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
內(nèi)容摘要:兒童繪本有著豐富的圖畫,并配以一定的文字,共同構(gòu)成一個故事,表達特定的情感和主題。在語文教學中,兒童繪本對于小學一段的學生來說是較為合適的選擇。本次研究提供一些繪本閱讀教學實施策略,合理運用兒童繪本的特點,使課堂變得更富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和抽象兩種思維,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并利用圖畫的特點引起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從此愛上閱讀。
關(guān)鍵詞:小學低段 語文繪本閱讀 教學實施策略
繪本這一詞來自日語漢文“繪本”的直接引用,根據(jù)其意義也可翻譯成為“圖畫書”?!叭毡緢D畫書之父”松居直認為,文字+圖畫=有插圖的書,文字×圖畫=圖畫書(繪本)。繪本是使用了數(shù)量豐富的圖畫,而圖畫又與文字彼此聯(lián)系、相互作用,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來傳遞情感。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是小學1、2年級的語文教師以繪本為主體開展的一系列閱讀教學活動,比如繪本朗讀,繪本續(xù)寫,繪本表演等等,提高學生的識字量和寫話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喜歡閱讀。
一.繪本閱讀的作用
小學低段是指小學1、2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喜歡新奇的事物,喜歡模仿,具有直觀具象的形象思維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注意力難以專注,很難較長時間的專注學習。這一階段特點剛好可以運用繪本形象的人物、鮮明的色彩和作者精心編排的言語文字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提升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促進語言能力的表達。
1、激發(fā)閱讀興趣
課程標準中對低段學生的閱讀做了相關(guān)要求:“熱愛閱讀,并從中感受其給人帶來的快樂”。激發(fā)興趣是教學的目的之一。處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中,尤其是一年級階段,受年齡的限制,自控能力和專注力都比較差,識字量也不夠多,對一些大量文字閱讀書籍會有很多的語匯并沒有識全,因而會產(chǎn)生閱讀障礙,反而會造成興趣的減退。而繪本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繪本用豐富而又充滿童趣的圖畫傳達故事內(nèi)容,圖畫中豐富的色彩會帶來很強的視覺效果,從而促進學生長時間地保持閱讀興趣。學生看完了繪本的圖畫后,再回頭讀旁邊的精煉的文字,圖畫和文字相互補充,對繪本的情節(jié)有了更完整的了解。在富有情趣的繪本中,學生愛上了閱讀,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專注力,提高了閱讀效率,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陶冶學生情操
繪本故事主題有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友情、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還有的普及動物植物的知識……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意思,有內(nèi)涵的故事給學生展現(xiàn)人類世界所存在的美好,在繪本所呈現(xiàn)的世界里體驗到不同的人生,還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學生的情感體驗變得十分生動,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明白如何展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在,進而實現(xiàn)陶冶情操的目的。
3、提升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
繪本它不只是一種簡單的帶有插畫的普通書籍,更是一種可以把閱讀變得童趣化的書籍。在日常的繪本教學中,通過對圖片的解讀,顏色的變化,人物的形象中提取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提高對文字的理解程度。此外,童趣化的語言也可以使學生多次進行閱讀,在快樂的感受中發(fā)現(xiàn)閱讀的方法,從而增強了閱讀能力。繪本的內(nèi)容主要是各類圖片,輔以少量文字,從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極有趣味的故事。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正在形成之中,對于故事要求有開始、經(jīng)過與結(jié)果。所以,其在學習繪本的過程中,會根據(jù)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自己的推理,從而形成較強的思維能力,這就有下一階段中理解復雜的人物與情節(jié),掌握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做鋪墊。
4、促進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繪本大多是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故事,作者通過大膽想象、加工,向小讀者講述一個新奇的故事。有些繪本的文字很有特色,會在繪本中反復出現(xiàn)幾乎相同的句式。比如《晚安,大猩猩》中動物園管理員給動物們一一道晚安:晚安,獅子!晚安,長頸鹿……可以問學生睡覺前,你還會給誰到晚安?通過設(shè)計一些說話練習,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在閱讀中學習表達,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二.繪本閱讀課教學實施策略
1、立足學生興趣,合理選擇繪本
