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摘要:語文作為小學學校教育的人文學科,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內在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等具有顯著作用。但是,一直以來,小學語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養(yǎng)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成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而重視和加強語文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本文中,筆者從采取生活化策略;凸顯學生主體性和課后作業(yè)應加強開放性等角度談談三年級語文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語文,不僅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而且學好語文有利于有利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水平。但是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無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無法在課堂允許的時間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方法無法滿足教學需要,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以此來適應新課程改革和學生的需要。本文中,筆者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一、應采取生活化策略
課堂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為學生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索中去。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通過與生活相關的故事導入新課,或者以多媒體的形式將課文中的內容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展示出來,同時多媒體的制作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自動地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例如,在教學《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提前預習和觀察老虎的特點有哪些,既可以上網查找老虎的圖片,也可以到動物園觀察真實的老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學習課文,看看課文中的“大老虎”有哪些特點,又與真實的老虎有哪些不同。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
二、應凸顯學生主體性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為,學生不僅要充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故事的結構脈絡,還要掌握課文中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演好課本劇,才能真實地將課文內容還原出來。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這種方式的學習時,首先要帶領學生了解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演出,才能呈現更好地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文章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自主進行課本劇的編排與表演。學生可以扮演“老屋”、“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上臺表演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對話,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理解課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課本劇的表演,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合作的能力,也提高了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表演情況進行點評,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增強學生的信心。
三、課后作業(yè)應加強開放性
設置開放性的作業(yè),要注重作業(yè)的趣味性和多元化,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智慧,同時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和心理學習壓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復習所學過的知識,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和智能。
例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時,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找找描述大自然的文章或者詩句,并將其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拿到課堂上與師生一起分享。在教學完課文以后,教師讓學生進行與大自然有關的說話練習,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從其他同學的說話中,積累好詞好句;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美麗,觀察大自然的聲音,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再次,教師在周末時,可以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拍照攝影,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辦一期主題為“大自然掠影”的展覽。設置這樣的開放性的作業(yè),做到了勞逸結合,既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實踐,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積累了寫作的素材,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興致,減輕了學生的壓力,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
總之,通過語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質,等等。而這一切主要是在語文課堂上完成的。但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獲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前語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設置開放性的語文作業(yè),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功能。
參考文獻:
[1]馬蘭.基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語文情境課程設計——以小學語文《種一片太陽花》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24):50-52.
[2]馬俊.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培養(yǎng)[J].才智,2017(36):75.