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蕾
【摘要】教師把多媒體與小學語文結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認真分析,結合多媒體特點,課前用心安排,制作課件、講解語文的方式方法改變,以及對課堂上有趣的、生動的氛圍的設置,多媒體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有計劃的來給學生講知識,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幫助學生了解課本內容、使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自己愿意主動學習。小學語文的特點是課文的內容種類比較多,課文對學生識字要求也多,對課堂上教師講解課文的水平要求也高,教師通過多媒體教語文,給學生創(chuàng)建有吸引力的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上課熱情,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關鍵詞】語文課堂;多媒體;拓展知識;教學靈活;分擔壓力
首先,記憶中,小時候學習課文,是教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現(xiàn)在看來,舊的教學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教師的作用,也并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教師的優(yōu)勢、特長。黑板書教學,它的色彩是黑白的,顏色沒有那么豐富艷麗、畫面也是無法動的,是靜止的,這是它的弱點。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教學,在制作課件時,將與課文符合的圖片、聲音,選取文字,并將他們組合在一起,使得學習環(huán)境新鮮又有趣,將多媒體教學與小學語文結合起來,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拓展課外知識,豐富生活;多媒體教學能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種與課本內容想呼應的情景,仿佛置身在課本中,能很好的調動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欲望,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靈活;還可以分擔教師壓力,學生置身在情境中,又有立體聲音,就能很好的感受作者的感情,省去了老師機械、繁瑣的重復講解。
一、拓展課外知識
把多媒體教學融入到語文課堂上,使得語文課堂都有趣生動起來,教師能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種有趣的氛圍,讓學生能快樂的學習,在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中,能充分掌握課本知識,在語文課堂上,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形象生動的動畫圖片,不僅調動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學習欲望,對于拓展課外知識,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媒體教學與語文想結合,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反應效果特別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不僅改掉學生不愛學習的毛病,還能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授《大青樹下的小學》一課,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絡、或者從喜歡的書本上,收集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節(jié)日、食物等有關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用聲音、文字、圖畫、視頻等形式將西南邊疆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情景展現(xiàn),讓學生感受到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朗讀要求,對學生進行范讀,讓學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結合多媒體所配的圖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要描述的民族特點,要表達的感情,體會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學更加靈活
一般上課前,教師必須要充分準備課件、認真的備課。充分了解課本的知識、用自己的話然后再講給學生聽。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使以前枯燥的課堂氛圍得到改善,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習拼音時,如果沒有多媒體,進行輔助,課堂上枯燥乏味的氛圍不利于學生學習拼音,教師也頭疼,他們教得辛苦,學生也學得很苦。有了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能更加生動,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a、o、e》一課,在教學中,可用讀兒歌的方式,引入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習拼音的興趣??蓪W習內容制作成為兒歌。如“aoe”一課的情境動畫可以這樣設計:隨著動聽的背景音樂,展現(xiàn)一幅夏日小溪水流動的畫面,清清的河水,綠綠的草木,一個小女孩在岸邊唱歌,啊、啊、啊,河邊有一只大公雞,似乎也在學小姑娘,它噢、噢、噢,非常開心,這時候一只白色的天鵝游了過來,它也在唱著歌,額、額、額。學生喜歡哪個形象就用鼠標點擊一下,諧音形似的“a”、“o”、“e”便從畫面上跳了出來。
三、分擔教師壓力
在小學階段,識字是基礎,中國的漢字比較復雜,尤其對于小學那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每篇課文都有大概10到12個的識字任務,教學中也存在著重復記憶、重復的訓練、這樣導致學生學習枯燥無味、興趣也不高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能投影的特點,將自己制作的電子課件進行展示給學生看。同時,也可以成為教師課堂講解課文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的教學中,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幫助教師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教《我變成了一課樹》一課,課前以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動畫進行開題,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如果大家也有這樣的超能力,大家想變成什么呢?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制作課件前,將要講的課本中的圖片、聲音等找好,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想變成一棵樹,是為什么呢,教師改變了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各種優(yōu)勢,改善以前以粉筆和黑板為主要的教學手段,鮮艷的顏色,有趣的語言、還有動畫,將一課大樹的樣子展現(xiàn)出來,不僅能夠使刺激學生的感官,還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因此,教師用多媒體技術,能分擔教師的壓力。
總之,教師在講解小學語文課文時,利用多媒體手段的優(yōu)點,提高了學習的樂趣,能拓展豐富的課外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主動閱讀,并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教學更加靈活,還能分擔教師壓力,計算機有方便保存、恢復快,節(jié)省時間的特點,利用這個特點,將多媒體與語文課堂結合,節(jié)省了教師的板書時間,而且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課堂上的知識練習量在當前課堂上就可以完成,每節(jié)課的內容,在課堂上鞏固,盡量不在課外布置大量作業(yè),減輕了師生關系融洽。
參考文獻:
[1]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4)
[2]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
陜西省渭南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