根據(jù)皮亞杰的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階段論,按照這一觀點來看小學低段的兒童,他們還在從前運算階段向具體運算階段的過渡。1、2年級學生此時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形象具體的事物可感,抽象思維還在萌芽狀態(tài),對圖畫的敏感度遠遠高于對文字的敏感度,那么我們在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傾向于圖畫多,文字少的繪本,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圖像就可以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認知,讀懂故事。例如在安東尼的《大手握小手》繪本中,每一頁中只出現(xiàn)一句或者兩句對話,占據(jù)極大版面的是圖畫。在這一繪本的故事中,瘦小的主人公威利總是被一個叫大鼻子的大個子欺負。當休來做伴之后,在畫像上再次有了鮮明對比,休的體型比大鼻子還要巨大,大鼻子嚇得趕緊逃走。繪本中沒有用過多的語言進行描述,而是用圖畫在傳達故事內(nèi)容,恰恰符合了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符合小學生根據(jù)圖畫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快樂的閱讀中掌握閱讀技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教學方法多元化,激發(fā)課堂活力
繪本閱讀課堂是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這就要求老師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各種方法來營造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此外,它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文閱讀不一樣,體現(xiàn)了更多的師生交流。各種教學方法可以相互結(jié)合使用,達到更好的效果。
2.1、觀察繪本,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
繪本的特點主要在于圖畫豐富且色彩多樣,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通過繪本的封面就可能讓讀者想象故事情境;通過其環(huán)境的觀察可以猜測故事發(fā)生的背景;通過表情的觀察能夠想到內(nèi)心想法。老師要從圖片的這些功能入手,幫助學生善于觀察,并使其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認識到繪本故事的思想感情。
每本繪本都由封面、環(huán)襯、封面、正文封底構(gòu)成。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繪本的封面。封面包含著很多的重要信息,封面都是大多都是繪本故事中的主角。比如:在繪本《驢小弟變石頭》的封面上,外表是女性的一頭驢在跟小豬講話,而外表是男性的另一頭驢在和鴨子聊天,我們們可以根據(jù)題目,和觀察封面的圖畫猜一猜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老師可以提問引導,問題一:“小驢變成石頭了,他的爸爸媽媽媽還會認出他來嗎?”問題二:“小驢的爸媽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以此激發(fā)小朋友的好奇心,從而發(fā)揮想象力去猜測故事的背景。
2.2、讀講繪本,感知故事內(nèi)容
對繪本的讀與講是兩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第一步是對繪本的誦讀,第二步是對繪本的復述與講解。通過師生的朗讀,學生復述故事,共同走進繪本故事世界。
著名的語言學家徐世榮認為朗讀教學要求讀者運用聲音、吐字的技巧,代替作者說話,表達作品內(nèi)容,復原原作的精神,以增加感人的效果。由于學生的識字量比較少,教師可以帶著學生讀。教師大聲朗讀,學生跟著小聲跟著朗讀,并要求學生要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用標音進行標示。繪本故事中的人物有著鮮明的個性,但在經(jīng)過一些事情之后,人物的心理活動,說話的語調(diào)也產(chǎn)生變化。例如《大手握小手》中,開篇就講述了威利很孤單,沒有一個朋友。教師在大聲朗讀的時候可以把聲音壓低一點,輕輕的讀,聲音變得縹緲一些,營造一種孤單寂寞的情緒。接著威利不小心撞到了大個子休,他應該是緊張的、害怕的說著對不起。教師朗讀在這里是聲音應該是緊張、小心且?guī)в蓄澏兜?,在后來的故事中,威利和休成為了好朋友,這是威利的第一個好朋友。他們在一起逛公園,看運動員跑步,威利此刻應該是開心的,老師在朗讀時要使語調(diào)變得快活而開朗,以此來吸引學生,使其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在對故事有較好的掌握之后,要由學生自己來進行大聲朗讀,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朗讀,也可以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復述繪本故事就是用自己的話講述繪本故事,并不要求和原故事一字不差,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進行“再創(chuàng)作”添加進自己的想象,變化講述故事的語調(diào)等等。小學低段的學生對語句的整體性掌握是存在不足的,可對繪本中的重要的圖畫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想象并講出大致意思。也可以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內(nèi)部進行復核。學生在講述故事時,表達能力獲得了提升,同時提高了邏輯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2.3、創(chuàng)造繪本,激發(fā)思維想象
小學低段的學生充滿著想象力和好奇心,他們的世界是一切皆有可實現(xiàn)。學生無拘無束的想象力,就能夠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有趣故事。
老師要引導學生,拓展繪本內(nèi)容,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繪本。在《野蠻游戲》繪本中,主人公是一只小熊,他在樹林中遇到了很多危險。獵人用盡所有辦法想要捉住他。小熊很鎮(zhèn)定,因為他有一支神奇的魔法鉛筆,畫什么有什么。老師在講課時要引導學生思考,如果這支鉛筆在你手中,你會怎么辦?并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安排,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此外,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或者寫出來,編訂成冊,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繪本。
有的繪本故事雖然結(jié)束了,但是結(jié)尾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學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力再次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故事。學生們續(xù)編的新故事可以繪畫和寫話相結(jié)合,小組合作共同創(chuàng)造新繪本。比如《小老鼠和大老虎》繪本故事結(jié)尾的時候,小老鼠和大老虎又遇到了一個難題,又出現(xiàn)了一個家伙,它的個頭更高更大。故事至此完結(jié)了,然而這其實只是一個開始,給學生們無限的想象的空間。來了一個更高更壯的犀牛,他們?nèi)齻€相互之間會成為朋友嗎?這三個體型差別很大的人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學生通過對故事的續(xù)寫,提升了想象力,訓練了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為后期的看圖寫話訓練做好鋪墊。
