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園
在這個越來越實(shí)用主義的時代,真正沉醉于閱讀的人,確乎是越來越少了。所以,臺灣詩人痖弦在《寂寞》中感嘆:“一隊(duì)隊(duì)的書籍們/從書齋里跳出來/抖一抖身上的灰塵/自己吟哦給自己聽起來了?!边@些“書籍”顯然多是“無用”之書,故而不被青睞,只能寂寞自語。事實(shí)上,忙于閱讀的人向來不少,或?yàn)樯龑W(xué),或?yàn)榭甲C,或?yàn)榍舐?,焚膏繼晷,孜孜不倦,當(dāng)然,也頭暈?zāi)X脹、苦不堪言……像這樣懷有強(qiáng)烈功利性的閱讀,已經(jīng)成為社會常態(tài),卻距離閱讀的本意越來越遙遠(yuǎn)。
閱讀,本來是人生一大樂事。杜威有言,讀書是一種探險(xiǎn),如探索新大陸,如征服新土地;法朗士也說過,讀書是“靈魂的壯游”,尺幅之間可見山川名勝、幽谷奇花;薄伽丘甚至說,他在書堆中,享受到了世界上“任何君王都無法感受過的無與倫比的快樂”;歐陽修則由衷地發(fā)出感慨,“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
那么,怎樣才能從閱讀中獲得“至樂”呢?
李清照與趙明誠為讀書人樹立了一個“讀樂”的范本。易安居士在《金石錄》后序中生動敘述過他們夫婦的讀書生活:“余性偶強(qiáng)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決勝負(fù),為食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藏既富,于是幾案羅列,枕席狼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犬馬之上?!毕硎苓@樣的精神愉悅,需要性情相投、聲息相通,更需要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
林語堂認(rèn)為“真正的讀書”才是快樂的,“一句話說,興味到時,拿起書本來就讀,這才叫作真正的讀書,這才不失讀書之本意”。他還描繪了“樂讀”的佳境,“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jīng),或在風(fēng)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菰一盒,哲學(xué)、經(jīng)濟(jì)、詩文、史籍十?dāng)?shù)本狼藉橫陳于沙發(fā)之上,然后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這樣的閱讀是超越了功利性的,正如蒙田晚年所言:“我讀書純粹只為自娛,不為獲得什么?!?/p>
善于享受讀書樂趣的人,會根據(jù)時令、環(huán)境來選擇書籍,感興于中,并由字里行間讀出人世的種種樂趣。
要想享受讀書的快樂,還必須善于讀書。袁枚說過,“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癡瘤?!迸_灣著名書人郝名義編過一本叫《閱讀的狩獵》的書,把閱讀比喻為狩獵,把善于讀書的人比作好獵手。這本書提供了“好獵手”修煉指南:作為一個新手獵人,首先要避開圖書排行榜的陷阱,學(xué)會去書店的角落里搜索。商業(yè)時代的圖書排行榜,上榜的新書并非都是值得去讀的。叔本華說起當(dāng)代人愛讀毫無價(jià)值的新書就充滿怒火:“平凡的作者所寫的東西,像蒼蠅似的,每天產(chǎn)出來,一般人只因?yàn)樗鼈兪怯湍锤傻男聲鴲圩x之,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情……其中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讀物尤為狡猾,能使人浪費(fèi)寶貴的光陰,無暇讀真正有益于修養(yǎng)的作品?!?/p>
找到目標(biāo)以后,最好每個主題的書積累50本——沒有讀完也不要緊,至少開闊了視野。書讀多了就像練習(xí)射箭,熟能生巧,天長日久自然就練出百步穿楊、張弓即中的本領(lǐng)。要想成為一個好獵手,還必須“不怕走錯路”。走了幾回歧路,就積累了識路的經(jīng)驗(yàn)。所以閱讀中不要怕讀到?jīng)]有價(jià)值的書,臺灣著名書人唐諾就說過,“買錯書應(yīng)該作為閱讀找書的前提”。當(dāng)然,倘若買了錯書,讀過幾頁幾章發(fā)現(xiàn)味道不對,應(yīng)該當(dāng)機(jī)立斷棄之。
最高境界的“獵手”是不會單純專注于閱讀本身的,他還會將書本與現(xiàn)實(shí)結(jié)合,從而提升自己享受快感的能力。古人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鼻宕鷮W(xué)者顧炎武就是一個典型。他用一頭騾子載書,交換著騎兩匹馬——一邊行走天涯,一邊博覽群書,如此二十多年樂在其中,終于寫成《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及讀書筆記《日知錄》。要真正讀出書中的真味,更需要將人生的經(jīng)驗(yàn)融入其中。
一個人的閱讀歷史,其實(shí)就是一部心靈成長史。弗吉尼亞·伍爾夫說:“如果將一個人閱讀《哈姆雷特》的感受逐年記錄下來,將最終匯成一部自傳。”對于個人而言,“閱讀史”記載著自己與書本相識、相知、相戀,直至攜手終老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閱讀過程中,閱讀者時時會在書中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會留下一路驚喜。
閱讀之樂的最高境界,甚至可能與閱讀本身無關(guān)。
作家馮驥才寫過一篇《摸書》的散文,講述了一位名叫莫拉的老婦人嗜書如命的故事。莫拉對作家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書里。”又說:“我收藏了4000多本書,每天晚上必須用眼掃一遍,才肯關(guān)燈睡覺?!彼3G椴蛔越亍懊?,“摸一摸就很美、很滿足了。”她已去世的丈夫是個“書蟲”,終日待在書房里,除了讀書之外,便是把那些書搬來搬去,翻三翻、看一看、摸一摸。莫拉藏書及摸書的嗜好,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丈夫的影響。她幸福地回憶:“他像醉漢泡在酒缸里,那才叫真醉了呢!”
因書而醉,這是怎樣的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