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洋
推薦指數(shù):★★★★
反調(diào)指數(shù):★★
最新票房:8987萬
(截止7月29日)
勝過十本親子雞湯書
在孩子早期看過的動畫片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算是其中最為簡單的系列,簡單的人物關系,家常的情節(jié)故事,沒有闖關沒有任務,沒有能讓孩子著急到高喊“壞人”的沖突,每一集都在家庭的溫暖、鄰里的友好里結束。以前上映過的電影版也都是如此,故事層面并沒有給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到了第四部電影版“大頭兒子”,終于有趣多了。它將兩個以往在劇版里經(jīng)常觸及又點到即止的情節(jié)點,大大方方地做了放大與延伸。這兩點分別是:大頭對父親的嫌棄以及父親的自卑,大頭的科幻夢及工程師父親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尤其是前面這一點,放在生活里聊就已經(jīng)挺別扭了,放在劇里通常用“小頭爸爸最終解決問題找回尊嚴”的套路來解決。從大人的角度來說,問題還在那兒;從小孩的角度看,小頭爸爸的確挺沒意思的。
在這部“完美爸爸”里,大小觀眾跟著大頭兒子沉浸式體驗了一番和心目中最完美的爸爸相處的經(jīng)歷。大頭想要的完美爸爸,和大多數(shù)孩子的標準一樣:全天候陪伴,內(nèi)在和外在都與超級英雄一樣酷,最重要的是“要什么給什么”,不逼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尤其是學習。
在小頭爸爸打造的這個虛擬世界里,對AI技術的展現(xiàn),AI人物思維邏輯的表達等等世界觀的建構細節(jié),都不比迪士尼電影差。但父子關系這一核心,解決的依舊是中國家庭的問題:拼爹。
孩子在觀看影片時,情緒明顯是完全跟著大頭兒子走。大頭跟著“完美爸爸”在虛擬世界里遨游時,孩子的羨慕之情溢于言表,而當“完美爸爸”逼著大頭留在虛擬世界里睡覺時,孩子也恐懼得有點想回家了。這是挖掘到小孩子內(nèi)心最害怕的一個點了:睡覺時,身邊絕對不能是外人。
散場后我問孩子,以后和“完美爸爸”一樣讓他活在沒有作業(yè)的世界里好不好,孩子嚇得立馬拒絕。這勸學效果,不比讀十本樊登教育雞湯強?最關鍵的是,全片沒有一句說教,孩子跟著大頭在“我想要的世界”和“我想要的爸爸”一起過“我想要的生活”后,直接就看到了選擇帶來的結果是什么,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也算是電影與科技結合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