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善于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以古典主義為基礎,融入新興的攝影技術構圖方式、浮世繪等元素,創(chuàng)作出讓人出乎意料的繪畫作品。這種獨特的觀察角度打破了西方古典主義繪畫固有的構圖方式,使西方繪畫從印象派走向現(xiàn)代主義繪畫邁進了一大步。而德加最出名的典型運用攝影技術構圖的作品就是《舞蹈教室》。本文將著重分析影響德加作品《舞蹈教室》構圖的因素,文中以從德加運用攝影技術與日本浮世繪進行分析了解,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融入新的形式,同時啟發(fā)我們作為一個繪畫創(chuàng)作者必須跟隨時代科技的發(fā)展繪畫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 埃德加.德加;《舞蹈教室》;攝影技術
一、德加作品《舞蹈教室》的創(chuàng)作背景
芭蕾舞女是德加非常喜歡的主題。70年代的德加癡迷于畫芭蕾舞女,他希望能畫出空間感,畫出從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體形狀的印象,因此,他喜歡從芭蕾舞劇中選取題材,而不是從室外場面中選取題材。觀看排練時,德加有機會從各個方面看到最富有變化的軀體姿勢。從舞臺上面向下看時,他能看到少女們在跳舞或休息,而且能研究復雜的短縮和舞臺照明在人體造型中的效果?!段璧附淌摇窇撌堑录影爬傥枧嬛休^有代表性的一幅。由于畫面人物眾多,包括演員、教師及著黑衣的幾位婦女,所以德加特意將排練廳的大鏡子置于畫面中央,以加強空間感。仔細觀察畫面,可以發(fā)現(xiàn)沒有哪兩個演員的動作是完全一樣的,德加對人物姿態(tài)的把握可見一斑。德加的畫里根本沒有故事,他之所以對芭蕾舞女演員感興趣,并非因為她們是漂亮少女。他似乎不關心她們的心情,他以印象主認者觀察周圍風景那種冷漠客觀的態(tài)度去觀察她們。他關心的是在人體形狀上的明暗的相互作用,是他可以用來表現(xiàn)運動或空間的方式。德加也用他的特殊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出《芭蕾舞系列》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作品,其中《舞蹈教室》(圖1)是芭蕾舞系列中比較出名的一幅,現(xiàn)存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二、影響德加繪畫構圖的因素
(1)印象主義畫家德加對古典主義的繼承
1854-1859 年德加在意大利的美術學校進行學習,在此期間逐漸形成了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并主導他今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僅學習意大利的藝術,還學習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他時常去博物館臨摹大師的作品,他還花了大量時間模仿盧浮宮、佛羅倫薩、羅馬、阿西西和那不勒斯的早期繪畫大師的作品。德加有時把自己歸為印象派,確實在印象派舉辦的八場展覽中有七場他都是和他們一起展出的。然而,他在古典繪畫上也有很深的造詣,并且因為他不喜歡在大自然中寫生,漸漸形成一種獨特的敘事性風格??v觀他一生的藝術生涯,可以發(fā)現(xiàn)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研究古典主義繪畫上,即使是到了印象主義時期,仍然能夠看出他畫面中所蘊含的古典主義氣質(zhì)。在德加早期作品中明顯帶有古典主義風格顯示出了他所具備的高超的素描能力。1860年開始創(chuàng)作的《貝里里家庭》中的三角形構圖也是沿襲了古典主義中最經(jīng)典的金字塔構圖形式,不論是從人物形象還是技法上,我們都能很明顯地看出安格爾對他的影響。德加對人有著敏銳的洞察力,特別是女性,他的很多作品都專注于女人,而且在他研究舞者、女帽商和洗衣婦的過程中,漸漸培養(yǎng)出客觀性,試圖以自然的姿態(tài)和照片中無意識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的主題,這也加速了《舞蹈教室》這一優(yōu)秀作品的誕生?!段璧附淌摇肥堑录佑?876年的印象畫展的參展作品,美國著名的旅法女畫家卡薩特評價說:這幅畫的素描技巧超過了荷蘭杰出的風俗畫家維米爾。
(2)攝影技術對德加的啟發(fā)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fā)明和攝影技術的發(fā)展,對當時的畫壇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沖擊了古典主義繪畫。盡管當時的攝影術還不算成熟,但德加已經(jīng)開始借助于相機把特殊視角的構圖運用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它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記錄瞬間的狀態(tài),而一直在探索捕捉人物瞬間真實狀態(tài)的德加欣然接受了這門新興技術,并很快將攝影技術運用到了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在當時,攝影技術還不太成熟,擁有著敏銳洞察力的德加就已經(jīng)將照相美學運用到了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當中,攝影中獨特的觀察視角和構圖方法提供給德加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有很多是和以往的古典主義繪畫中完全不同的透視,他在努力尋求一種突破,在畫面的安排上獨具匠心,并根據(jù)照片的局部畫了很多構圖獨特的畫,帶給觀者一種瞬間性的感覺,他所畫的芭蕾舞女系列作品就充分運用了攝影技巧的構圖方式,這是在當時非常創(chuàng)新的。
(3)日本浮世繪版畫對德加畫面構圖的影響
浮世繪是一種集工藝性、裝飾性和世俗性于一體的藝術形式。大膽巧妙的構圖、平涂的色塊、艷麗明快的色彩和簡潔的造型刻畫,是浮世繪藝術最顯著的特征,19 世紀西方的藝術家們正在尋找新的繪畫途徑,而浮世繪的這種特質(zhì),引起了當時印象派畫家們的共鳴,在浮世繪藝術當中,對畫面主體特殊的構圖不僅可以獲得視覺上的動感,還可以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和空間感,從而獲得一種新的視覺效果。德加吸收了這種外來藝術文化,對繪畫主題進 行大膽剪切,在他的芭蕾舞系列作品中,就能看到浮世繪版畫對他的影響。
作者簡介:鄧格,女,漢族,貴州貴陽人,貴州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 貴陽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