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菲,龐永慧,茅乃權,羅潔寧,蔡道玲
(1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2 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護理專家督導組,廣西南寧,530021)
衰弱是由FRIED 博士提出的一種常見老年綜合征,是一種生理儲備減少的狀態(tài),涉及多系統(tǒng)生理學變化,與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1]。GUERARD 等[2]研究發(fā)現(xiàn),衰弱的老年癌癥患者其全因死亡風險比非衰弱者高2.36 倍,且與多種不良結局密切相關。肺癌發(fā)病群體主要是老年人,是我國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5年生存率僅15%左右,且預后較差,嚴重影響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3]。研究發(fā)現(xiàn)[4-5],衰弱與老年癌癥患者長期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有關,已有一些研究從化療不良反應、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角度探討衰弱與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系,但國內(nèi)肺癌領域的老年患者衰弱研究較少。我國由于吸煙率較高以及環(huán)境污染較重等原因,肺癌的發(fā)病和致死率常較高,且具有預后較差的特點[6]。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老年肺癌患者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以期為國內(nèi)腫瘤??谱o理實踐衰弱管理以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支持和參考依據(jù),現(xiàn)將方法和結果報道如下。
UVRAG基因缺失促進饑餓誘導的肝臟脂肪變性························胡曉雯 張沙沙 安 琳 AMBER Naz 朱洪新 (3,467)
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 例住院老年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診斷為肺癌;②年齡≥60 歲;③意識清楚,無精神疾病和認知功能障礙;④無溝通障礙,能正確回答問題,具有一定的閱讀和書寫問卷能力;⑤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⑥預計生存期≥6個月。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視聽障礙和語言溝通障礙者; ②伴嚴重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無法配合調(diào)查評估者。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樣本量的估算原則[7],樣本量為變量數(shù)目的5~10 倍,樣本量估算50~100 例,考慮20%無效問卷,最終納入樣本量為134 例。本研究獲得廣西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為LW2021045。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也是其中的重點、難點等。因此,在這其中,教師一定要不斷的加強聽力訓練,并引入打擊樂器等,達到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的目的,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靈活與力量,使教學的實效性得到保障。由于本人的經(jīng)驗有限,導致本文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在后續(xù)中得到改進、完善,力求將參考效用發(fā)揮到最大。
1.2.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yī)保類型、月收入水平、吸煙情況、病理類型、病理分期、肺癌病程等。
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情況見表3。由表3可見,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總分為(81.92±8.40)分,處于中等水平,其中情感狀況維度得分最高,得分由高至低依次為肺癌特異性模塊、功能狀況、家庭/功能狀況和生理狀況維度。
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狀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見表4。由表4可見,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總分與生活質量總分呈中等程度負相關(r=-0.533,P<0.01),衰弱總分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呈中等程度負相關(r=-0.405~-0.500,P<0.01),身體機能衰弱與生活質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弱相關(r=-0.241~-0.350,P<0.01),認知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生理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態(tài)和肺癌特異性模塊維度呈弱相關(r=-0.206~-0.242,P<0.05)。心理衰弱與生活質量總分及生理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及肺癌特異性模塊呈弱負相關(r=-0.164~-0.340),但除情感狀況維度外,社交衰弱與生活質量總分及其各維度無相關性(P>0.05)。
由2 名研究人員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后進行資料收集,評估前向患者詳細介紹本研究目的和意義,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發(fā)放問卷并解釋問卷的填寫方法后進行問卷填寫。共發(fā)放問卷140 份,回收合格問卷134 份,有效回收率為95.71%。