2.4、表演繪本,引起情感共鳴
表演繪本指的是能夠用來表演的繪本,通過讓學生去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完成與相對應的動作與對話。小朋友有著很大的表現(xiàn)欲,當眾表演是他們熱衷的事情,老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表演,并讓他們自己準備道具,充實故事情節(jié)。要提前揣摩人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如何自然而然的進入人物角色等等。
比如《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前期大老虎總是欺負它的好朋友小老鼠,小老鼠生氣不和它一起玩。大老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又跑去哄小老鼠不要生氣,愿意自己當壞人,自己去摘花……這兩個變化的過程,同學們要仔細揣摩大老虎的說話語氣和小老鼠在整個過程的情緒變化。表演大老虎同學讓小老鼠去摘花的時候,趾高氣揚的命令著:“小老鼠去摘花,快快去!”在說話的同時把小老鼠推著走。而扮演小老鼠的同學腦袋耷拉著,嘆了一口氣說:“我能說什么,我不過是一只小小的老鼠?!睍鴮W生們一邊表演,一邊學,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對待朋友應當有正確的態(tài)度,不能只想著自己,而要尊重別人,做到相互關(guān)心。在表演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提升自信,鍛煉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還可以與故事的人物對話,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提高共情能力,得到更多的閱讀感受,提升繪本的教學效果。
3、教學評價多元化,提升學習效果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按照科學的標準,借助相應的手段,對教學結(jié)果進行評判,再給予整體的判斷。新一輪的的課程改革中強調(diào)過程性評價,強調(diào)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小學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心智發(fā)育還不夠成熟,老師的對每個學生的關(guān)注度都會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別是1、2年級的學生對老師有著崇拜感和信任感,認為老師說的話就是權(quán)威,老師的某個動作或者一句鼓勵的話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因此,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的評價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豐富性原則。在上繪本閱讀課的時候,低年級的學生們參與度高,喜歡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一方面要用語言進行表揚,另一方面借助表情與肢體語言,從而提高評判手段的豐富性。二是差異性原則。一方面,老師是不是學生閱讀成效的唯一評判標準,老師不能取代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各個學生在知識與經(jīng)驗上是不同的,所以老師要因人施材,在評價時要因人而異,不可以僵硬地套用一個模板。對于同學們的回答,教師不僅要給予肯定,還要對缺乏自信的學生多鼓勵、多表揚,比如全班學生為他鼓掌,使學生感到驕傲自豪,增強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三是民主性原則。民主性原則要求評價主體多元化,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評價的主體。在進行繪本表演時,每個小組都參與了表演,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對表演組的同學進行語言即時評價,教師可以制制定標注,使各個小組互相方便地進行評分。為了能評價他人的表演,這就要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學生的自控能力。同時,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可以使學生在評價中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讓學生的熱情得以激發(fā)起來。
繪本具有圖畫多而文字少的特征,這一特點正好滿足他們的需要,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其邏輯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繪本閱讀引入國內(nèi)的時間較遲,而且常常作為課余讀物,沒有明確要求作為課程學習,所以給教師可借鑒的教學方法并不多。以上這些辦法能否發(fā)揮積極作用,能否達到教學目的,都需要教師們充分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對繪本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日)松居直著,郭文霞、許小潔譯.我的圖畫書論[M].新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
[2]趙鳳.指導小學低段繪本閱讀教學法[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8(05).
[3]袁燕.小學低段繪本閱讀教學設(shè)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6.
[4]朱靜怡.兒童圖畫書教學的策略[J].幼兒教育.2016.
[5]黃潤靈.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2018.
[6]大衛(wèi)·阿諾得.閱讀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促進作用[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2.
[7]莫荷花.低年級語文繪本教學策略[J].學科教學與成長研究.2018(22).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