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摘要:在慢性疾病中高血壓是普遍存在,且危害性比較高的一種,老年人是主要的患病群體,患者需要終其一生進行血壓控制,但是為了保證患者有良好依從性,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不僅需要合理用藥,還需要有合理的護理措施進行系統干預。隨著醫(yī)學界對護理相關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取得了巨大進展,科學的護理措施做如下綜述。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05-120-01
我國人口結構中,老年人占比越來越大,而此類人群高血壓病發(fā)生率高,不過老年人常常有思維混亂、反應遲鈍、健忘、記憶力減退等情況,加之對疾病基礎知識認知不夠,所以難以有效執(zhí)行治療方案,也就達不到理想的血壓控制效果。相關研究表明[1],如果是精神壓力過大、缺乏運動、體重超標、大量飲酒、吸煙,以及低鉀、高脂、高鹽飲食,這樣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對病情有效控制產生一定影響。如果能展開針對性護理,可以改善上述因素,為控制血壓奠定基礎。
一、健康教育
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為家屬做好普及宣教,以便發(fā)揮監(jiān)督和輔助作用,充分認識到疾病的終身性,只有長期規(guī)范服用藥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壓,最大程度減少致殘風險,避免并發(fā)癥出現。
二、心理護理
研究發(fā)現[2],情緒過度波動,會影響植物神經功能,讓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從而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紊亂,導致血壓上升。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對老年患者表示尊重,并通過溫柔、誠懇的態(tài)度給予患者安慰,幫助患者穩(wěn)定情緒。同時,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認識,保持樂觀、平和、寬容的態(tài)度,培養(yǎng)興趣愛好,建立生活信心,各種應激事件能正確處理好,防止情緒過度波動。部分患者還會因為長期服藥增加經濟負擔、用藥不良反應等因素產生抗拒情緒,為此要與家屬聯合做好思想工作,選擇經濟安全的藥物,減輕老年患者心理負擔。
三、用藥護理
結合老年人用藥史、并發(fā)癥、體質量、年齡等特點評估用藥風險,合理制定用藥方案,讓治療變得個性化。用藥要從單一藥物、小劑量開始,再逐漸的聯合用藥、增加劑量。用藥期間還需要對患者不良反應癥狀做觀察,如果某些藥物容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告知患者更換體位時動作要緩慢,早上起床時不要急于離床,先靜坐15分鐘再下床,如有必要在家屬幫助下完成[3]。
四、飲食護理
(一)飲食調節(jié)
飲食習慣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直接聯系,比如肥胖,鈣、鎂、鉀攝入不足,鹽攝入過量等。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控制熱量、脂肪、蛋白質、鹽等攝入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則,低脂肪、高蛋白的魚類和禽類可以多食用,動物內臟、豬肉等高脂肪的食物少使用,還要多食用紫菜、蝦皮、香菇、木耳、新鮮蔬菜等低鈣、高維生素的食物。
(二)體重監(jiān)測
如果老年患者肥胖,需要通過合理膳食來控制體重或減肥,將體重降低到標準范圍內,不過不能急于求成,每周減重最佳值是1kg,定期測量體重、做好記錄。在體重控制期間要讓患者多進食豆制品、魚類,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脂肪,控制能量攝入,將體質量降低在24以下[4]。
五、運動護理
運動鍛煉對老年患者控制血壓水平有著積極作用,同時長期、合理的運動鍛煉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在運動方案制定時,需要集合患者體質情況、年齡、運動習慣等,運動鍛煉要量力而行,并且每天堅持,逐漸的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避免過度疲勞適得其反。最適宜的運動包括太極拳、慢跑、快步走、散步等,注意不要做激烈的運動,如果年齡過高需要在家屬陪伴下進行。
六、行為干預
(一)監(jiān)測血壓
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測量血壓方法,在血壓測量過程中,要做到定專人、定血壓計、定部位、定時間?;颊呖梢缘缴鐓^(qū)服務站進行測量,也可以在家庭中自行測量,無論哪種方式測量后,都要將結果做好記錄,以便了解血壓波動情況,達到長期監(jiān)測的目的。
(二)戒煙
相關研究表明[5],吸煙后收縮壓會提高10-25mmHg,每分鐘心率會提高20次。主要是因為尼古丁煙堿會讓交感神經、中樞神經興奮,從而加快心率;還會增加腎上腺釋放功能,大量釋放兒茶酚胺,促使小動脈收縮,從而升高血壓水平。另外,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成分還會損傷患者的心血管,加速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所以患者盡量在三個月內完成戒煙。
(四)放松技巧
指導患者通過放松方式減輕身心的緊張狀態(tài),比如深慢呼吸、轉移注意力、排除雜念等,在反復長期訓練下,患者可以在受到不良應激刺激時,快速自我調節(jié)、恢復放松狀態(tài)。叮囑患者禁止熬夜,盡量早睡早起,確保每天有充足的的睡眠時間,夜間睡眠時長不低于8小時。
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患者長期堅持合理護理干預,對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改善預后都有著良好作用,所以是最高效益、低投入的干預方式。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運動護理以及行為干預等方面展開,只有綜合性的護理才能達到保健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麗萍. 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 醫(yī)學食療與健康, 2020, 18(13):2-2.
[2]程薌蕙. 淺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 v.17(16):32-33.
[3]紀妙音, 刁賀, 李香玉. 延續(xù)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干預效果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 2019, 17(01):149-150.
[4]高欣.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護理研究進展[J]. 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 2019, v.34;No.211(05):45-47.
[5]張思琪, 王晶晶, 羅婉麗,等. 高血壓病人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J]. 循證護理, 2019, 5(0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