②計算當前幀與keyFrame[i]相似度,如果兩幀相似度S小于閾值T,循環(huán)變量i=i+1,將當前幀保存到keyFrame[i]中;如果S>T,此時判斷i是否小于n,小于則繼續(xù),大于轉向步驟④;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總得分(3.13±1.57)分,衰弱得分水平偏低,但衰弱發(fā)生率達36.57%,因此仍需對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的發(fā)生狀況加以重視。本研究結果與國內(nèi)研究相比,低于賈文文等[13]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狀況的研究結果。研究表明[14],年老多病是衰弱發(fā)生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中患者年齡結構以60~69 歲的老年人居多,且腫瘤分期多以Ⅰ期、Ⅱ期為主,早期患者在首診時通常無肺癌特異性癥狀,而賈文文等[13]研究75 歲以上的老年患者衰弱占比42.9%,年齡結構差異可能是造成本研究中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的發(fā)生率低于普通慢性病老年人的原因。WANG 等[15]通過構建衰弱指數(shù)測評化療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衰弱前和衰弱的發(fā)生率為31.3%,略低于本研究結果,原因可能與本研究中部分患者病程超過1年有關(占39.55%),長期的癌癥相關治療,放療、化療等治療方式本身就是挑戰(zhàn)老年人生理儲備的重要壓力源[16]。另外,患肺癌的老年人與患其系統(tǒng)疾病的老年人相比,治療過程存在合并呼吸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風險更高,均增加治療的難度,不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均可加重老年人衰弱的進展。
134 例老年肺癌患者中49 例評定為衰弱,發(fā)生率為36.57%,衰弱總分及其各維度得分情況見表2。由表2可見,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總分(3.13±1.57)分,衰弱得分水平不高。衰弱各維度以認知維度得分最高,身體機能、心理、社交衰弱維度得分最低。
表1 老年肺癌患者一般資料 (n=134)
老年肺癌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本研究老年肺癌患者134 例,年齡63~85 歲,平均(69.54±4.70)歲。文化程度以初中(52.99%)為主,其中多數(shù)男性患者具有吸煙史,病理類型以腺癌(69.40%)為主。
表2 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總分及其各維度得分情況 (n=134;分,±S)
表2 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總分及其各維度得分情況 (n=134;分,±S)
注:各維度標化分=各維度實際得分/維度總分×100%
項目得分衰弱總分身體機能衰弱維度認知衰弱維度社交衰弱維度心理衰弱維度得分范圍0~15 0~9 0~1 0~3 0~2實際得分范圍0~7 0~3 0~1 0~2 0~1 3.13±1.57 1.00(1.00,2.00)1.00(0,1.00)1.00(0,1.00)1.00(0,1.00)標化率(/%)-14.20 58.00 22.00 26.50
1.2.2 中文版格列寧根衰弱指標量表(Groningen frailty indicator,GFI) GFI 由STEVERINK 等[8]2001年編制,是一種自我報告式的綜合性衰弱評估工具,運用于癌癥患者衰弱篩查敏感性87%,特異性70%[9]。本研究采用國內(nèi)相瑋等[10-11]漢化修訂的中文版GFI,該量表包括15 個條目,分為身體機能方面(9 個條目)、認知方面(1 個條目)、社交方面(3個條目)、心理方面(2 個條目)共4 個維度。每個條目得分范圍0~1 分,總分0~15 分,總分≥4 分即評為衰弱,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衰弱程度越重。該研究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712。
表3 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情況(n=134;分,±S)
表3 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得分情況(n=134;分,±S)
注:各維度標化分=各維度實際得分/維度總分×100%
項目標化率(/%)生活質量總分社會/家庭狀況肺癌特異性模塊功能狀況情感狀況生理狀況得分范圍0~144 0~28 0~36 0~28 0~24 0~28實際得分范圍63~101 12~22 13~22 10~22 11~19 11~20維度得分81.92±8.40 16.90±2.04 16.69±2.11 16.70±2.73 15.88±1.74 15.49±1.98 60.40 46.40 59.60 66.20 55.30
1.2.3 癌癥治療功能評價系統(tǒng)-肺癌模塊(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 model,F(xiàn)ACT-L)該量表由萬崇華等[12]翻譯漢化,是常用的肺癌生活質量量表,該量表分為生理狀況(7 個條目)、社會/家庭功能(7 個條目)、情感狀況(6 個條目)、功能狀況(7 個條目)、肺癌特異性模塊(9 個條目)共5 個維度,36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0 分=一點也不,1 分=有一點,2 分=有幾分,3分=頗有一些,4 分=非常多,部分條目為反向記分,總分0~144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各領域的內(nèi)部一致性信效度系數(shù)Cronbach’s α 0.55~0.83。
表4 老年肺癌患者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n=134;r)
(1)大跨度巷道不同的開挖順序對巷道圍巖破壞區(qū)域、應力分布和位移量均有明顯的影響,先開挖小斷面有利于巷道頂?shù)装宓姆€(wěn)定,而先開挖大斷面有利于巷道兩幫的穩(wěn)定。
其中認知衰弱維度得分最高(58.0%),老年肺癌患者存在較高的認知衰弱。ARMSTRONG 等[17]的研究發(fā)現(xiàn)被評判為衰弱的老年患者其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將增加3.6 倍。認為認知衰弱與老年人生活質量惡化、住院、死亡風險以及發(fā)生功能障礙具有密切的相關性[18]。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中老年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衰弱(26.5%)。肺癌治療疾病的經(jīng)濟支出和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19],經(jīng)濟壓力、較差的預后及生活質量均會對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產(chǎn)生較強的影響。其提示在腫瘤??谱o理實踐中積極采取多種形式的軀體衰弱干預措施,注重患者心理狀態(tài),做好心理輔導,協(xié)同患者家屬,給予充分的癌癥關懷和社會支持,協(xié)助老年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和策略,改善其衰弱的進展,減輕衰弱對老年肺癌患者的影響,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采用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間距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衰弱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
