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剛響,校長就來找李老師,看樣子有急事。李老師剛跑到門口,又回轉(zhuǎn)身,想給我們“找點事兒做”,免得他不在時我們上房揭瓦。情急之下,李老師順口說了句:“你們思考一下,王安石的故鄉(xiāng)在哪里?”說完他就急匆匆地走了。
這還不簡單嗎?上堂課就學了王安石的詩作《泊船瓜洲》,我們都做了筆記,查查筆記不就一目了然?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我們把人物簡介從頭讀到尾、從尾讀到頭,都讀不出王安石的故鄉(xiāng)。
調(diào)皮蛋張湯開始作亂,模仿京劇的腔調(diào),戲謔地來了一句:“王安石——你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全班頓時哄堂大笑。
班長一聲厲喝:“不許笑!王安石的故鄉(xiāng)在……”
平時不服班長的同學再度起哄:“?在省略號里,哈哈哈哈?!?/p>
班長的臉憋得通紅,半天才說“:在鐘山,也就是南京?!痹拕偮?,學習委員站起來了:“不對,在臨川。臨川好像在江西,你們看,他的詩集不是叫《王臨川集》嗎?”
班長雖是一班之長,但成績沒有學習委員牛,這種情況下,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支持學習委員的答案。于是曾因違反紀律而被班長批評過的同學起哄了,高嚷:“?江西臨川,江西臨川?!?/p>
班長辯解道:“我們才學了《泊船瓜洲》,如果鐘山不是他的故鄉(xiāng),為什么他會月下思念?”
張湯吐出長長的舌頭,攤著手掌, 還是京劇腔調(diào)“:拿證據(jù)來——”
班長還真拿出了證據(jù):“李白的《靜夜思》不是說了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月夜憶舍弟》也說,露從今夜白,月里故鄉(xiāng)明……”
班長還沒說完,不少同學就表示贊同“:故鄉(xiāng)是鐘山,鐘山是故鄉(xiāng)。”
“臨川!臨川!”
“鐘山,鐘山?!?/p>
兩幫人,兩種答案,都試圖用嗓門的高低來決勝負,然而嗓門分不出高下,卻把打著瞌睡的唐頂吵醒了,他睡眼朦朧地說“:干什么???”
同學們分成了兩派,都想把他拉進自己的隊列,好像答案跟選舉投票似的,誰票多誰就是贏家。
“你說說,王安石的故鄉(xiāng)在哪里?”
有人提示:“鐘山,鐘山?!币灿腥颂崾尽埃号R川!臨川!”
“瞌睡大王”搔著腦袋,講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答案“:在寧波(古鄞縣)?!?/p>
所有人都笑起來,有的捂著肚子笑,有的拍著桌子笑,“哈哈,嘿嘿,嘻嘻”笑聲在一起撞碰、匯合,成了笑的海洋。
“瞌睡大王”伸出手,蜷曲著他的小指,要和我們拉勾:“騙你們是小狗,我媽媽在寧波,我去年暑假去那兒參觀了王安石的紀念館,就在忠應廟里。”
誰知道他去沒去寧波,沒人跟他拉勾。
唐頂這會瞌睡全跑了,他站起來, 腰伸得筆直:“你們?nèi)ミ^劉伯承紀念館就會知道,紀念館在開縣,他的故鄉(xiāng)是開縣;還有儀隴朱德紀念館,紀念館在儀隴,他的故鄉(xiāng)也是儀隴……”
教室里靜悄悄,沒人相信,唐頂眨巴著眼睛快哭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老師處理好事情趕回來了。唐頂像遇救星一樣,再次對老師說了答案和理由,李老師這才意識到自己離開教室時隨意給學生們找的事兒過于草率。
李老師把手放在唐頂?shù)募缟?,和他緊依在一起,問我們:“我們四川達州的鳳凰山上有個什么紀念館?”
“元稹紀念館?!?/p>
“元稹是我們達州的人嗎?”
“不——是——”
老師長長地吐了口氣,返身回講臺:“元稹在達州做過官,后來離開達州。他在達州做出了政績,老百姓至今懷念他,于是給他修了紀念館。同樣, 王安石曾在寧波做過知縣,后來離開寧波……”
老師看了眼班長,再看學習委員, 也不說誰是誰非,而是舉了一個例:“一個人在A?地出生,A?地是他的故鄉(xiāng)。但他后來考大學到了B?地讀書,在B?地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對B?地也就有了很深的感情。不過呢,他最后又離開了B 地,于是,B?地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p>
老師的話剛完,學習委員站了起來說“:鐘山是他第二故鄉(xiāng)。”
班長也站起來說:“臨川是他第一故鄉(xiāng)。”
李老師和同學們都滿意地點了點頭,一場辯論,也能得到不小的收獲呀。
(文/李佑倫)
編輯:黃帝子 版式:胡 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