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川
[ ? 1? ]
人是五顏六色的,不要想著大家都能和你一樣:和你一樣那么富有思想的高度,和你一樣有明確的目標追求,和你一樣樂觀開放、開闊敞亮……每個人都有他的處境、軟肋與局限,各人的造化不同。我們不僅不能強求一律,也不能指望個個都成人、成才、成器。一個社會既需要思想家,也需要體力勞動者;既需要科學家,也需要熟練工人。你所釋放出來的積極影響,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意義:人要彼此成全。
[ ? 2? ]
人們都能感知到時光的存在,常常感嘆時光荏苒。盡管我們可以明確地指認出斗轉(zhuǎn)星移,描繪出季節(jié)的變換,但哲學家還是說“時間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中”。想想還真是不無道理:人們既難以找到時光的起點,也找不到它的終點。這條叫“時光”的河流倒是把無數(shù)的人帶到生命的終點。人的一生無非就是度過一段歲月??刹顒e遠不僅是它的長短,更在于有多少怦然心動的瞬間,又有多少度日如年的時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時光的長河里沉浮:有的人忙忙碌碌一生,不曾享受過閑暇;而有的人時光富余得需要干無聊之事來消磨與打發(fā)。有的人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觀人閱世并釀出玉液瓊漿;有的人在時光的流逝里“重復(fù)著昨天的故事”,令歲月蹉跎……無數(shù)的人面對無盡卻有限的時光,體悟著人生的“悲欣交集”。
[ ? 3? ]
人與人之間怎樣可以無怨尤呢?我的經(jīng)驗是,對他人,不要抱太多希望,要對一切都抱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tài)度。當你給予別人任何東西,包括幫助、金錢、禮品等,別指望人家一定會“禮尚往來”。只有當你給予是因為你樂意給予而非期待對方回報,給予本身能夠帶給你積極的情感體驗,你才不會糾結(jié)于“得失”。你可以做到感恩,但如果指望別人都對你的付出感恩,你就會有失望、沮喪,以及對他人的不滿與抱怨。當然,能夠有不求回報的給予,這需要比較好的生存境況和比較高的生命境界。
[ ? 4? ]
人活著的意義就在于:你總需要去追求一點什么,需要守護或捍衛(wèi)一點什么,需要投入與傾情地做點什么……而這些,是可以超越個人生存欲求的范圍,能夠或多或少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存、發(fā)展與享受的品質(zhì),是與人類文明的水準相一致的。每一個人都是人類的一員,都有責任捍衛(wèi)、踐行與傳播人類的普世價值:自由、平等、民主、人權(quán)、法治、博愛等。
[ ? 5? ]
自豪感作為幸福的一個元素,無疑屬于人們的積極情感,它可以來自諸多方面。而被許多人忽略的一點是:所有的人,作為人本身就是特別值得自豪的。人,真真切切地屬于萬物之靈。人類有卓著的發(fā)現(xiàn)能力,即使在廣袤的宇宙中,科學家們也還沒有發(fā)現(xiàn)比人類更為高級的智慧生物。其他動物進食基本只是為了解除由于內(nèi)分泌所導致的饑餓感,而人類可以享受自己創(chuàng)造的飲食文化:從烹飪技法到餐桌禮儀,從茶道到行酒令,在細嚼慢咽中品嘗美食。
[ ? 6? ]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人際關(guān)系。人的社會生命就體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guān)系之中。你是誰的誰?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列出一堆的社會角色:每個人不一定有兒女,但一定有父母;每個人是老鄉(xiāng)的老鄉(xiāng),同學的同學,同事的同事,朋友的朋友……一個人的人際關(guān)系的品質(zhì),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生活品質(zhì),尤其可以反映其生存境況與生命境界。不是所有的親兄弟都有手足情誼,手足相殘并非個例;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夠朋友,朋友因種種原因而反目成仇更不鮮見;更不是所有的同事都會相互支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煞費苦心也不在少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高質(zhì)量的親密關(guān)系,有助于人的健康與長壽。原因就在于人的自然生命、社會生命與精神生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社會生命的豐富與美好,會滋養(yǎng)其自然生命與精神生命。
[ ? 7? ]
“努力”可以體現(xiàn)在再堅持一下的忍耐中,也可體現(xiàn)在鉚足了勁的發(fā)力中,還可以體現(xiàn)在持續(xù)不斷的付出中……努力與目標、堅持、付出、忍耐、成功和成長相關(guān)?!皼]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在人的一生中,成功常??梢泽w現(xiàn)為成長。當一個人在需要付出努力時選擇了安逸,在需要咬緊牙關(guān)再堅持一下時選擇了放棄,他不僅會缺少對“努力”的體驗,更會缺乏一種寶貴的品格——堅毅,當然也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努力是一種生命的狀態(tài),是人們所能做出的選擇,它基本上遵循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自然法則。
[ ? 8? ]
當“體驗”作為名詞時,它包含著一個人的思想與情懷;當“體驗”作為動詞時,它是一個人豐富與深化思想和情懷的重要途徑。因此,差不多可以說,人生無非是一場體驗;除了你擁有的體驗,其他都是身外之物?!绑w驗”就是“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其間身心互感,沉浸、投入到相關(guān)的活動與情境之中。當然,對于真理的探索,體驗只是一種有限的路徑。研究,可以包括個人體驗,但研究要復(fù)雜得多。我最美妙的體驗大多來自旅游:異國風情以及內(nèi)心的完全敞開帶來的驚奇感,使整個過程充滿愜意。
[ ? 9? ]
在我看重的個人品格中,“坦誠”是排在比較靠前的一個?!疤拐\”與“直率、誠實、磊落、對人信任、敢于擔待”高度相關(guān)。一個內(nèi)心干凈的人,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一個具有良好的判斷力的人,往往都比較坦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尤其是思想交流,如果缺乏坦誠,如果充斥著套話、假話、空話,那不僅會提高人際交往的成本,也會讓人虛度光陰。其實,生活可以很簡單,內(nèi)心也可以很純凈,交流自然也可以很坦誠。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