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跡·歷史回望
1960年5月24日,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突擊隊4名成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從海拔85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fā),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于25日凌晨4時20分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站在了世界之巔。他們是最早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實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為世界登山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1975年,在首次登頂15年后,中國登山隊重整旗鼓,集結在珠峰大本營,踏上再登珠峰的征途。4月24日,由鄔宗岳任隊長的登頂突擊隊在大本營宣誓出發(fā),同時莊嚴地接過五星紅旗和測繪頂峰用的金屬三腳架“覘標”,這一次的成功登頂,不僅有了切實的影像資料,中國登山隊員更是在珠峰樹立了覘標,首次測得珠峰的高度為8848.13米(巖面高);2005年,我國進行珠峰高程復測,獲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實現(xiàn)以北斗數(shù)據(jù)為主,同步參考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四大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實時探測珠峰高度,再次刷新世界之巔的數(shù)據(jù)——8848.86米。
?《攀登者》
《攀登者》根據(jù)中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兩次登頂珠峰的真實歷史改編,在西藏進行實地取景拍攝。影片用影像的力量再現(xiàn)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的故事,弘揚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凝聚高質量創(chuàng)作的心血,飽含對黨和祖國的崇高敬意。
足 跡·光影刻盤
1960年的遺憾
方五洲被下放當鍋爐工,偶爾也上課講講登山知識。一日,他在教室里講課,鏡頭安靜靜謐,光線從畫面的左邊照進教室,方五洲也顯得格外平靜。他在黑板上寫下:“1924年-800”轉身對著課堂上的同學說道,“1924年,英國著名等山家喬治馬洛里試圖攀登珠穆朗瑪峰封頂,最終他到達的位置離山頂還有八百英尺?!本o接著他又寫下“1960”,繼續(xù)說道:“1960年,中國國家登山隊沖頂珠峰,在全世界人沒有看好我們的前提下,我們最終與山頂?shù)木嚯x是……”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0”,“零英尺?!痹捯魟偮洌n堂上的同學們就竊竊私語。方五洲見狀,有些尷尬,“方老師,人為什么要登山?”一名同學的提問讓課堂又回到正規(guī),方五洲認真地回答道:“人類是注定要走向未來的,大洋深處、喜馬拉雅,甚至是外太空,我們就是要在這個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中走向未來!所謂滄海桑田,正是地質構造之偉力所在?!彪S后,他舉起一塊化石講道:“這就是從珠峰峰頂帶回來的化石。”然后將化石傳給了前排的同學,讓他們觀摩?!袄蠋煟以谫Y料室看過外文資料,為什么當年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絕承認你們登上珠峰呢?”方五洲正在黑板上寫字的手停了,轉身盯著這名提問學生,眼神透露著不甘與憤恨,背景音樂也開始急促,“我們到底有沒有頂上過峰頂?”提問的同學咄咄逼人,方五洲沉默不語。峰頂?shù)幕谕瑢W間傳遞時,突然掉落,摔成兩半,滾落到教室地上。方五洲看著被摔碎的化石,畫面切到當年長眠于雪山之中的隊長徐浩天,又切回教室時,方五洲滿懷復雜的情緒,穿過學生,默默地走向化石,鏡頭又切到老隊長徐浩天臨終時畫面,他的話響起:“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狈轿逯扌⌒牡厥捌鸹檬峙涟?,默默離開了教室。
為國攀登
和正在病重的氣象專家兼戀人徐纓通完話,方五洲無比悲痛,他在風聲中轉過身,對著隊友們緩慢且堅定地說:“徐纓說,我們可以登頂了!”幾組快鏡頭轉俯拍全景,登山隊員們手腳麻利地將最后沖頂?shù)奶葑哟罱ê昧?,隨著敲打固定釘子的聲音,方五洲第一個爬上梯子。轉而一個旋轉大全景,登山隊員已經(jīng)在珠峰頂?shù)纳郊股吓逝溃轿逯薮髦鯕饷嬲?,氣喘吁吁,眼神有些渙散,他抬眼望了望前方。鏡頭轉為第一視角,前面有三個身著紅色攀登服的人在對著他笑,陽光在他們身后,將他們照耀得光彩奪目。原來是十五年前攀登珠峰時犧牲的戰(zhàn)友徐浩天等人,背景音樂此時變得緩和,昔日戰(zhàn)友站在前方,對著他揮了揮拳頭。方五洲愕然驚醒,重獲力量,繼續(xù)迎著風雪攀爬。隨著風聲漸小,天氣轉晴,方五洲一行人來到一塊相對開闊的地方,鏡頭以環(huán)繞式拍攝,呈現(xiàn)了他們在頂端的狀態(tài),他默默脫下氧氣面罩,拿起對講機講道:“大本營!”紅旗招展的大本營里,一片肅穆,領導趙坤拿著對講機回答道:“大本營收到!請講!”“報告大本營,報告北京,報告祖國,現(xiàn)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九名隊員,成功登頂!”鏡頭在大本營和珠峰之間切換,話音剛落,大本營所有人抱在一起沸騰了,曲松林老淚縱橫,“大本營向您表示祝賀!祝賀你們登頂成功!馬上立起覘標,立起覘標!”大本營的人涌出營地,向珠峰方向望去,轉而一個全景式旋轉鏡頭,將珠峰的登山隊員呈現(xiàn),他們站在風雪之巔,屹立不倒!
足 跡·記憶加載
★《攀登者》是中國電影對于登山冒險題材的首次嘗試。
★《攀登者》籌備期間,吳京就曾在電視上看到過1975年登山隊成員夏伯渝的故事,對他后來用假肢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巔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這個情節(jié)也在片中以彩蛋的形式出現(xiàn)。
足跡·主創(chuàng)心聲
◎ 吳京
《攀登者》中飾演方五洲
“拍攝《攀登者》之前,我做了七八十頁的‘人物小傳’,比如1960年中國登山隊發(fā)生了什么,買了哪些裝備;1975年再登山時,我飾演的方五洲心態(tài)應該發(fā)生什么改變,與老隊友、新隊友以及戀人的關系如何處理等等,希望能對方五洲有更深入完整的理解和詮釋。我也去了青海崗什卡珠峰大本營體驗生活,參與登山隊訓練等等。作為電影人,我們希望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我們的真誠打動觀眾,進而能更深刻理解新中國的英雄們,并為他們的事跡所感動?!杜实钦摺犯敫嬖V觀眾,這些中國英雄是‘神仙’,精神之崇高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但更是普通人,擁有自己的感情,追逐自己的夢想?!杜实钦摺分戮疵恳晃粸辄h和新中國強大而不停攀登的普通人,這是電影的真正主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登者,每一個攀登者都是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