心理源于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小學語文班主任應該注重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尊重、關愛和民主的,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從中獲得對生活的感悟和熱愛,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才能實現(xiàn)幸福教育的目標[4]。在班級氛圍營造方面,可以通過辦黑板報的形式啟迪學生的心靈情感,可以設置讀書角凈化心靈,還可以設置“愛之生”信箱做好師生心靈交流,這些方式都有助于增強班級的親和力,促進小學生健康陽光心態(tài)的養(yǎng)成。另外,班主任還應該組織學生們開展豐富多樣的班集體活動,可以是學習活動、班會活動、課外實踐活動等等,可以是討論或者交流以及娛樂游戲,都可以幫助學生緩解枯燥學習產生的壓力,放松心情,并且在班集體活動中增進友誼,產生集體榮譽感,獲得幸福感引領學生們建立團結、友愛、互助的和諧人際關系,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結語
總之,在小學時期,教師隊伍尤其是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對于學生幸福感的培養(yǎng),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還能夠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來說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要積極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幸福感,最終使學生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艷紅,陳忠.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學周刊,2018,04:171-172.
[2]張英敏.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Z1:101-102.
[3]邵玲.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179-180.
[4]農永懷.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J].農家參謀,2018(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