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發(fā)
【文題感知】
借物喻人,就是通過描寫一種物的特點,來比喻一個人(或一種人)的某種品格,從而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作文中常用來突出中心思想的一種寫作方法。無論寫人敘事還是寫景狀物,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運用得好,就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遠、表情達意更含蓄,還可以大大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指點迷津】
雖然借物喻人的手法有諸多好處,但是在實際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所要描寫的事物的特點、內(nèi)在本質(zhì);其次,要抓住物與人的相似之處,讓別人讀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認識到,本文借物要說明什么精神,要借物贊譽怎樣的人,感悟物與人的精神品質(zhì),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牛刀小試】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你已經(jīng)對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吧?接下來,請你參考下面的例子,選一種你熟悉的事物,用準確、生動的詞語把事物的特點寫出來。想一想,你會把它比喻成什么樣的人?盡量寫得精練、準確。
有了這份表格的幫助,你是不是已經(jīng)確定要寫的對象了?別忙著動筆,先讓我們來看一篇范文吧!
【范文指路】
小草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的確,小草沒有鮮花醉人的馨香,沒有身姿妖嬈;小草也沒有大樹挺拔的軀干,沒有枝繁葉茂。小草只有一件碧綠的衣服,只有一個瘦小的軀體。在大自然中,小草應該是最平凡、最不起眼的。
老師卻常對我們說∶“不要瞧不起小草,它的生命力是很頑強的?!蔽覍Υ顺謶岩傻膽B(tài)度。直到一次暴雨過后,我特意去觀察小草,才真正認識了它。記得那天,天降暴雨。我望著窗外,透過繁密的雨簾,大樹在風雨中瘋狂搖擺,花草在風雨中苦苦掙扎。第二天早上,我來到草地上,看到原本綻放的花朵,絕大部分不堪風雨的擊打,只剩下滿地的殘破花瓣和枝葉,一片狼藉。而小草卻依舊傲然挺立。那一簇簇鮮活的小草,給大地注入了無限生機。
后來,通過仔細觀察,我終于明白了,小草之所以能綠遍山野,就是因為它擁有堅強不屈的品格。盡管被無情的風雨吹打過,也被無心的腳步踐踏過,但是小草不會因此而低頭。就算生存的條件再惡劣,它也能頑強地活著;就算注定渺小,它也要將大地擁抱。哪怕是無情的大火,也燒不滅它心中的理想,等到春風一吹,它會再次綠遍大地。
小草是平凡的,就像我們的解放軍戰(zhàn)士;小草擁有堅強的品質(zhì),無懼艱苦,也像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默默扎根在祖國的邊疆,笑對風霜雨雪,從不叫苦,從不喊累,他們是守護和平盛世的英雄。我贊美小草,因為它不僅象征著那些平凡卻偉大的人,更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質(zhì)樸、堅強以及奮發(fā)上進的精神。
大自然需要小草的點綴,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小草的精神。我視小草為楷模,讓小草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努力向前!
開篇引用歌詞,通過將小草與鮮花、大樹的對比,形象地描寫出小草平凡的外形。
小作者通過實地觀察,終于體會到小草雖然平凡、渺小,卻有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雖然不美麗,卻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
通過對小草更進一步的了解,小作者深刻揭示了小草的內(nèi)在本質(zhì)。
借物喻人,贊譽了具有小草精神的解放軍戰(zhàn)士,更贊美了中華民族的“小草精神”,從而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總結(jié)全文,自然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老師的話:這是一篇比較成功的借物喻人作文,小作者先是介紹了小草平凡的外形,接著通過自己對小草認識的不斷加深,從而一步步揭示出小草不平凡的精神,最后再寫到具有小草精神的人,一切水到渠成。
范文供稿: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龍騰學校四(1)班 謝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