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學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環(huán)境下,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地理是高中階段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很強,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有很深的聯(lián)系,因此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成了地理教師所面對的難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方式;構建策略
在高中階段,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所涉及的內(nèi)容領域十分廣泛,從人文科學到社會科學再到自然科學,具有很強的教學難度。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對地理學科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而構建高效課堂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設定目標、導入新課、自主學習、知識拓展四個方面來對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進行具體探究。
一、科學設定教學目標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活動的前提,所有的課堂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展開的,所以教學目標的設定至關重要。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首先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科學設定教學目標。此外,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方式等因素,最終設定一個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相比初中階段在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上已經(jīng)有了很大提升,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一點難度,讓學生學習起來不要過于輕松而降低對地理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這一課時,教師經(jīng)過綜合考慮,設定這樣的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線速度等教材內(nèi)容;2.了解地球運動的基本特征,掌握相關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宇宙觀,提高學生地理文化素養(yǎng),保持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目標,涵蓋了對學生從基礎知識到應用能力再到思維方式的綜合培養(yǎng),對課本的基礎知識有一些拔高,同時又在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內(nèi),是比較科學的教學目標。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在設定好科學的教學目標后,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教學,讓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有趣的課堂導入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將學生的興趣轉移到課堂知識的講解上,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開拓視野,最終使學生能夠以最快速度進入學習狀態(tài),順利完成教學活動。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視頻、故事、音樂等多種載體,具體選擇哪種導入方式還是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決定。
例如:在學習《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這一課時,教師提前進入教室,利用課間時間播放一段關于黃河的小視頻,從青藏高原的黃河源到山東東營的入??冢简v流淌的母親河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甚至沒注意到上課鈴響,然后在看完這段視頻以后,教師又朗讀了一句李白的古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然后提問學生浩浩蕩蕩的黃河水真的是從天上來的嗎?這時候學生已經(jīng)被教師的問題所吸引,紛紛回答,是從青藏高原而來,也有回答是天上的雨水,教師又問高原上的水來自何處,天上的雨水又來自何處,黃河之水真的是奔流到海而不復回嗎?九曲十八彎的黃河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學生被這些問題所吸引,紛紛低頭思考,這時候,教師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去探究黃河水的秘密。這樣的導入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入學習狀態(tài),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構建高效課堂。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構建高效課堂,就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相關知識,發(fā)散學生思維,最終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和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組,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進行探究,也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教師的講解單獨探究,撰寫學習報告,可以根據(jù)地理教材內(nèi)容決定選擇哪種方式,一般來說,在學習人文地理、社會地理的時候需要集思廣益,教師通常選擇小組合作的方式,在學習自然地理部分的相關知識的時候,需要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安靜的環(huán)境去探究,教師會采取個人單獨探究的方式。需要強調的是如果選擇分組探究,在分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小組之間的實力,盡量做到每個小組的實力都相對均衡,否則容易降低實力偏弱的小組的自信心,從而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
四、積極開辟第二課堂
由于高中階段的地理學科與現(xiàn)實的自然和社會具有很強聯(lián)系,要想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就需要加強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除了在教室中進行課堂教學外,還要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走進城市,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地理學科所涉及的內(nèi)容往往是比較宏觀的,因此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將課本上的文字與現(xiàn)實對應起來有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提高地理知識水平。
例如:在學習《農(nóng)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這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了蔬菜種植基地、畜牧養(yǎng)殖基地等農(nóng)業(yè)地域,讓學生與當?shù)氐姆N植戶、養(yǎng)殖戶、政府人員溝通交流,了解發(fā)展狀況,從而對相關的知識有更深刻的記憶和理解,組中提高課堂效率。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習效率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學生是能夠最快接受新媒體和新想法的一個群體,教師要利用這個特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基礎,在于把握課本的核心知識,將其變化成學生容易接受,可以直觀感受的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狀況,合理設計每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開辟第二課堂,加深理解記憶,最終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姜繼承.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3(03);
[2]陳道鵬.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6(05).
作者簡介:黃云,1990.08.07,女,本科,漢 籍貫:海南澄邁,單位:鐵路中學,職稱:二級,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實踐。
海南省東方市鐵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