本研究中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總得分為(81.92±8.40)分,提示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高于王李等[20]對324 例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調(diào)查。李京京等[21]在一項肺癌患者癥狀群與生活質量的縱向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晚期肺癌患者常出現(xiàn)咯血、胸痛、呼吸不暢等癥狀群,且隨肺癌的治療以及疾病的進展,癥狀群會相互作用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病理分期為Ⅰ期或Ⅱ期,處于疾病的早期,肺癌相關癥狀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小。因此,這可能是本研究中老年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高于王李等[20]研究的原因。
生活質量測評中情感狀況維度得分最高(66.2%),其次是社會/家庭狀況維度(60.4%),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這提示家庭、社會給予老年肺癌患者良好的情感支持,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癌癥治療的信心,良好的社會支持體系對維持較好的生活質量有重要的意義。生活質量維度得分較低的是生理狀況維度(55.3%)和肺癌特異性模塊(46.4%)。癌細胞作用下部分處于疾病中晚期的老年患者可隨疾病的進展出現(xiàn)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難癥狀群,可影響患者的生理功能。因此,本研究老年肺癌患者生理狀況和肺癌特異性模塊維度得分偏低,影響生活質量總分。惡性腫瘤的治療不僅是延長生存時間,更影響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通過增強老年肺癌患者軀體功能、肺康復訓練改善生理狀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國內(nèi)外已有較多研究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軀體鍛煉改善生理功能來達到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如康復功能訓練和階梯式情緒干預[22]和五禽戲之鳥戲運動鍛煉[23]。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肺癌患者衰弱水平總分與生活質量總分呈中等程度負相關(r=-0.533,P<0.01)。衰弱總分與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肺癌特異性模塊維度均呈中等程度負相關(r=-0.405~-0.500,均P<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心理衰弱與生活質量總分及生理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及肺癌特異性模塊呈弱負相關(r=-0.164~-0.340),社交衰弱與生活質量的情感狀況維度呈負相關(r=0.177,P<0.05),本研究相關程度表明通過改善老年患者的衰弱狀態(tài),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總體生活質量。同樣,通過提高生活質量中各維度的得分,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提高家庭支持、滿足情感需求及改善肺癌的功能狀況等又可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衰弱程度。但本研究中除情感狀況維度外,社交衰弱維度與生活質量總分及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肺癌特異性模塊均無明顯的相關性(均P>0.05)。WILLIAMS 等[24]隨訪發(fā)現(xiàn),識別為衰弱前和衰弱的老年患者在身體功能、社會角色、疲乏、抑郁和睡眠障礙等多個領域的長期生活質量更差,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衰弱總分與生活質量的中生理維度的相關程度最高,這提示腫瘤??漆t(yī)護人員可通過衰弱管理的角度,改善老年肺癌患者身體機能狀況,改善軀體衰弱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質量。
(1)裝備配置。質檢過程中出現(xiàn)在不同軟件數(shù)據(jù)格式轉換過程中造成大量數(shù)據(jù)丟失以及諸多新產(chǎn)生的邏輯一致性等問題。立體采集技術是不動產(chǎn)數(shù)字線劃圖生產(chǎn)引進的全新技術,各生產(chǎn)單位所配備的立體采集、線劃圖編繪以及數(shù)據(jù)轉換的軟件各不相同,在生產(chǎn)過程中首先要保障軟硬件的配置及性能能夠符合生產(chǎn)的要求,確保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及精度要求。
癌癥患者不僅需要通過各種治療手段達到腫瘤治療的目的,更需要追求生活質量[25],生活質量已成為評價其癌癥治療療效的標準[26]。因為癌癥治療方式的特殊性如化療、放療等,不僅僅對機體造成副作用,同時還不同程度地挑戰(zhàn)老年人的生理儲備[27],加重衰弱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而影響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表明,老年肺癌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軀體、認知、社交、心理衰弱,其生活質量處于中等水平,且衰弱與生活質量存在中等程度負相關。腫瘤??漆t(yī)護人員應充分把握老年肺癌患者衰弱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的關系,重視老年患者衰弱程度的評估,積極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進一步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